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對于一個導演來說,拍劇最大的挑戰在于找到這個故事具有排他性的特質。這一過程既孤獨,又需借助劇組集體的力量來達成。”《叛逆者》導演周游說道。
得收視、得口碑,《叛逆者》無疑是2021年第二季度最火熱的劇集之一。根據CSM媒介研究全國網數據,這部劇在CCTV-8電視劇頻道播出期間平均收視率0.92%,單集最高收視率1.59%,連續20天在全國黃金時段熱播劇目中穩坐收視第一;在愛奇藝,該劇熱度值達到9126;豆瓣上, 逾20萬觀眾給這部劇打出了平均8.3的高分。影評人李星文表示,“在經典諜戰劇行列中,《叛逆者》應該擁有姓名。”
但在周游看來,《叛逆者》不止是一部諜戰劇,這個故事的特質更在于它強烈的歷史感,以及在那個復雜時代背景下,人們面臨的困境與選擇。
劇本改編
《叛逆者》改編自畀愚創作的同名中篇小說。雖然篇幅不多,但原著通過小人物林楠笙的視角,呈現了1936年到1949年期間,中國社會眾多人物的動人故事。
周游接觸到這個項目是在3年前。讀完原著,其悲傷、隱忍的氣質及冷靜克制的表達給周游留下了深刻印象。與此同時,眾多留白與龐大的故事架構也讓他看到了電視劇改編的基礎,“故事的時空跨度非常大,有很多值得深度挖掘的地方。”
挖掘的余地大,但改編的難度也相當之大。將原著四五萬字的小說,改編成為一個四五十萬字的長篇故事,需要大量擴充內容。原著小說本身的內容如何取舍?增加哪些情節和人物?原著中關鍵性的情節和臺詞如何自然融入劇本之中?錯綜復雜的事件又該在劇本中如何展現?這些內容都需要編劇團隊反復衡量后鋪排。
周游接觸到《叛逆者》項目時,李曉明、秦雯、陳婷組成的編劇團隊已經完成了劇本的第一稿。爾后,周游和其他編劇及歷史顧問,重新組成劇本團隊。他們用接近兩年的時間將故事進行梳理和調整,并對部分內容進行了改寫。周游介紹,整個梳理過程并非簡單逐字逐句梳理,還包括對一些關鍵情節支撐邏輯的反復推敲。完成最終的定稿劇本前,團隊共推翻了三四稿,其間產生的工作文稿超過十幾萬字。
熒屏上沒有任何藏拙的地方,《叛逆者》扎實的劇本受到了觀眾認可。一位網友表示,“《叛逆者》的臺詞沒有一句廢話。”
快與慢
強情節、快節奏、重懸念,《叛逆者》很大程度滿足了觀眾對于諜戰劇這一類型的觀劇期待。地下黨員與軍統特工的交鋒,你來我往,火花四射;劇中很多反轉設計也十分精彩。以故事開篇為例,青澀稚嫩的林楠笙被復興社特務處上海區站長陳默群帶往上海,參加抓捕潛伏在復興社的中共地下黨的任務。短短幾集間,潛伏其中的地下黨員顧慎言,擅長工作中“摸魚”的特務王世安,依次登場,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也由此展開。對于很多觀眾來說,高密度的情節和符合邏輯的劇情是這部劇的爽點所在。
《叛逆者》節奏緊湊,但對于周游來說,這部劇內里其實是一個“慢”故事,“慢”在對人物心路歷程的細致描摹及這十三年故事背后的歷史感。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叛逆者》呈現的是軍統特工林楠笙如何轉變成為一名堅定的中國共產黨員的過程,以及他在這條道路上遇見的所有人。周游告訴記者,《叛逆者》吸引他的地方在于,在當時那個復雜的歷史時期,林楠笙們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信仰并堅定為之付出的。因此,《叛逆者》改編的重點之一在于刻畫像林楠笙這樣大歷史中的小人物對于信仰的追尋過程。
這個追尋的過程也是人物弧光逐步建立的過程。以林楠笙為核心,無論是隱蔽戰線的革命先烈顧慎言、朱怡貞、老紀等,還是軍統特工陳默群、王世安,這些人物都展現出了高度的復雜性。周游相信,把人物的立體度和人物情感的真實可信度做出來,故事才能在觀眾心里落地生根。
《叛逆者》的音樂設計也遵循故事的這種“慢”,使用了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并找到郎朗演奏電視劇版本。在錄音棚內,郎朗問音樂制作人張鎰麟想要什么感覺,張鎰麟形容就像是“沒有一絲風浪的水面上的船歌”。鋼琴曲越慢越難表現,但當天郎朗的演奏一氣呵成。最終這版極慢的《六月船歌》在劇中被廣泛使用。
周游介紹,一開始,《六月船歌》主要用于表現林楠笙和朱怡貞的愛情;但在劇的后半部分,《六月船歌》更像是林楠笙一路以來的回憶。十三年生生死死,經歷過友情、愛情,這些情感與身處亂世的困頓、苦楚、憤懣一起,最終都沉潛內化為一種精神的崇高,雖九死猶未悔,而這也是這部劇和原著小說內在的精神氣質。
細節還原歷史感
為了真實展現人物所處時代的歷史質感,主創團隊亦下了一番功夫。
周游介紹,在劇本創作過程中,為了方便后續拍攝,編劇團隊在劇本中加入很多細節,比如劇中人物使用槍械的名稱型號等。在歷史顧問的帶領下,編劇團隊查閱了大量資料,以此去了解、想象當時上海、香港、重慶的生活景象。
歷時4個半月的拍攝期間,《叛逆者》劇組改造了600多個場景,最長的一個場景也只拍了5天。有一次,甚至在一天之內拍攝了6個場景。大量場景的搭建、拍攝、轉場,需要各個環節精密配合。尤其這部劇歷史跨度之大、場景之多,給各個部門帶來了極大挑戰。周游介紹,劇中人物的服裝、造型多變,每個人物在不同階段會有很多變化,包括造型、服裝及人物狀態。當某些不同年代的戲需要“跳”著拍的時候,對演員和各個部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周游表示,《叛逆者》能夠達到目前的完成度,依靠的是全劇組的付出,“因此,當大家知道這些細節被觀眾看到了,這些情感被觀眾感受到了時,都特別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