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華 孫博 劉磊



摘要:軌道交通車輛的風缸屬于壓力容器,在制作中應盡量減少焊接工作量,因此箍帶式安裝成為普遍采用的方式,其中箍帶安裝螺栓的可靠性對風缸安裝可靠性有較為重要的影響。鑒于此,通過相關實驗對風缸箍帶安裝螺栓的擰緊特性、軸力衰減特性、擰緊工藝、復檢標準進行了研究,初步掌握了風缸箍帶安裝螺栓的相關特性,為其設計、工藝和檢驗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風缸箍帶;螺栓;擰緊特性;軸力衰減;復檢標準
0 ? ?引言
隨著株機公司螺栓連接管理體系逐漸完善,對螺栓緊固特殊過程的質量要求也逐漸提高,公司實驗室各類螺栓實驗設備豐富了螺栓連接檢測手段,從各個方面對螺栓連接的性能進行驗證,最大程度保證了軌道交通車輛中螺栓連接的性能。
在軌道交通車輛中,風缸箍帶安裝螺栓屬于一種復雜柔性連接螺栓,有多個方面可對其性能產生影響,因此研究難度極大。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客戶針對此螺栓的復檢扭矩及緊固性能提出問題,本文以現有檢測條件為基礎,針對風缸箍帶安裝螺栓的擰緊特性與復檢標準進行研究分析。
1 ? ?風缸箍帶基本安裝結構
風缸箍帶是由箍帶座、不銹鋼螺栓/鎖緊螺母、不銹鋼箍帶及橡膠墊組成,如圖1所示。不銹鋼箍帶與橡膠墊共同包裹著風缸,通過螺栓/螺母連接固定。箍帶會穿過箍帶座,并隨箍帶座將風缸固定在車下。
2 ? ?擰緊過程特性研究
采用數顯扭矩扳子擰緊風缸箍帶螺栓,每轉30°實時讀取扭矩值,直至扭矩達到設計扭矩23 N·m,根據數據繪制扭矩—角度曲線,如圖2所示。
由扭矩—角度曲線可知,風缸箍帶螺栓擰緊角度超過4圈,屬于典型的柔性螺栓連接,扭矩隨角度增長而增長,且角度越大,扭矩增長速率越快。
3 ? ?軸力衰減特性研究
柔性螺栓連接的特點之一是扭矩的衰減量大,而扭矩的衰減會影響軸力,最終造成風缸箍帶的包裹力不足,從而產生風缸掉落的風險,因此需對軸力的衰減進行研究。螺栓軸力的測量可采用超聲波螺栓軸力測試儀完成,通過測量超聲波在螺栓中傳播的信號變化,計算分析出螺栓軸力的變化。螺栓軸力的測試方便快捷,不受空間限制,可以在生產現場直接測試。
以下為先后3次進行螺栓軸力衰減測試的結果。
3.1 ? ?裝車產品測試
在裝車的風缸模塊上選取5個風缸箍帶螺栓進行軸力跟蹤測試,分別在7月28日安裝后、4 h后、9月8日裝車運行后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螺栓夾緊力在4 h后即衰減較為嚴重,衰減最多的4號螺栓只有初始值的35%,衰減較少的2號螺栓約為初始值的60%。而動調后的衰減只有4 h后的50%~60%,與初始安裝的值相比,動調后夾緊力衰減到只有初始值的20%~30%,說明箍帶螺栓軸力確實衰減比較嚴重。
3.2 ? ?柔性與剛性螺栓連接對比實驗
在實驗室選取5個螺栓分別編號1~5號,其中1號作為對比實驗樣品直接緊固到剛性裝置上,2~5號分別緊固到4根箍帶上,緊固力矩23 N·m。每隔一段時間測試一次軸力變化,并繪制軸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3所示。
由圖3可以看出,剛性連接螺栓軸力衰減較慢,140 min只衰減至初始軸力的90%左右。風缸箍帶螺栓軸力在前30 min衰減快于剛性連接,約衰減至初始軸力的40%。30 min以后軸力衰減較慢,近似于剛性連接,140 min時軸力衰減至初始軸力的30%左右。這說明箍帶螺栓軸力的衰減主要發生在30 min以內。
