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慧堅



摘要:【目的】調查研究2020年廣西蔬菜的價格走勢及其成因,對2021年廣西蔬菜價格走勢進行預測,為2021年廣西蔬菜的生產組織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通過文獻資料、實地調查的方法調查收集廣西各地不同時段的蔬菜價格,進行比較分析,掌握蔬菜價格的變化規律及成因,對來年廣西蔬菜的價格走勢進行預測,并對廣西的蔬菜生產提出對策與建議。【結果】預測2021年全年蔬菜價格穩中有降,但第一季度蔬菜價格將保持溫和上行趨勢;預計椒類蔬菜價格回落;小宗蔬菜春節前維持高價運行,但節后價格下調。【建議】加強市場信息監測與發布,防范供銷脫節風險;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社,實現產銷對接;完善蔬菜倉儲加工設施設備。
關鍵詞:蔬菜價格;趨勢;預測;對策
中圖分類號:sT13.36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3-4374(2021)05-0055-07
Analysis on the Price Tren4 of Guangxi Vegetable Market in 2020
Bao Hui-jian
(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Nanning,Guangxi 530007,China)
Abstract:【0bjective】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vegetables price trend and causes in Guangxi in 2020, and? predicted? the? price? trend? of? vegetables? in? 2021,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of vegetables in Guangxi in 2021.?? 【Method】The vegetable prices of different periods in Guangxi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llecte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the rules and causes of vegetable prices chang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price trend of vegetables in Guangxi in the next year was predict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Guangxi were put forward.?? 【Result】It is predicted that vegetable prices will keep a moderate upward trend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1.It is estimated that peppers and vegetables prices will fall back,small production of vegetables will maintain high prices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but fhe pricewill fall after the festival,and vegetable prices will fall steadily throughout the year.【suggestion】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and releasing of market information,prevent the risk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disconnection;vigorously? develop?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realize? the? docking?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further improve the vegetable storage and processing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Key words: vegetable price,trend,predict,countermeasures
