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權美玲

平遙縣朱坑鄉全鄉3475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526戶貧困戶全部“摘帽”,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作為平遙縣脫貧攻堅主戰場,朱坑鄉黨委、政府始終把“決勝脫貧攻堅”與“建設大美朱坑、殷實朱坑、文明朱坑”奮斗目標鏈式掛鉤,舉全鄉之力、聚全鄉之智,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交出了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優秀答卷。
成績浸潤汗水,堅韌鑄就不凡。如今,站在新的起點上,朱坑鄉黨委、政府把“堅決防止返貧”作為首要任務,把“提升拓展脫貧成果成效”作為頭等大事,努力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新局面,昂首闊步邁上鄉村振興新征程。
回望波瀾壯闊的脫貧路,朱坑鄉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夯實組織基礎,建強黨員隊伍,實現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深度融合,為決戰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朱坑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傾力打造脫貧攻堅“火車頭”。以建強村“兩委”班子為抓手,開展龍躍、南依澗、郭休、侯壁等村軟弱渙散黨組織集中整治,調整優化班子結構,有力提升了“兩委”干部履職能力,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建強脫貧攻堅“主力軍”,對三年以上未發展黨員的黨支部“把脈問診”,摸清實情,逐個破解。
堅持“書記抓、抓書記”,朱坑鄉把“抓黨建、促脫貧”作為基層黨建考核的重要環節,與駐村幫扶單位、幫扶企業開展結親幫扶,啟動孝贍獎勵、扶貧小額信貸、代種補貼等機制,切實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為脫貧攻堅注入不竭動能。
朱坑鄉還建立了黨員干部包聯貧困戶制度,為全鄉脫貧攻堅增添新動力。鄉黨政班子領導分片帶隊,全體鄉村干部、17支扶貧工作隊、8名第一書記齊上陣,27個幫扶單位、9個幫扶企業、753名幫扶責任人共合力,建立了“干部沉下去、問題浮上來”的常態化作戰機制。
鄉村干部、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對標“村退出13項指標、戶退出5項指標”,緊扣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公共服務中的薄弱環節,對水、電、路、網、房等剛性指標逐村逐戶檢點,以“釘釘子”精神逐個狠抓落實,大力實施飲水工程、道路建設、危房改造工程,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短板。2016—2020年間,全鄉共實施了53個扶貧項目,共計投入資金4451.84萬元,覆蓋全鄉19個行政村,其中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31個,產業發展類項目22個,受益貧困戶1526戶,每戶增收1000元以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朱坑鄉黨委高度重視,堅持謀劃在先、部署在前,扎實抓好黨史學習教育的部署落實,針對群眾最期盼解決的問題下真功夫、出實招,用使命、擔當交上了一份浸透著黨員干部濃濃民生情懷的出彩“成績單”。
今年3月8日,朱坑鄉成立了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對黨史學習教育任務分工進行安排部署;設立專門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了分管領導、聯絡人、信息報送員;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細化22項工作任務;按照活動進程細化工作思路,詳細擬定了3—6月份每一天的黨史學習教育計劃;精講方案統一思想,朱坑鄉黨委就黨史學習教育各項規定及日程進行安排部署,進一步明確標準。
朱坑鄉黨委要求,各黨支部要以“為群眾辦實事”為主題,充分發揮黨員干部“領頭雁”作用,積極組織發動黨員干部,針對群眾所急所難所想,努力辦實事、辦好事。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朱坑鄉黨委、政府主動出擊,與電商快遞平臺對接,開設農產品銷售特別通道。此外,朱坑鄉還在全縣范圍內進一步開拓購買渠道,鄉村干部化身“快遞員”往返于各個小區之間,“點對點”送貨上門,解決了群眾擔心的農產品滯銷難題。
“要想農民穩定增收,必須厚植特色產業,蹚出發展新路子!”朱坑鄉黨委書記霍旭東介紹,該鄉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切入點,因村制宜,從“五地一產”著手,進一步盤活農村閑置資源,釋放發展空間,蹚出一條切實可行、符合村子發展的新路子——以喜村毛家、龍躍雷履泰故居為主線,打包入市招商引資,發展晉商文化體驗游。在總結四荒地治理典型“南依澗現象”的運作模式及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構建“小花椒、大產業”的戰略思路,以豐盛村為典型,整合荒山、荒坡資源,在全鄉范圍內推廣種植優質花椒,打造出萬畝花椒園。此外,朱坑鄉還積極推進“一村一品”,全鄉干鮮果種植業越做越大,村民收入穩步提升。

通過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朱坑鄉打下了堅實的產業發展基礎,積累了豐厚的項目發展資金,極大地撬動了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動力、思想、產業、鏈條保障,多措并舉推進鄉村振興。
如今,脫貧攻堅工作雖已取得全面勝利,但朱坑鄉黨委沒有絲毫松懈,始終緊盯薄弱環節,切實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無縫銜接。


圍繞“健全防返貧預警機制”這一工作目標,朱坑鄉緊密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排查工作,對全鄉原有38戶92人的邊緣易致貧戶和42戶103人的脫貧不穩定戶定期開展走訪排查,確保將家庭收入低于6000元、醫保反饋住院開支較大、新辦理殘疾證、行業部門比對等情況,及時納入核查研判范圍,全天候跟蹤監測。針對存在返貧風險的人群,及時將其納入幫扶范圍,嚴格落實各項幫扶措施,實行動態清零。
該鄉還結合產業發展、脫貧人口需求以及勞動力實際情況,按照“技能社會、人人持證”的要求,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組織脫貧群眾開展、參加培訓活動,不斷提升群眾的技能水平,努力提升就業創業數量。組織工作隊、第一書記、鄉村干部積極開展勞務對接,實行點對點勞務輸出,保證脫貧群眾穩定就業。主動設置護林員、保潔員、護路員等公益性崗位,促進脫貧群眾就近就地就業。
結合全鄉現有林果業、設施蔬菜、小雜糧已初具規模的實際情況,朱坑鄉大力實行現有產業提檔升級戰略,全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該鄉大力發展林果業、設施蔬菜、小雜糧種植,開展消費扶貧,充分利用企業幫扶、工作隊助銷等工作機制,解決脫貧群眾的后顧之憂。同時,支持脫貧群眾利用丘陵山區的特點積極發展畜牧養殖。充分發揮銀行養牛小額信貸支持作用,組織脫貧群眾開展能繁母牛養殖。如今,朱坑鄉正加速形成林果、設施蔬菜、小雜糧、畜牧養殖的特色產業,努力確保脫貧群眾收入穩定增加。
征程已至新起點,不忘初心再出發。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朱坑鄉將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更好地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