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感也越來越強。當屏幕上提示“電池電量低”,很多人甚至會產生“電量焦慮”。網上盛傳一種方法,開啟手機的飛行模式,可大幅提升充電速度,甚至可提升一倍。那么,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實際上,充電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充電速度和用電速度差值的大小。在充電速度一定的前提下,開啟飛行模式會降低手機使用功耗,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充電速度,但不可能做到“大幅度提高”。
手機的飛行模式又稱為航空模式,用戶通常在乘坐飛機時開啟此模式,切斷通信信號,以免手機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對飛機飛行造成影響。飛行模式通過關閉手機的射頻部件功能,從而降低了手機的使用功耗。
2013年,有人曾做過實驗,為兩部不同模式的手機進行充電。1號手機開啟飛行模式,其剩余電量為27%,15時3分開始充電,到16時9分電量為67%,耗時1小時6分鐘,存儲了40%的電量。2號手機未開啟飛行模式,剩余電量為34%,同樣的耗時,共存儲進30%電量。
通過上述實驗可以發現,手機在飛行模式下充電,速度會比正常情況快。不過網上宣稱的“大幅度提高”這種說法并未被證實。根據1號和2號手機存儲進的電量對比,1號比2號多出10%,這也僅僅是一個初步實驗,不同的手機會有不同的差異,但都沒有達到2倍。
從充電角度來看,手機的充電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充電器的輸出功率,以及電源管理芯片的協議以及電池的特性。如今,快充技術已成為手機的“標配”,大部分手機的充電速度已得到顯著提升。
而從用電角度來看,無論是搜索基站信號,還是Wi-Fi、GPS(全球定位系統)、藍牙,這些無線模塊所需要的功耗都非常小。所以即使開啟飛行模式,將手機的Wi-Fi、GPS、藍牙等模塊都關閉,能夠節省的充電時間也非常有限。
可以說,與其開啟飛行模式,不如關機可能效果更好。為了提升充電速度,用戶不如在手機充電時,少用或者不用手機,因為各類運行中的手機應用軟件、長時間“工作”的屏幕才是耗電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