廣西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適合種植蔬菜,有著"天然綠色大棚"的美譽。憑借著優越的自然氣候條件和蔬菜種植基礎等因素,廣西26個縣區被農業部列為蔬菜產業重點縣,成為了冬春季全國蔬菜供應的重點區域,目前已形成四個蔬菜產業帶:西江流域蔬菜產業帶、北部灣蔬菜產業帶、湘桂通道蔬菜產業帶、右江河谷蔬菜產業帶。在我國"南菜北運"的三個試點省區廣西、海南、云南中,無論是蔬菜的種植面積,還是蔬菜的產量,廣西均居于首位。研究廣西蔬菜價格走勢并用于指導蔬菜的生產不僅關系到廣大菜農的利益,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全國的蔬菜供應及物價的穩定。本文通過研究2020年廣西蔬菜的價格趨勢及其影響因素,對2021年廣西蔬菜的價格走勢進行預測,并針對廣西的蔬菜生產提出對策與建議,旨在對蔬菜生產者提供參考依據。12020年廣西蔬菜市場價格走勢
為了監測廣西蔬菜的價格走勢,本項目組以每周兩次的采集頻率,在桂東、桂西、桂南、桂北和桂中的15個監測點主要蔬菜產區作為數據監測點對蔬菜的價格進行采集。通過計算上述15個監測點的46種蔬菜的全年平均價格來研究蔬菜的價格走勢。2020年廣西蔬菜價格相比于上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2010一2020年廣西蔬菜價格走勢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2011年廣西蔬菜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之后,從2012年起,其價格基本上處于上行趨勢,其中2019年的價格漲幅較大,但2020年價格基本上又回落到2018年的水平。據有關部門物價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蔬菜年均市場零售價為5.59元/kg,而同期廣西蔬菜的全年平均市場售價僅為3.18元/kg,其價格差異為43.11%,其原因是疫情期間,短期出現蔬菜外運受阻,蔬菜生產地出現滯銷,而銷售地蔬菜供給不足的現象,從而導致產地與銷售地價格相差較大。除此之外,疫情期間造成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消費低,也是引發農產品價格普遍下跌的另一重要原因。
1.1價格波動符合常年季節性規律
2020年廣西蔬菜市場價格基本符合常年季節性波動規律,2016一2020年廣西蔬菜平均售價走勢如圖2所示。
第一季度,1月隨著元旦、春節等節日的來臨,各類節慶活動增加,餐飲消費旺盛,對于蔬菜的需求量增加,加上節假日前夕物流及人工成本上漲,從而推動蔬菜價格上漲。2020年初全國出現新冠肺炎疫情,2月開始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物流貨運公司停運現象,物流受阻,產地蔬菜銷售不暢,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跌,3月廣西蔬菜價格環比下跌了15.4%,同比下跌了29.6%,創下近五年來最大的跌幅。3月全國蔬菜的零售均價為6.1元/kg,而廣西蔬菜市場均價為2.71元/kg,其價格差異高達55.6%,如此大的價差說明2一3月期間廣西蔬菜存在著短期產銷脫節現象,從而導致蔬菜價格下跌,尤其是不耐儲的葉菜類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其價格下跌更為明顯,環比下跌了27%。3月后貨運逐步恢復正常,廣西產地蔬菜滯銷狀況得到緩解,推動蔬菜價格迅速反彈。加上此時冬季蔬菜已趨于過季,上市量減少,春季蔬菜雖然已經開始上市,但是數量不多,菜價季節性上行。
第二季度,蔬菜開始進人春季換茬期,春季蔬菜大量上市,蔬菜價格呈明顯季節性下行,迅速回落到往年水平。6月蔬菜價格達到全年菜價的最低水平,這一趨勢與往年的情況基本一致。但與2019年相比,菜價下跌的幅度較大,5月蔬菜價格環比下跌了31.2%,同比下跌了39.3%,跌幅度達近5年最大值。6月蔬菜價格環比下跌了3.4%,同比下跌了19.6%,價格下跌的走勢大幅度減緩。雖然春季時期是疫情較為嚴重的時期,但是廣西的蔬菜播種、育苗及定植并未受到很大的影響,受到春初蔬菜價格反彈的影響,菜農種植蔬菜的積極性較高,種植面積較上年度有所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廣西春夏季蔬菜的種植面積為408.4萬畝,環比增加了3.75萬畝,增幅為0.93%。這就為后續的蔬菜供應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第三季度,廣西蔬菜價格開始季節性持續上漲,蔬菜市場售價基本上與前四年持平。蔬菜出現季節性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從第二季度后期到第三季度期間,是廣西的多雨季節,在此期間廣西大部分地區的天氣經常為小到中雨,局部有大暴雨,且具有暴雨范圍廣、過程雨量大且極端性強的特點,多地發生較為嚴重的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許多農作物被淹,尤其是丘陵低洼地區往往受災嚴重,由于災后淤泥堆積,無論是蔬菜的搶收采摘,還是災情后蔬菜基地的耕種復種都具有較大的困難,使得夏秋速生類蔬菜無法實現快速播種定植,蔬菜減產,從而導致葉菜類和果菜類蔬菜短期供應緊張,價格上漲。第三季度廣西蔬菜的平均價格環比上漲9%,葉菜類和果菜類蔬菜平均價格環比上漲13.2%,價格與前四年基本上持平。
