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上一次回鄉下老家已經是三年前了,他大學畢業后就在城里找了工作,后來買了房子、安了家,父母也經常進城去和他一起住,偶爾才會回鄉下打掃老家院子。這一次回來,是因為老家院子的一塊籬笆塌了,父母讓他回來幫忙修整一下,說雖然住老家的時候少了,但是還得像樣子,不能別人家整整齊齊、漂漂亮亮,自己家卻破破爛爛、邋里邋遢。
開車回鄉的路上,李青山心里還挺不是滋味的,因為他認為沒必要為了修一塊籬笆特意跑這么遠,城里生活條件那么好,吃、穿、住、行都十分方便,這家里的老房子放著就放著,還管它干啥,給他找些事忙。他心里這么想,可是嘴上卻并沒有這么說出來,畢竟是父母之命,再說了幾年沒回老家,這次回來看看也好。
從市區到郊區,一路上的建筑、景色、人物,都看不出來明顯的變化,不過李青山對此已經習慣了。而驅車進入鄉鎮道路之后,路上的建筑、車輛、行人都少了,真正的自然景色進到李青山的眼中,車輛的行駛速度雖然不快,但也是“十步一景”,農田、遠山、白云、藍天終于顯露了出來,李青山仿佛頓時換了身心,感到前所未有的開闊和放松,事實上這些景色是他從小看到大的,只是這些年在城里生活久了,讓他仿佛身處另外一個世界。李青山又放慢了行車的速度,之前心里對回鄉修籬笆的那一點點小埋怨完全不見了,他欣賞著這一路既熟悉、又陌生的鄉村自然景色,完全的陶醉在其中。
其中一段鄉鎮道路繞著山腳、沿著河流,他在一處河流拐彎的地方停下了車,他記得他小時候常常和鄰居小伙伴來這里摸魚,為此挨過不少揍,如今這一切都還依舊沒有改變,水還是那么清。繼續驅車上路,在青山綠水的陪伴下,李青山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村上的街道干凈、整潔,空氣中彌漫著青草和泥土混合后的清香味。他一下車,就忙向父母說起這一路的景色、感受,他父母笑笑說:“你呀,就是城里待慣了,有空多陪我們回來走走。”
原來,這些年村上大力地整頓人居環境、治理生態,原本村頭有個養豬場,都重新規劃給遷走了。現在村里種植了綠化、景觀樹種,村外原生林被保護了起來,村民的生活、生產垃圾每天都有車輛定點回收,家家戶戶都把自己的家整理得干干凈凈、漂漂亮亮。正是因為如此,李青山的父母才執意要回來將籬笆修好,打掃院子,不能給美麗鄉村的建設拖后腿不是嗎?
李青山站在自家的院子里,望著遠處的青山,心中還淌著那一彎清清的河水,心里想著家鄉的這一片綠水青山,在大家的共同呵護下,一定會永遠常在吧,這是子孫后代最寶貴的財富。
作者簡介:岳靜靜,女,漢族,莊浪縣南湖鎮公共事務服務中心干部,二級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基層群眾文化。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