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東杰
(聊城市人民醫院 病案信息科,山東 聊城)
病案是記錄患者詳細個人信息、病情狀況以及所采取的診治措施等重要的信息,醫療人員能夠通過病案上記錄的患者治療經過和各項指標數據來為患者制定接下來的治療方案[1]。鑒于此,為了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使患者能夠得到更好的診治質量,就必須要加強在病案方面的管理[2]。本文通過對比病案管理模式改良前后的病案管理效果,以探究精細化管理模式在醫院病案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與價值,現報道如下。
將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00例病案作為本次研究的分析對象。本院2019年1月開始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并以此為時間節點將病案劃分為兩組,實施前的600例病案為對照組,實施后的600例病案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的病案資料中,男性和女性的數量分別為356例與244例,其中普外科資料231例,婦產科資料83例,兒科資料94例,消化內科資料104例,其他科室資料88例。觀察組的病案資料中,男性和女性的數量分別為324例與276例,其中普外科資料229例,婦產科資料96例,兒科資料81例,消化內科資料95例,其他科室資料99例。我院病案管理科共有8 名工作人員,其中男性2 名,女性6 名,兩組病案各項基礎資料的對比并無顯著的差異(P>0.05),可以用于對比研究。
對照組的病案資料采用常規的管理模式進行病案的管理工作。
觀察組的病案資料采用經過改良后的精細化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工作,管理模式的具體方式:(1)建立完善的管理工作監督體系,成立監督小組,主要監督病案管理科工作人員的操作流程是否合規,同時對病案管理科的工作成果實行定期檢查以及不定期抽查的監管模式。(2)做好病案核對工作并落實責任制度,病案管理人員要做好病案資料的交接工作,交接前后都要仔細確認病案是否存在損壞、缺失等情況,交接后工作人員要進行簽字對接,做到經辦的每一份病案都有責任人。一旦病案出現問題,則對簽字的工作人員進行問責,以督促管理者認真對待管理工作。(3)精細化病案首頁的內容,確保患者的基本信息不存在錯誤,并將患者的病情、病理以及診斷的過程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書寫。(4)保障病案管理的安全性,在病案管理室需要配備完善的防火防盜設施,并且優化病案查閱管理流程,保證能夠第一時間找到病案借閱人。
對比兩組病案質量管理評分、病案資料缺失情況以及病案首頁內容合格情況。
本研究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采用()和(%)表示所有檢測數據,采用t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病案資料在病案資料缺失率以及病案首頁內容合格率等方面的對比上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案資料缺失率以及首頁內容合格率對比[n(%)]
觀察組患者的質量管理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存在明顯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質量管理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質量管理評分對比(,分)
病案是記錄患者的患病情況以及治療過程的詳細資料,對患者接下里的治療有著重要的作用,病案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醫院能否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在傳統的病案管理模式中,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人員需要面對枯燥、繁雜的管理事務,導致管理人員存在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態度敷衍等情況[3]。使得醫院的病案管理工作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嚴重影響了醫院對患者提供的服務質量[4]。精細化管理模式原本是應用于企業管理中,用來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帶動企業發展的一種管理模式[5]。這種模式的核心在于“精細”這個概念,將管理中的每一個工作環節都進行優化,使這些環節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以保證管理的質量[6]。在新醫改的要求下,醫院自身需要從管理工作體系著手,以先進的管理模式為患者提供的高質量的醫療服務[7]。精細化管理模式在醫院病案管理科的應用中,通過將管理流程中的每一項工作都進行細化規定,明確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以及出現問題所承擔的責任,同時通過嚴格的監督體系對管理工作實施有的監督,以提高工作人員們對工作的認真程度[8]。
本研究對比了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前后病案管理質量,結果顯示,觀察組病案資料的缺失率以及首頁內容合格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病案管理質量評分也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果說明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能夠對醫院病案管理工作質量起到良好的提高效果。
綜上所述,在醫院病案管理科使用精細化管理模式進行管理,能夠有效提高病案管理質量,保證患者的各項信息的完整正確,使醫院的服務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具有在醫院管理上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