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祥
家書寄語,紙短情長,紅色家書讓歷史有溫情有熱度,使革命先烈英魂從書本走進人們精神世界。今年“五一”偶得幾日閑暇,懷著虔敬心情捧讀《紅色家書:革命烈士書信選編》(以下簡稱《紅色家書》,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2021年版),心潮起伏,仿佛聽見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的舊中國在痛苦呻吟,似乎看到嶄新的中國在積貧積弱中浴血重生、走向輝煌,再次領略和感受革命先烈于風雨如晦的戰爭年代中的理想信念與家國情懷。《紅色家書》共輯錄了李大釗、方志敏、陳毅安等三十位革命烈士的遺書、就義詩、家信等紅色書信,并輔之以烈士生平簡介和感人事例介紹。這些紅色書信蘊含著革命前輩和先烈對信仰的堅毅追求,對黨忠誠堅貞的赤子之心和舍生取義的崇高氣節,律動著以身許國的拳拳情懷和舍身為黨的殷殷告白,因此,這是一部最真實最客觀的黨史讀物,是最生動最鮮活的紅色教材。全書依循每封家書的內容和主旨,甄別劃分為“明志篇”、“正己篇”、“親情篇”和“教子篇”四個部分,其中“明志篇”輯選的家書主要彰顯了先烈們堅定的信念和堅毅的追求;“正己篇”收錄的家書集中體現了先烈們律己正身的道德操守;“親情篇”遴選的家書深刻反映了先烈們對親人的深摯情感和真誠寬慰;“教子篇”選取的家書則充分展現了先烈們教誨子女的思想理念和銘示后人的價值追求。
從古樂府詩吟唱“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到唐代詩人張籍詠嘆“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北宋詩人晏殊唏噓“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到南宋詞人李清照感慨“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表明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經典詩詞述說和狀摹家書。家書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和一段歷史的標識,而一封封紅色家書則是對一位位革命先烈心路的復盤與心跡的再現。《紅色家書》一書輯錄的家書均以每位革命先烈的“生平簡介”為經,以“他們的故事”暨感人事跡為緯,經緯交織,時空交匯,為革命先烈構建了一座祭奠、膜拜的精神豐碑,讓他們的不朽功勛和圣潔精神在書墨中傳承和弘揚。“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紅色家書大多是革命先烈慷慨就義之前的一蹴而就,紙短情長溢于言表,或洋洋灑灑或寥寥數語,或文采飛揚或平白質樸,或文言或白話或詩歌,或抒懷或紀事或寄語,或慷慨激昂或“兒女情長”,字里行間洋溢著戰爭年代共產黨人的壯志豪情和初心使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中,無數仁人志士別妻離子,生死以赴,他們在人生最后一刻寫下的一封封家書,是一顆顆對黨對人民的虔敬忠誠之心。魂系中華、忠勇為黨的劉謙初烈士,臨刑之時諄諄囑托子女“愛護母親(中國共產黨)!孝敬母親!聽母親的話!”其情沉摯,其意真純;“以身殉志,不亦偉乎”的方志敏烈士,面對死亡發出了“我們始終是黨的正確路線的擁護者和執行者”的真切告白,其心可鑒,其情可昭。這份真切告白在劉伯堅烈士“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的鏗鏘宣示中得以回應,在吉鴻昌烈士怒斥特務“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的浩然正氣中得以突顯,在趙一曼烈士“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溫情叮囑中得以流露。正是革命先烈對共產黨的堅貞不渝、忠義熾熱,才有“最服膺馬克思主義”的楊匏安烈士在面對威逼利誘時,斬釘截鐵地怒斥敵人“死可以,變節不可能的”,才有“大丈夫頭可斷,志不可屈也”的鄒子侃烈士面對嚴刑拷打時,果敢決絕地告誡劊子手“寧死而不求虛偽、卑污、罪惡的自由”。《紅色家書》乃革命先烈之遺言,英烈遺言猶如誓言,誓言昭示義膽和忠魂,這些紅色家書穿越動蕩年代,歷經漫長歲月的淘洗,深深觸及后人的靈魂。一封封紅色家書承載著豪情、親情和友情,蘊藏著智慧、道德和人格,綻放著共產黨人的人性光輝。“一封家書別生死,幾紙筆墨訴衷情。”每封紅色家書的背后,都隱藏著一段血淚交織的感人故事,故事撼動五內、催人淚下。生死彌留際,真情流露時,情深意篤的革命先烈亦如此。在他們留給黨組織和家人以及同志的絕筆信和就義詩中,不僅看不到對苦痛的膽怯和對磨難的退縮,相反面對酷刑和死亡,他們從容淡定,大義凜然。“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我事畢矣,望善撫吾兒,以繼余志!”讀著一封封具有穿透人心力量的紅色家書,人們又似乎聽到了戰場的槍聲,看見了彌漫的硝煙,眼前掠過那段歷史的表情與光影。革命志士已魂歸天地,但他們的赤子情懷仍然盤桓于蒼穹之間,回腸蕩氣,延綿不絕,昭告人們珍惜今天的福祿平安,勿忘革命的艱苦卓絕。
凡革命先烈者忠為其魂,魂在雖死猶存。一封封家書里有一種信仰叫“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有一種忠誠叫“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有一種擔當叫“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正是無數革命先烈舍生取義、視死如歸、血染河山,才有新時代的朗朗乾坤,才有了國家富強和人民安康,才看到“中華民族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面前”。一封紅色家書就是一座豐碑、一種精神、一種傳承,標識著人生的高度、深度與廣度,一封封紅色家書展現的是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而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魂。理想信念高于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紅色家書的主人公都是慷慨赴難、英勇就義的革命烈士,都是與“缺鈣”、“軟骨病”絕緣的錚錚“硬骨頭”,他們具有樸素而崇高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脊梁和典范。《紅色家書》中的革命先烈早已長眠于地下,但他們堅韌不屈的革命精神卻永存人世間,他們的光輝事跡不僅將被載入史冊,更應被后人銘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