第四季度,10月秋菜上市,夏秋蔬菜開始換茬,蔬菜價格微幅調整溫和上行。10月后夏秋蔬菜換茬基本完成,廣西各地秋菜大量上市,供給充足。由于氣候條件適宜,露地蔬菜生產比例大,調運成本下降,10一11月廣西蔬菜價格下行,10月蔬菜價格環比下跌了12.4%,同比下跌了19.7%,但售價基本上與2018年及前三年持平。首先,12月天氣轉冷,全國開始進人冬春菜供應模式,南方蔬菜北運,需求量增加,推動價格上漲。其次,2020年廣西冬季出現了持續低溫及霜凍極端天氣,氣溫較往年同期偏低,不利于露天蔬菜生長,產出量減少導致蔬菜價格上漲。最后,臨近元旦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趨緊,人工及物流費用上漲,推動蔬菜價格上行。除此之外,臨近年底各類節慶團拜活動增加,餐飲消費旺盛,對蔬菜的價格也起著助推的作用。12月廣西蔬菜價格環比下跌了14.4%,同比下跌了5.2%。
1.2價格波動大的蔬菜品種分析
在本項目組所監測的廣西有代表性的46種蔬菜中,年均價格環比漲幅超過15%的共有14種蔬菜,主要為耐貯藏類蔬菜、椒類蔬菜、少部分葉菜、小宗蔬菜漲幅較大的耐貯藏類蔬菜品種及其環比漲幅包括甘藍(39%)、白蘿卜(35%)、蒜苗(22.4%)、竽頭(20.6%)、大白菜(18.8%)、絲瓜(18.1%)、西葫蘆 (15.7%),椒類蔬菜主要包括菜椒(31.0%)、辣椒?? (15.3%),葉菜類主要包括茴蒿(62.2%)、小白菜??? (18.7%),小宗蔬菜主要包括生姜(63.8%)、大蒜?? (21.0%)、芹菜(15.6%)。而部分季節性較強的葉菜價格及耐貯藏蔬菜則呈現下跌的趨勢,其中包括空心菜(-16.4%)、茄子(-21%)。
1.2.1耐貯藏類蔬菜價格普遍上漲2020年耐貯藏類蔬菜普遍漲幅較大。在此類蔬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大白菜。下面以大白菜為例,分析廣西耐貯藏類蔬菜的市場售價變化趨勢。2016一2020年廣西大白菜平均售價走勢如圖3所示。對比前四年的廣西大白菜市場售價趨勢,可以看出2020年廣西大白菜的售價走勢仍然符合季節變化規律,只是價格的漲幅高于往年。受節日消費、冬儲菜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人們居家隔離對耐貯藏類蔬菜需求量增大因素影響,1月之后大白菜的價格上漲,2月到達上半年的最高價位2.63元/kg,環比上漲62.4%,同比上漲76.5%。該價格居于近五年同期價格的最高價位。2月之后,物流逐漸恢復運營,蔬菜流通量逐漸增大,加上從4月開始春季蔬菜大量上市,大白菜的價格開始振蕩下行,到5月回落到常年價格水平。但在5月之前,大白菜的價格均高于前四年的同期價格。5月之后疫情有所減緩,隨著復學復工潮的到來,學校機關企業飯堂對于相對廉價的大白菜的需求量增加,推動大白菜價格上漲,在5—7月之間大白菜的價格同比高于前四年,到7月到達全年的最高價2.89元/kg,環比上漲12.0%,同比上漲46.7%。7月之后學生放假,學校飯堂對于大白菜的采購量銳減,大白菜價格開始迅速回落,8月之后基本回到常年價位。由此可見2020年大白菜價格上漲與疫情有著非常大的聯系,隨著疫情的減緩,大白菜的價格將可能回歸常年水平。其他耐貯藏類蔬菜價格的波動原因基本與大白菜類似,在種植面積沒有發生大變化、供需平衡的狀況下,其也將回落至常年的價格水平。
1.2.2椒類蔬菜價格翹尾特征明顯2020年上半年椒類蔬菜價格平穩,與常年價格相差不大,有的地方甚至低于常年。但從7月開始,椒類蔬菜價格普遍上漲,此后的6個月的價格均居于近五年的最高值。下面以銷售量較大的菜椒為例,對椒類蔬菜的市場價格走勢進行分析。2016一2020年廣西菜椒平均售價走勢如圖4所示。2020年廣西菜椒的平均市場零售價格為5.32元/kg,從9月開始,菜椒的價格開始大幅度上升,達7.76元/kg,環比上漲82.2%,同比上漲17.8%。此后四個月其價格基本上保持高位振蕩,具有明顯的翹尾特征。椒類蔬菜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2019年第四季度,椒類蔬菜價格開始振蕩下行,尤其是12月,價格跌幅較大,環比下跌了33.1%。椒農擔心椒類蔬菜價格繼續下滑,種植意愿不強,種植面積有所縮減,導致市場供應量減少,推動價格上漲。二是受寒潮影響,2020年冬季廣西出現了極端的低溫天氣,且持續時間長,造成椒類蔬菜生長緩慢推遲上市。基于以上兩個原因,預測到2021年第一季度,椒類蔬菜的價格都將保持高位運行。
