楊燊
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貪食冷飲、嗜食肥甘厚味、熬夜等在大多數人身上都時有發生。脾胃在消化冷食時需要消耗體內陽氣,長時間熬夜也會過度消耗體內陽氣,因而干擾腸胃的代謝節奏,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脾虛,直至生濕化痰。其次,過食肥甘厚味之物,難免增加脾胃負擔;再次,肝和脾胃存在著極為緊密的關系,肝臟還向脾胃供應動力,長時間情緒低落會傷肝,進而給脾胃功能帶來不良影響。因此,現代人多發腸胃疾病。這時候不妨試試方便實用的艾灸。
辨清腸胃病證
首先要對癥治療。這就需要找準癥狀,明確所患的腸胃疾病類型。腸胃病通常包括炎癥類,如結腸炎、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炎等;免疫類,如結腸黑變病等;潰瘍類,如腸潰瘍、胃潰瘍等;結核類,如腸結核;息肉類,如腸息肉、胃息肉等。不同類型的腸胃疾病均有相應的癥狀表現。消化系疾病較為常見的癥狀表現包括腹痛、胃痛、腹瀉、便秘、惡心、納呆、嘔吐等。
通過辨證論治,找準證型,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艾灸調理,緩解癥狀。
艾灸溫通
導致腸胃病的主要因素通常包括飲食結構變化,活動量下降,造成人體氣機運行變弱,體內寒濕生發。而艾灸最重要的功效就是溫通。所以,用艾灸的溫通來化解患者的寒濕,是非常合適的?!渡窬慕浘]》說“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熱而至速,體柔而用剛,能消陰翳,走而不守,善人臟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經、人三陰、理氣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焙喴卣f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
艾灸的主要原料是艾葉,將這種菊科植物制成艾絨、艾條或艾炷,通過多種方法在相應的穴位上讓其燃燒,使穴位受到或間接或直接的溫熱刺激,在經絡的傳導下,作用于人體,進而實現防治疾病、養生保健的目標。其實,在臨床上更多見的是艾草聯合藥物的灸療。
艾灸灸法
1.直接灸。把艾絨捏成小粒,放在穴位上加以點燃。臨床中極少應用此種灸法,原因是這種療法極易將皮膚燙傷,產生難看的瘢痕。不過,從這種方法變化出來的隔姜灸卻大受人們的喜愛,具體操作是把一片扎滿洞的姜片放于艾炷墊下,然后開始治療。方便、安全性高,可以在患者家中開展。
2.溫針灸。這種灸法就是以針來刺激相關穴位,然后在這些穴位之上開展艾灸。溫針灸操作的關鍵是準確找到穴位,同時對艾絨有著不低的要求,不然就可能導致患者燙傷。所以此種方法不適用患者居家使用。
3.器具灸。比方艾盒灸,點燃艾條后,將其放到盒內,然后把盒子置于患者的相關穴位進行治療。這一方法既安全,效果又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4.懸灸。拿著點燃的艾條,在和皮膚維持安全距離的條件下開展灸療。這也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方法,安全、方便。
胃腸不適如何灸
灸療腸胃病的常用穴位包括中脫穴、關元穴、足三里穴、氣海穴。以下為針對不同情況人群的具體灸療操作。
1.對于胃部怕涼與吃了瓜果即覺寒涼不適的患者,可用艾盒灸中脫穴,以艾條灸足三里。一星期2~3次,每次取1穴,灸15~20分鐘。
2.對于著涼即腹瀉及腹部怕涼的患者,可用艾盒灸氣海、關元,一星期1~2次,灸20~30分鐘。
3.還有一種適合腸胃病調理的節氣灸,也就是于秋分前后每日艾灸神闕穴1次,2小時,連續7天。能夠有效預防腸胃疾病的發生。
日常腸胃養生
首先要戒除不健康的飲食方式,盡量減少肥甘厚味之物的攝入,食物品種應盡可能豐富,不可偏食;其次,注意適度運動,以普通人而言,每日基本活動量為10000步;再次,要注意調節情緒,維持舒暢的心情;最后,避免經常熬夜,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
需要指出的是,艾灸療法并非所有人都可適用,比方舌頭無苔而且較紅的人需要慎用艾灸。這是因為此類患者的體質總體來說是偏熱類型的,能否使用艾灸,應當由醫生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