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遞 東莞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新中心 張玉乾 寧波諾丁漢大學商學院
企業成立時就需要進行稅務登記,在日常經營與管理過程中,需要進行納稅,申報預交的稅費。在企業注銷時,也需要保證稅務工作的正常進行。在企業的整個發展過程之中,稅務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我國財稅改革的背景下,稅務制度與稅務風險更需要受到關注,在這一基礎上,才能保證企業的長久發展,為其健康向前提供動力。
稅務風險指的是企業在實際經營與發展的過程中,在稅務管理工作之中,并沒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或者是國家經濟政策展開各項工作,導致企業的經濟收入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例如沒有及時進行稅收款繳納而受到處罰,或者是在經營的過程中與會計核算的方面存在風險等。
企業財稅風險分為不同的類型,例如企業沒有繳納所有稅款的稽查風險,還有企業本身為了適應會計政策而多繳納的稅費等。因為項目的不同,企業的稅費風險還會分為具體稅種風險和操作合規風險,例如企業的日常經營之中所得稅增值稅等具體稅種在核算當中出現的風險[1]。系統操作風險指的是有關工作人員在稅收登記和申報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風險。
企業與稅收機關在同一業務方面的主觀上的認識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這一差異的出現,就會導致企業在開展稅收工作時面對更大的風險。稅務風險的主觀性也體現在,不同稅務機構在面對同一制度時的理解偏差,導致企業和稅收機關很難保持一致性,企業本身的稅務風險也是在這一情況下出現的。

從企業的實際情況來講,其稅務風險在財務核算前期,就已經存在于企業的納稅過程之中。簡單來講,企業在進行收費調整與核算過程中,如果與相關政策或者是法律法規相違背,會影響企業的稅務責任,企業的財務風險具有一定的預見性。通過對其預見性進行管控,能夠避免對其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在企業實際生產與經營的過程中,會將經濟利益作為自身的主要目標。在這一情況下,客觀事實與財務風險保持相同。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已經成為企業的發展需求,降低企業本身的風險損失,提高稅收成本管理效果,就具有更加積極的意義[2]。在實際展開各項工作的過程中,有關工作人員需要進一步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利用更加有效的措施,改善企業風險管控能力。
在企業實際經營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從自身的經營水平出發,對所有稅收有關的內容進行分析,繳納足夠的稅款,或者是在繳納的過程中使用了一些違法手段,如果被國家稅務機關發現之后,不僅需要按照規定重新繳納稅收,而且還需要承擔相應的罰款,導致企業需要承擔更高的支出[3]。這一情況不僅會受到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等方面的影響,也與企業在稅收方面的關注程度并不是非常高有關,對這一工作并沒有全面的了解,很難利用相關優惠政策幫助自身獲得進步,無法保證對于地方政府出臺的各項內容與適合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全面的分析,導致企業無法及時繳納稅款,對于企業的經營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納稅都是最基本的義務,也代表著企業與個人的誠實守信。如果企業的實際經營當中出現了納稅不當行為,存在偷稅漏稅等情況,被相關機關發現后,不僅會進行懲罰,還會將其公示在國家相關平臺之上,列入失信企業名單之中,導致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會受到嚴重的損害,甚至很難在行業中繼續發展。
從當前實際情況來講,很多企業在財稅改革背景下進行稅收籌劃的過程中,基本上使用單一的方式進行所得稅的籌劃,將自身籌劃重點放在了某個階段之中,導致所得稅長和并沒有實現多元化發展,無法保證稅收籌劃的全面性。對企業建設來講,在成立之后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進行納稅籌劃,不能因為自身經營規模或者是其他因素出現變化,而沒有不進行納稅籌劃工作。正常情況下,企業的實際發展中,各種稅收籌劃工作應該一直貫穿始終,從設計階段到銷售階段,都需要進行籌劃工作。企業保證自身稅收籌劃的有效性,才能夠滿足發展需求,為自身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努力。
稅收籌劃是企業財務工作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其會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產生較大程度的影響。但是很多企業在稅收籌劃的過程中,沒有制定出完善的目標,僅僅是將其作為降低自身成本支出的工具之一,使其無法發揮出更大程度的價值。例如的企業稅收負擔降低之后,因為本身的經營水平下降,企業的實際價值也明顯降低,導稅收籌劃起到了反作用。這一情況的出現,與其沒有制定出完善的籌劃目標之間有非常緊密的關系。很多企業在這些財務管理工作并沒有從長久的角度出發,僅重視現階段的情況,導致稅收籌劃工作雖然實現了短期目標,但很難為企業的實際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特別是過度降低企業的成本,導致其經營會出現失衡的情況,甚至會對一些財務管理工作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要想保證自身不受稅務風險的影響,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對其作出準確的判斷,制定完善的標準。但是很多企業并沒有從這一角度出發,也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很少進行稅務風險識別與管控的工作。企業雖然建立了信息化系統,但是無法覆蓋到經營業務方面,也并不能為會計核算工作提供幫助。各個部門基本上是獨立完成各項工作,然后才能夠進行匯總,使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處理等工作,無法實現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企業對于稅收籌劃信息的判斷水平不足,導致稅收籌劃方面的風險相對較大,使其在制定決策時,容易遇到更多的問題。