1.2.3部分葉菜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廣西生產的葉菜品種主要有菠菜、菜心、大白菜、芥菜、韭菜、空心菜、苦麥菜、上海青、生菜、茴蒿、小白菜等。2020年廣西葉菜平均售價環比漲幅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2020年廣西大部分葉菜的價格波動幅度不大,但也有個別葉菜的價格上漲明顯,其中包括茴蒿、大白菜和小白菜;個別品種蔬菜價格下跌較為明顯,如空心菜。葉菜價格上漲主要受供需狀況與天氣因素的影響。以茴蒿為例,因為具有特殊的氣味,所以人 們對該種蔬菜的接受度不如其他葉菜廣泛,其價格很容易隨著供需狀況而出現較大的波動。因其在供應數量較多時比其他蔬菜更容易出現賣不出去或價格下跌的現象,所以菜農對于該種蔬菜的種植較其他蔬菜更為謹慎,極容易出現因種植量減少而導致價格上漲的現象,本輪價格上漲正是由于種植量減少所致。另外2020年冬季廣西由于受到寒潮侵襲,葉菜生長速度緩慢也是造成冬季葉菜價格有不同幅度上漲的重要原因。
1.2.4小宗蔬菜品種價格上漲明顯小宗蔬菜主要包括生姜、大蒜、小香蔥和芹菜。2020年廣西小宗蔬菜平均售價環比漲幅如表2所示。與其它蔬菜相比,小宗蔬菜的價格波動較大,其中除了小香蔥的價格略為下調之外,生姜、大蒜、芹菜的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尤其是生姜,不但價格上漲的速度快,而且幅度大。從2020年1月開始,生姜的價格就開始上漲,2月達到了24元/kg,之后連續三個月價格小幅回落,5月跌至22元/kg。從6月開始,生姜價格連續四個月上漲,至9月達到全年的最高價32元/kg,10月當年種植的新姜開始上市,價格開始回落,到12月價格跌至24元/kg。生姜價格漲幅大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生姜種植面積減少所致。自2017年下半年生姜的價格從上半年的20元/kg跌至14—16元/kg之間徘徊,農民種植生姜的收益大幅度下降,種植積極性降低,種植面積減少,導致2020年生姜的市場供應量不足推動價格上漲。隨著當年種植的新姜陸續采挖上市,預計后期生姜價格仍保持下調趨勢,尤其是到了次年10月后,生姜的價格將進一步回調。
22021年廣西蔬菜市場價格預測
2.1全年蔬菜價格穩中有降
雖然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年初蔬菜價格下跌幅度較大,但是由于監控得力,國內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實現了全面的復工復產,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大部分蔬菜價格已恢復正常,農民種植蔬菜的積極性沒有受到影響。根據本項目組對廣西區內桂東、桂西、桂南、桂北、桂中的28個區縣蔬菜種植面積抽樣調查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廣西蔬菜種植面積預計為1526.27萬畝,增幅為1.62%,蔬菜市場供應趨于寬松。由于廣西正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導致了以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為主的蔬菜面積有所增加,推動蔬菜產量也相應增加。在蔬菜的需求方面,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鎮人口不斷增加、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需求量也會有所增加,但總體增幅不大。因為廣西蔬菜的生產與需求同步增加,所以預計2021年廣西蔬菜供需基本平衡,蔬菜市場運行整體呈平穩態勢,品種結構將進一步優化,整體價格水平穩中有降。由于蔬菜的生產具有季節性特點,預計2021年廣西蔬菜市場價格符合常年季節性波動規律,各季度總體的蔬菜價格走勢與往年相似。
2.2第一季度蔬菜價格將保持溫和上行趨勢
受三重因素影響,預計2021年春節前后蔬菜價格將溫和上行。一是極端天氣不利于蔬菜生長導致蔬菜價格上漲。因2020年冬天的極端天氣將會延續到次年的1月,受嚴寒天氣的影響,部分冬春蔬菜將推遲上市,造成部分蔬菜品種價格漲幅增大。二是臨近春節,人工和物流成本上漲,導致蔬菜的流通成本增加。三是需求增加推動蔬菜價格上漲。由于防控措施得力,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行各業均處于穩定恢復中,尤其是餐飲行業,與2020年春節相比,各種節慶、團拜活動將大幅度增加,餐飲消費旺盛,蔬菜需求量增加,助推蔬菜市場價格環比與同比均有較大幅度上漲。
2.3預計椒類蔬菜價格回落
