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 許開達 謝燕



摘要:【目的】為合理利用耕地資源、促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提供參考。【方法】利用20l6一20l9年藤縣水田耕地質量監測點數據,分析土壤主要養分現狀、變化趨勢和養分之間的相關性。【結果】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作開展以來,藤縣水田耕地土壤主要養分總體呈緩慢上升趨勢,趨向良好狀態。經sPss的Pearson分析,監測的耕地土壤主要養分中,pH值與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的含量無顯著相關,而有機質與全氮則極顯著相關。【結論】藤縣水田耕地肥力總體狀態良好,耕層土壤有機質豐富,全氮含量水平高,速效鉀含量水平在中等以上,有效磷含量差異極大,且同一監測點有效磷和速效鉀的含量年間波動變化較大,監測點耕層土壤質量有待提高。
關鍵詞;藤縣﹔土壤﹔監測
中圖分類號;sl59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l003-4374(202l)05-0069-07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soil Fertility of CultivateI Land 0uality Monitoring Points in Teng County
wen 0uan, xu kai-da, xie Yan
(Teng County soil Fertilizer workstation,wuzhou,Guangxi 543300,China)
Abstract:?? 【0bjective】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and promot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protection? and? improuement.【Method】? Based? on? the? data?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monitoring points in Teng County from 20l6 to 20l9,the present situation,variation trend and correlation of soil main nutr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protection and improvement,the main nutrients of paddy soil in Teng County have generally shown a slow upward trend and tended to be in good condition. Pearson analysis of sPs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H value and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matter,total? nitrogen,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in? the? monitored? main? nutrients? of cultivated? land, while?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itrogen?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Conclusion】The overall fertil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 Teng County was in good condition.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in the plough layer was rich,th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was high,and the available potassium? content? was? above? the? medium? level.?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was? greatly different.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in the same monitoring point fluctuated greatly between years,and the soil quality of the plough layer in the monitoring point needed ??? to be improved.
Keywords: Teng County,soil cultivated land,land force,monitoring
