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蒙
(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航空旅游學院,江蘇無錫214081)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的競爭已經演變為人才的競爭,用人單位在員工錄用與考核時越來越注重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職業崗位內在的規范和要求,職業素養培養必須與專業(職業、崗位)人才特質相匹配。一般認為,職業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態度、職業技能等方面,可以由后天的訓練和實踐而獲得。航空旅游學院主要培養現代服務人才,畢業生未來的工作崗位雖有不同,但有個共同的特點,即對客服務。該專業的職業素養教育緊密圍繞現代服務業對職業崗位人才的需求展開,重點是學校教育與職業規范、職業標準的匹配度,具體表現在組織紀律性、作業標準化,講求“內外兼修”。由于各專業的特殊性,本文的闡述主要圍繞空中乘務專業展開。
首先,有核心理念與目標定位,但缺乏迎難而上的信心和有效的執行力。職業素養教育雖然不是新鮮事物,縱觀近年來的高職教育,將職業素養教育真正融入育人全過程,有具體實施方案且能持之以恒實行的極少。這主要是因為學校各管理條線的認識不一致、組織實施本身有難度、短期實施很難見到成效等。
其次,有專業教學與學生管理的分項板塊,兩者的融合度不夠,缺乏系統化設計。過去在職業素養教育實施的歷程中,往往是教學、學工兩條線分別實施,各自按照自己的管理思路與方式方法開展職業素養教育,容易出現簡單重復或者缺項無人替補的情況,也會讓學生有種兩邊都在管又好像都沒管到位的感受,未能站在學生的角度統籌規劃、協調組織。
再次,項目內容與專業(職業)黏合度有待提高。職業教育培養的職業人應該是完全貼合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的,職業素養教育更應該體現職業道德與職業精神[1],因此,項目內容的設計要摒棄傳統的教育思維,項目的設計者應站在企業人事部門的立場來設計職業素養教育內容,保證學校教育與職業需求的高度一致。
近年來,在探索職業素養教育的道路上,航空旅游學院逐漸構建了教育教學一體化育人的工作體系,實現了育人管理條線方面的教學、學工、行政三融合,實現了育人實施模塊方面的早晚課、正課、課外活動三融合,最終成效體現在實現了“三全育人”的目標。一體化育人的核心是將傳統的早晚自習和課外活動有機融入職業人的培養,重新規劃學生的學習時間、空間、內容以及組織形式,讓教師的教學延伸到課堂以外,讓輔導員的教育嵌入課堂以內,行政管理中也滲透著育人理念。
圍繞空中乘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緊扣人才培養的內涵“技藝融通,秀外慧中”進行設計,輔以準軍事化管理手段,系統化設計項目,注重組織實施,提高畢業生培養質量與職業崗位需求的貼合度。
通過對專業特色、生源需求的分析,確定育人實施方案,科學合理設置育人項目,結合課程設置,合理安排時間、場地與指導教師。一體化育人項目共設素能項目和特色項目兩大板塊,每個板塊包含若干個項目,項目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人才培養需求,充分利用了教學資源、實訓資源和實訓材料,做好課程間的銜接與貫通,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以繼續延伸,實現“三堂”融合[2]。
1.素能項目板塊:主要結合職業崗位能力設置,包含基礎形象塑造、職業形象塑造、語言能力訓練、語言能力提升四個模塊,具體實施過程中又細分為六個項目,即形體禮儀(分男/女生)、化妝/體能(女生/男生)、中英文播音/普通話。本板塊主要利用早晚課時間組織實施,每個學期三個項目同時開展;由于素能項目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雖然每學期同時組織,但每個學期只將部分項目的訓練、提升作為重點,按要求考核并評定成績,其他項目在訓練達到一定程度時再行考核。
基礎形象塑造和職業形象塑造兩個模塊的設計,以空乘專業學生的服務與禮儀職業能力素質的培養為教學主線,以實現專業服務人才培養目標為基礎。基礎形象塑造的內容屬于入門級,以基礎訓練為主;職業形象塑造的內容屬于提升級,以深度訓練及拓展練習為主。這兩個板塊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規范性,對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素養、服務意識和專業技能均有突出的意義,對學生禮儀素質的培養和職業素養的養成起到主要支撐作用。針對女生職業形象要求與特點,安排化妝晚課,作為白天正課的補充,主要利用多媒體設備等資源,采取觀看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領會化妝的重要作用、掌握練習方法。針對男生職業崗位對體能的要求,安排體能晚課,補充晚間體能訓練項目以及以團隊合作為主題的協作項目。