自2020年7月以來,椒類蔬菜價格一路走高,最高環比漲幅達80%,且從去年9月開始一直處于高位振蕩,其中朝天椒的市場售價最高賣到了28元/kg,椒農獲得了較好的收益,種植積極性有所提高。廣西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一年四季均可種植椒類蔬菜,但最適宜的生長時期是春季和秋季。受椒類蔬菜價格上漲的影響,2021年春季椒類蔬菜的種植面積會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春季種植的椒類蔬菜一般在1一2月定植,4一6月采收,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椒類蔬菜的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到了4月新種植的椒類蔬菜大量上市,價格將有較大幅度的回落。建議菜農不要大量種植椒類蔬菜。
2.4小宗蔬菜春節前維持高價運行,但節后價格下調小宗蔬菜的消費量與節慶活動呈正相關關系。
按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在每年的春節前后城鄉居民習慣于走親訪友和聚會宴請,人們外出就餐的機會大為增加。餐館餐飲的制作離不開小宗蔬菜,所以春節前后小宗蔬菜將會迎來消費的小高潮,從而推動其價格上漲,預計在整個春節期間,除了生姜保持穩定之外,其他小宗蔬菜的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但春節后,小宗蔬菜的需求量將銳減,小宗蔬菜價格將開始回落。2020年小宗蔬菜的價格普遍上漲,且漲幅較大,其中以生姜的價格波動幅度最大,所以預計2021年小宗蔬菜的種植面積將有所增加,尤其是生姜的種植面積會有較大幅度的增加,預計到2021年10月后,當年種植的生姜開始大量上市,將推動生姜價格進一步走低。建議菜農不要盲目擴大生姜的種植面積。
3廣西蔬菜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3.1加強市場信息監測與發布,防范供銷脫節風險
為了防止供銷脫節問題,使農民有效地實現增產增收,政府主管部門應組織農業協會、農技推廣部門等單位及時收集市場需求信息,對未來的市場需求進行研判,并及時多渠道發布信息,以引導蔬菜的種植與生產,避免生產的盲目性。[1]在生產過程中,主管政府部門應定期收集蔬菜苗種、生產資料銷售及生產投人情況等信息,對產出情況進行分析與判斷,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在蔬菜銷售方面,應及時收集蔬菜的銷售信息,及時調整銷售策略。
3.2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社,實現產銷對接
在疫情暴發期間,農業合作社在保證供應、擴大銷售渠道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降低了產銷脫節的風險。從食品安全及保證供應等方面的因素考慮,工礦企業、學校、機關單位飯堂采購蔬菜往往優先選擇從農業合作社定點采購,農業合作社可以根據客戶的訂單組織生產,這不但可以保證市場供應,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減少產銷脫節的現象。另外農業合作社往往會有專業的營銷團隊,他們在疫情期間通過網絡線上銷售、訂單銷售、社區直供、團購配送等方式積極拓展銷售渠道,減少了因產銷不對接所帶來的滯銷風險。[2]由此可見,農業合作社在農產品銷售與流通方面的優勢不是一家一戶以及農戶可以比擬的。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疫情還沒有完全消除,且近期有加重的風險,為了保證農民的利益不受影響,應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社這一新型的農民合作形式。
3.3完善蔬菜倉儲加工設施設備
目前廣西已經建成了部分農產品物流基地,但是無論是基地的數量和質量都還不能滿足蔬菜流通與加工的需求,存在著預冷庫和儲藏冷庫規模較小,采后商品化處理的設施與設備都較為落后與欠缺等問題,大部分蔬菜產品只是經過簡單商品化處理便直接供應市場,產品的附加價值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3]應大力發展蔬菜的冷鏈物流,建設冷鏈倉儲保鮮設施設備,發展凈菜加工和精加工等,延長產業鏈,以平衡蔬菜淡旺季的矛盾,增強市場調節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晶,吳建寨,孔繁濤,等.2020年我國蔬菜市場運行分析與2021年展望[J].中國蔬菜,2021(1):4-10.
[2]邵科,王夢穎.農民合作社在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中發揮了積極作用[J].中國農民合作社,2021(1):15.
[3]楊娟,錢婷婷,鄭秀國,等.全國和區域蔬菜價格走勢特征及影響因素[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21,26(2):18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