3.3 ? ?橡膠墊對軸力衰減的影響
在實驗室選取2個風缸箍帶,其中一個將橡膠墊取出后安裝,另一個正常安裝,緊固力矩23 N·m。每隔一段時間測試一次軸力變化,并繪制軸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4所示。
由圖4可以看出,有無橡膠墊螺栓軸力衰減速率差不多,無橡膠墊時螺栓緊固后的初始軸力會高于有橡膠墊,因此橡膠墊不是造成軸力衰減的主要原因。
4 ? ?螺栓復擰工藝研究
由軸力衰減特性分析可知,30 min左右是螺栓軸力衰減速度由快到慢的轉折點,因此,為獲得良好的軸力特性,既有較高的軸力又能衰減緩慢,制訂了在30 min對螺栓進行復擰的工藝。
復擰工藝有兩種:扭矩法和轉角法。扭矩法是指以相同的設計扭矩進行復擰,而轉角法是指使用扳手將螺栓旋轉一定角度。對這兩種復擰工藝擰緊效果分別進行實驗研究分析。
4.1 ? ?扭矩法工藝研究
在實驗室選取5個螺栓分別編號1~5號,分別緊固到5根箍帶上,緊固力矩23 N·m,在30 min時復擰23 N·m。每隔3 min測試一次軸力變化,并繪制軸力隨測量次數變化的曲線,如圖5所示。其中2、3、5號螺栓復擰時未轉動。
由圖5可以發現,復擰能夠讓軸力得到提升,而且復擰后軸力的衰減速率與未復擰的基本一致。然而,有3個螺栓復擰時未轉動角度,其軸力也未得到改善,可能的原因是此時螺栓的殘余扭矩并未同軸力一樣大幅衰減,因此在復擰時同樣的扭矩無法轉動。
4.2 ? ?轉角法工藝研究
選取一個正常安裝的風缸箍帶螺栓,在安裝后30 min按一定的角度進行復擰,每轉30°測量一次軸力,繪制軸力—角度曲線,如圖6所示。
由實驗數據可知,復擰一定的角度能夠讓螺栓軸力得到線性提升,因此采用轉角法復擰是一種可靠的復擰工藝。
5 ? ?扭矩復檢標準研究
為檢測螺栓緊固效果,一般采用扭矩扳子按一定的扭矩標準對螺栓再次擰緊,如螺栓轉動角度則不合格,這種檢查方式就叫扭矩復檢。風缸箍帶螺栓為柔性連接,且扭矩衰減影響因素很多,因此需研究扭矩復檢的標準,確定扭矩復檢標準采用的方法是螺栓殘余扭矩檢測法。
共選取116個風缸箍帶螺栓進行殘余扭矩檢測,采用數顯式扭矩扳子,在螺栓產生微小轉動時讀取扭矩值,將測得的數據統計匯總,繪制數量—扭矩柱狀圖,如圖7所示。
由圖7可以看出,螺栓殘余扭矩呈正態分布,計算殘余扭矩的平均值為18.5 N·m,標準差為2.5,螺栓復檢標準一般為平均值上下3個標準差的范圍,因此風缸箍帶螺栓檢查扭矩下限為11 N·m,上限為26 N·m。
6 ? ?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結果,得出如下結論:
(1)風缸箍帶螺栓緊固后,螺栓軸力會在30 min內迅速衰減至40%左右,后續衰減較緩慢,最終衰減至初始值的20%~30%。
(2)采用殘余扭矩測試法確定風缸箍帶螺栓扭矩復檢標準為:扭矩大于11 N·m、小于26 N·m為合格。
(3)采用轉角法復擰是一種可靠的復擰工藝。
收稿日期:2021-04-16
作者簡介:劉進華(1969—),男,湖北天門人,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軌道交通產品的設計、工藝工作。
孫博(1993—),男,遼寧大連人,工程師,長期從事軌道交通產品的工藝質量工作。
劉磊(1990—),男,甘肅會寧人,工程師,長期從事軌道交通產品的工藝質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