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葉楠

牛郎織女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在夏季的夜空中,位于天琴座的織女一(織女星)與位于天鷹座的河鼓二(牛郎星)分居銀河兩側,隔河相望。被稱為北十字的天鵝座在銀河中翱翔,天津四、織女一與河鼓二三顆亮星組成的三角形被稱為夏季大三角。在這片夏夜銀河中隱藏著兩個比較罕見的行星狀星云M27 和M57。M27 因其形狀得名啞鈴星云,位于狐貍座,這是一個沒有什么亮星的星座。M57 昵稱環狀星云,這是一片距離我們約2600 光年外一顆類太陽恒星死去之后留下的遺跡,位于天琴座四顆較暗恒星組成的平行四邊形南側。盾牌座和天鵝座都位于銀盤內,梅西葉星表中各有兩個疏散星團分屬兩個星座。疏散星團大都位于銀盤上,而球狀星團分布更加廣泛,位于武仙座方向的M13 是北半球最容易觀測的球狀星團。
球狀星團M13 是北半球可見的最亮星團之一,它距離我們約25000 光年,亮度5.8 等。著名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以計算出哈雷彗星軌道周期而聞名)于1714年首次發現了M13,梅西葉在1764年將這個星團加入到他的星表中。M13 中有超過10 萬顆恒星,在星團的核心附近恒星密度大約是太陽附近密度的100倍。球狀星團中大部分都是由黃色的質量較小的恒星構成,不過由于恒星非常密集,偶爾還有可能發生碰撞并融合,從而形成一顆質量更大的藍色恒星,被稱為藍離散星。使用雙筒望遠鏡就可以輕松找到這個明亮的星團,就在武仙座η以南大約2.5°的地方。當你凝視M13時,要知道它已經誕生了近120 億年,幾乎與我們的宇宙一樣古老。

▲ 星特朗RASA,口徑279mm,焦距620mm,QHY10CCD,累計曝光60 分鐘

▲ 星特朗RASA,口徑279mm,焦距620mm,QHY10CCD,累計曝光15分鐘
M26 大約形成于8900 萬年以前,是一個比較小的疏散星團,距離我們約5160 光年。通過200 毫米口徑的望遠鏡目視觀測,可以辨認出星團內的25 顆恒星。與其它疏散星團相比,M26 顯得更稀疏一些,天文學家認為M26 所處的空間是靠近銀心附近的一片恒星低密度區域。關于這片區域的成因還有待研究。M26 中最明亮的恒星只有11.9 等,整個星團的亮度只有8.0 等。
1764年,當梅西葉首次發現M27 時,M27 在當時的望遠鏡中看起來就像一顆行星一樣圓,于是有了行星狀星云這個分類。1828年,赫歇爾使用更大口徑望遠鏡再次對它進行觀測時,識別出它類似啞鈴的形狀,從而命名其為啞鈴星云,它還有一些其他的昵稱,比如蘋果核星云或空竹星云等。M27 位于從河鼓二到天津四角距離的四分之一處,比較容易尋找。在較大口徑的望遠鏡中目視,它是白茫茫的一小片,可以辨認出它的雙瓣形狀,不過要想看出它的顏色只能借助攝影手段了。

▲ 佳能6D,135mm,F2.2,ISO6400,星達星野赤道儀,累計曝光10 分鐘
M56 是位于天琴座的一個小而昏暗的球狀星團,需要使用較大口徑,例如200 毫米以上口徑的望遠鏡才能分辨出它內部的恒星。M56 位于銀河系的外圍區域,距離我們約32900 光年,以177 千米每秒的速度繞銀心逆行轉動。觀測發現這個星團金屬元素豐度非常低,只有太陽的1%,而年齡高達137 億年。進一步研究表明它可能是被銀河系吞噬的一個矮星系的一部分。

▲星特朗RASA,口徑279mm,焦距620mm,QHY10CCD,累計曝光20 分鐘
這是一張天鵝座廣域照片,疏散星團M29 位于照片底部偏右的位置,亮星天津一的南側。M29 是一個比較小的星團,只有大約50顆成員星,年齡只有約1300 萬年。通過雙筒望遠鏡可以比較容易地分辨出其中的5 顆亮星,最令人驚訝的是這5 顆恒星都屬于大質量的淺藍色B 型恒星,如果將其中一顆放在我們太陽這個位置上,它的亮度將是太陽的16 萬倍。天鵝座內擁有許多紅色的發射星云,比如北美洲星云、蝴蝶星云等,都依照其形狀而得名。不過這些星云只能通過拍攝得到,目視是看不到的,所以當年梅西葉并沒有發現它們。

▲ 星特朗RASA,口徑279mm,焦距620mm,QHY10CCD,累計曝光20 分鐘
曾經這是一顆擁有2 倍太陽質量的恒星,如今它已經變成了一顆表面溫度高達10 萬度的白矮星,照亮了圍繞在它身邊的行星狀星云。M57 擁有非常完美的環狀結構,故被稱為環狀星云。整個星云的角直徑只有不到4 角分,需要使用較大口徑的望遠鏡才能分辨出它的形狀和細節。整個星云內部充滿著藍綠色的色調,這主要是二次電離氧發射線的顏色,外側紅色的光芒則主要來自于氫的發射線,以及少部分氮和硫的發射線。天文學家通過對比相隔50年的照片,發現M57 還處于膨脹之中,膨脹速率大約為每世紀1 角秒。M57 雖然比較小,但非常明亮,通過攝影手段可以很容易拍攝到它。

▲ 星特朗RASA,口徑279mm,焦距620mm,QHY10CCD,累計曝光17 分鐘
對于北半球的天文愛好者們來說,一提到球狀星團首先想到的肯定是M13,而同在武仙座的M92 往往成為被忽略的目標。M92 視星等6.5 等,只比M13 亮度稍暗,距離也稍遠一些,達到26700 光年。同M13 一樣,M92 也是銀河系內最古老的球狀星團之一。在雙筒望遠鏡中,M92 看上去是一個有著明亮核心的模糊光斑。在200 毫米以上口徑望遠鏡中可以看出它是一個橢圓形的星團,有著明亮的核心,可以分辨出周圍環繞著的恒星。在夏季的傍晚,武仙座高懸在頭頂之上,是觀測這些天體的最佳時間。

▲ 星特朗RASA,口徑279mm,焦距620mm,QHY10CCD,累計曝光15 分鐘
M71 是一個距離我們約12000 光年的遙遠星團,由法國天文學家菲利普·洛伊斯·德·切索于1745年首次發現。從發現之初,關于它到底是一個比較松散的球狀星團還是一個比較密集的疏散星團就一直爭論不休。從照片上看它不像一般的球狀星團那樣擁有致密的星團核心,但同時它又橫跨27 光年的空間,比疏散星團更大,而且還具有90 至100 億年的高齡,比大多數球狀星團年輕。直到20 世紀70年代,它才被確認為是一個球狀星團,當然是球狀星團中質量較小,年齡也較小的一個。

▲ 星特朗RASA,口徑279mm,焦距620mm,QHY10CCD,累計曝光16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