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耕地質量直接影響到農業生產產出。"糧足安天下,良田好產糧。"為確保糧食安全,加強耕地質量管理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1]。耕地質量監測為耕地質量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本文以藤縣2016一2019年耕地質量監測數據為依據,統計分析藤縣水田耕地質量及變化狀況,為合理利用耕地資源、為保護與提升耕地質量提供參考。 1研究方法
1.1監測點地塊情況
藤縣耕地面積3.16萬公頃,水稻栽培面積1.65萬公頃,水田種植制度以稻-稻輪作為主。年均降雨量1472mm,年均日照時數1742小時,年均氣溫21℃,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藤縣有7個縣級水稻種植監測點,各點所在的土壤類型不同。監測點基本情況如表1。
1.2監測方法
7個監測點種植的作物均為水稻,早稻與晚稻連作,由農戶自行管理灌溉用水、施肥、打藥等。2016—2019年每年晚稻收割后,到同一田塊,用腳踏式取土器采取耕層土壤。
1.3測定內容與方法
主要監測耕層土壤養分含量,以2016—2019年的監測點土壤主要養分數據比較分析土壤地力變化情況。樣品采集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程》(NY/T2911-2016)中采樣要求來進行。土壤樣品化驗委托給廣西大學農學院檢測,pH值檢測依據為土壤中pH值的檢測依據NY/T1377-2007、有機質檢測依據土壤有機質的測定NY/T1121.6-2006、土壤全氮的檢測依據自動定氮儀法NY/T1121.24-2012、土壤有效磷的檢測依據土壤有效磷的測定NY/T1121.7-2014、速效鉀的檢測依據土壤速效鉀含量的測定NY/T889-2004。耕地土壤養分和pH值分級參考《廣西耕地土壤養分分級標準》如表2。
2結果與分析
土壤肥力是構成土壤質量的重要內容。pH值、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是表征土壤肥力的5個重要因子。本文主要分析耕地土壤pH值、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5項指標的土壤肥力狀況;2016—2019年,這些養分的變化及引起這些變化的一些因素分析。
2.1土壤pH值的動態變化
從圖1可見,2016—2019年監測地塊土壤的pH值總體變化均呈下降趨勢,由微酸性變為酸性。2016年最低pH值為5.6,下降到2019年最低pH值為4.85。pH值年均下降最大達到0.19,最小為0.05。2016—2017年pH值下降幅度最大。2017—2018年下降趨勢變緩,2018—2019年略有回升。據調查,這些監測點長期施用化學肥料,施肥品種為碳銨、過磷酸鈣、尿素、氯化鉀、含氯復合肥,而且種植制度很少改變,長期為稻-稻連作,由此引起耕地土壤p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2][3]。
2.2土壤有機質的動態變化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最重要的肥力指標之一,是農田土壤肥力的核心。作物產量的穩定與土壤有機質有正相關關系。從圖2可以看出,2016—2019年,7個監測點地塊有機質含量總體趨勢為先降后升,其中Tx-01、Tx-04、Tx-05、Tx-10均為上升狀態,Tx-06、Tx-08、Tx-09經歷了由降到升再到升的變化,最終上升到接近2016年的含量水平。最大升幅為Tx-04點,由36.9g/kg上升到42.3g/kg.上升了14.63%。2016—2017年,各監測點有機質含量下降趨勢線較陡,2017年是轉折點,2018年、2019年逐年有小幅提升。
7個監測點土壤有機質含量均在高、極高的水平上(≥30.0g/kg),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分析監測點的土壤多為淹育和潴育水稻土,在淹水狀態下,有利于留存有機質。同時,在國家耕地保護政策下,大力推行的耕地有機質提升工程顯著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
2.3土壤全氮動態變化
土壤氮素含量直接影響作物生長,作物生長所需的氮約有2/3來自土壤。2016—2019年,各監測點土壤全氮含量總體為上升趨勢,TX-04點的全氮含量升幅最大,從1.89g/kg上升到2.55g/kg,上升了34.64%;2016—2017年全氮含量總體呈下降趨勢,2017—2019年6個監測點土壤全氮含量緩慢上升,而TX-05點全氮含量變化較為波動,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TX-05點土壤全氮含量總體還是上升的,從2016年的1.72g/kg上升到2019年的1.76g/kg,見圖3。
7個監測點土壤全氮含量均達到高、極高水平(≥1.50g/kg),變化范圍是在高與極高水平之間,表明水稻土全氮等潛在養分豐富。7個監測點土壤的酸性環境能夠減緩NH4+-N向NH3的轉化,也是維持、穩定土壤氮素含量的因素之一[6]。
2.4耕地土壤有效磷動態變化
7個監測點土壤有效磷的含量變化呈波動狀態,升降趨勢并不一致。2016年與2019年的有效磷含量對比,除Tx-04上升56.25%外,其他6個點均為下降。土壤有效磷含量值在各年間的變異較大,Tx-06有最大變異系數96.18%,Tx-01有最小變異系數38.30%。監測點土壤有效磷含量低的,波動變化更大,數據統計變異系數更大。
7個監測點土壤有效磷含量極不均衡,Tx-01、Tx-09、Tx-10點的含量達到極高水平,Tx-06點的含量為中等水平,Tx-08、Tx-04、Tx-05三點的含量僅為低到極低的水平之間。