語言能力訓練和語言能力提升兩個板塊的設計,主要包括英語訓練和普通話訓練,以空乘專業學生服務過程中所需的基本語言能力為教學主線,以達成崗位所需較好的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為目標[3]。語言能力訓練的內容屬于入門級,以基礎訓練為主;語言能力提升的內容屬于提升級,以深度訓練及拓展練習為主。英語訓練部分,旨在幫助學生熟悉行業服務的英文表達,掌握英文溝通的技巧和方法,獲取專業服務英語口語的基礎技能,本模塊提供大量的行業服務英語口語素材和英語對話實例,幫助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基礎上提高行業服務英語口語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用英語進行溝通,在各相關崗位從事服務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普通話訓練部分,以普通話考證的內容為練習主體,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按考證要求熟練掌握內容,掌握標準發音方法,具備較好的中文表達與溝通能力。
2.特色項目板塊:主要結合思政教育與“準軍事化”管理設置,包含晨訓、主題班會、職業主題活動三個模塊。貫穿日常學生管理,利用早晚課時間進行集中教育,每個學期結合學情,除完成固定的教育項目外,還要實時調整相關教育內容,以達到思想工作緊密結合思想動態的目的。
晨訓的教育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備職業崗位所需要的執行能力和職業態度。主要通過晨跑、集合、隊列、軍姿練習,培養學生的軍人作風、執行能力、服從意識;引導學生在樹立服務意識,養成嚴謹求實的態度。通過“立正”“稍息”“跨立”“三大步伐”等訓練內容,糾正儀態形態,增強團隊凝聚力。
主題班會的教育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備職業崗位所需要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語言表達溝通能力。主要通過各類主題班會的形式,加強學生服務類專業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吃苦耐勞的精神與勞動能力。
職業主題活動的教育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備職業崗位所需要的文化知識和職業素養[4]。通過系列職業主題活動充實學生專業文化知識,加強“三愛”教育,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通過上述針對性的職業素養教育,使畢業生在基本素養和職業素養方面都得到有效提升,具備較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具備適應行業發展所需的創新精神、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業能力,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以及職業拓展能力。
教育教學一體化育人的工作體系實現了早晚課、正課、課外活動三融合,素能板塊和特色板塊的各項目充實了正課以外的時間且豐富了內容。由表1發現,學生在校時間安排較飽和,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全天候的視角統籌規劃時間,讓學生在校期間既充實有效又忙閑得當;內容安排既兼顧了大學學習與生活的特點,又兼顧了專業、崗位的匹配度,項目設置符合空中乘務員崗位職員培養的基本要求。項目的實施采取項目負責人制,分工明細、責任到人,不再嚴格區分專業老師或是輔導員,只要是項目實施需要,都可以作為項目負責人。

表1 一體化育人項目安排表
近年來,航空旅游學院空中乘務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重點圍繞職業素養為核心展開,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職業素養教育作為高職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已逐步成為高職教育研究的新興領域,高職教育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關注度,逐漸從職業技能上拓展到職業素養的培育與養成上[5]。通過研究職業素養教育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關系,深度挖掘高職人才培養、職業素養教育的理論依據,有助于推動高職院校職業教育觀念的轉變,為人才培養及其質量提升提供新思路,為新時期創新空中乘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提供有力保障,促使高職院校進一步提高對職業素養教育重要性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