各個監測點立地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北回歸線附近的雨水豐富的特征,引起土壤磷素波動變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對土壤的耕作方式。藤縣水田的耕作方式,機械耕田與人力耕地田并存,機械耕地漸多,推測機械耕田引起磷素流失更大[7]。
2.5耕地土壤速效鉀動態變化
7個監測點土壤速效鉀的動態變化一致性差,
2016年與2019年的速效鉀含量對比,Tx-01和Tx-06為上升狀態,Tx-08、Tx-09為相同值,Tx-04、Tx-05、Tx-10為下降狀態。土壤鉀元素是流動性極強的元素,受雨水、地表徑流、地下水的影響,變動較大,這與7個監測點土壤速效鉀的動態變化一致差相符(此處如何理解?)。
7個監測點土壤速效鉀含量水平差異沒有有效磷大,Tx-06有最小的變異系數11.32%,Tx-09有最大的變異系數29.02%。除Tx-04點的含量為高外,其余6個點的含量均為中等水平。
2.6監測點耕地土壤肥力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利用IBMSPSSStatistics25軟件對pH值、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作Pearson相關性分析[8],結果如表3。
供試土壤pH值與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的相關性系數分別為0.0927、0.0443、0.0096、0.1215,均未達到0.05的顯著水平。土壤有效磷與pH值、有機質、全氮、速效鉀的相關系數均未達到0.05的顯著水平。只有供試土壤有機質與全氮相關性系數0.859,達到極顯著水平。
有機質含量與全氮含量變化趨勢基本相一致,都是趨向上升。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增加,全氮含量也隨之增加,表明有機質保存了氮素、土壤的全氮有部分是有機質礦化而來的。耕層土壤有效磷速、速效鉀與有機質、全氮并無顯著相關性,故施用有機肥的同時,仍需注意補充磷、鉀肥,以平衡作物營養需要。
3結論
3.1監測點耕層土壤質量有待提高
監測點結果表明,耕地肥力總體狀態良好,耕層土壤有機質豐富,全氮含量水平高,速效鉀含量水平在中等以上,有效磷含量差異極大,且同一監測點有效磷和速效鉀的含量年間波動變化較大。耕地土壤酸化是南方土壤普遍存在的問題,酸化土壤改良仍需更多的資金、技術的投人。引導改變農戶的用肥品種和施肥習慣,倡導合理施肥可改善土壤酸化狀況。[9]在推行化肥減量增效的措施下,尤其要注意土壤的肥力狀況,針對土壤肥力施肥,科學施肥離不開測土配方施肥的數據支撐。
3.2耕地土壤質量提升工作已見成效
藤縣土肥站自2012年起陸續承擔實施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土肥站的有機質提升、耕地質量保護、酸化耕地改良等項目,將項目資金轉化為實物,推行技物結合的宣傳推廣方式,農資物品最終到田、到地。多年來,大力推廣土壤調理劑,施用石灰、水田施用水泥等酸性土壤改良措施;推廣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推廣秸秤還田等提升土壤有機質的措施,對延緩土壤酸化、穩定提升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有顯著作用。
3.3耕地質量提升的工作方向思考
目前的監測點土壤質量的提升主要為連年用地中的保護與改良。耕地的地力恢復需要"養",休耕養地在耕地質量提升中的實施是值得深人思考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農業部.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方案[EB/0L](2021-06-22)[2021-08-05]http://www.gdzl.agri.cn/zcfg/201706/t20170622284407.ht_.
[2]吳珍花,杜禹妍,江斌,等.不同種類的肥料對不同年齡毛竹根際土壤氯形態含量的影響[m].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5,37(4):670-678.
[3]李繼紅.我國土壤酸化的成因與防控研究[m].農業災害研究,2012,2(6):42-45.
[4]趙其國.土地資源大地母親一必須高度重視我國土地資源的保護、建設與可持續利用的問題[m].土壤,2004,(4):337-339,345.
[5]封志明,李香蓮.耕地與糧食安全戰略:藏糧于土,提高中國土地資源的綜合生產能力[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0,(3):1-5.
[6]牛司耘,倪康,伊曉云,等.茶園生態系統土壤氮素損失途徑研究進展[J].茶葉學報,2020,61(1):1-5.
[7]羅芳,魯倫慧,李哲,等.農業耕作對三峽水庫支流庫灣消落帶土壤氮、磷含量及流失的影響[J].環境科學.2021,2??? (8):3763-3772.
[8]簡尊吉,裴順祥,郭泉水,等.三峽水庫峽谷地貌區消落帶土壤氮磷鉀、有機質含量和pH值的時空動態[J].應用生態學報,2017,28(9):2778-2786.
[9]李玲,王繼紅,蘭麗麗,等.長期施肥條件下土壤養分變化及其與土壤酸度的關系[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17,39 (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