對企業來講,各項工作的展開,都需要由人來完成,要想保證稅務風險管控工作的有效性,就需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優化管理工作的水平。在展開稅收籌劃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利用專業知識與信息技術,所以企業需要擁有復合型人才,工作經驗也需要更加豐富[4]。大多數企業在項目經營過程中,會使用比較多地成本,企業管理人員本身需要承擔各種工作,對于稅收籌劃工作的重視程度并不是非常高,使企業很難獲得更多高素質的籌劃人員,管理人員也并沒有在這一方面提高投資,現有工作人員獲取更多的稅務知識,無法參與到相關培訓工作之中,不能為企業稅務工作提供支撐,導致這一工作的實際效果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
很多企業在內部溝通的過程中,依然使用傳統方式,很少通過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工作渠道,導致各個部門基本上是獨立進行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工作。會計人員在這一情況下,很難獲取完善的信息用于稅收籌劃工作的效果,所獲得的信息相對較少。這一情況下,就會導致其無法對稅務工作,很難對信息進行全面的總結。很多企業的資金流信息整理速度相對較慢,無法匹配財務或者是物流信息。管理人員需要先進行匯總,才能夠將其提供給會計部門,而會計部門向其他部門提供的反饋也需要在管理者的認同之下,才能夠展開。內部各個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流受到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導致企業在制定決策的過程中,無法進行應急管理,自身的風險明顯提高。
企業需要從自身建設與發展的過程出發,在企業內形成多元化的稅收籌劃過程,及時有效控制自身的稅務風險。首先是企業需要在管理職能部門設立相關的稅務部專門,進行稅收政策的研究與分析。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判斷自身能夠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并對自身的稅務風險進行評估,與稅務部門進行溝通,制定出完善的體系方式,避免受到有關工作的影響,有效保證企業的稅收籌劃能力。其次,企業還需要從自身項目的角度出發,對成本合作企業還有經營水平等方面進行綜合監督管理,保證與稅務有關的信息更加完善,為企業的稅收改革工作提供更大程度的幫助。
企業在實際進行所得稅稅收籌劃的過程中,必須從多個角度出發,利用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稅收籌劃管理工作。首先是有關工作人員需要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的意識,從崗位的實際情況出發,對稅務情況進行判斷,保證各項工作的有效性。展開培訓工作時,管理人員和財務工作人員形成更強的納稅意識。對企業來講,管理人員的認識程度會對企業的管理模式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只有保證管理人員擁有比較高的水平之后,才能夠使稅收籌劃工作獲得更好的效果。其次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需要積極的了解國家各項政策,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相應的納稅目標,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關注企業與社會財稅變化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首先是風險識別,企業需要積極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線上管理平臺,對自身的納稅情況進行分析,例如借助國家所制定的減稅三期工程,優化自身的稅收風險預警體系,幫助企業對納稅政策的變化更加了解,制定出完善的稅收計劃,降低相關問題所帶來的影響。其次是風險分析,企業如果發現自身在納稅籌劃方面存在誤差,需要及時進行審查工作。管理人員需要進行整個系統的調查,找到出現錯誤的原因和可能出現的錯誤,對其展開全面的分析,為風險管理提供更大程度的幫助。最后是風險監督,在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各個部分都需要進行風險管理。無論是風險識別分析,還是應對工作都需要進行風險監督,能夠幫助企業及時發現風險,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5]。
要想進一步提高自身稅務風險管控工作的實際效果,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引進更多的人才。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講,稅務風險管控方面的人才比較有限,所以企業需要將重點放在自身擁有工作人員素質的培養方面,也可以通過招聘或者是內部選拔等方式,提高稅收管理人才的素質水平。首先是企業需要加強各種理論知識的宣傳工作,使工作人員在實際展開稅收風險管控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認識到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并使其他崗位也能夠了解有關知識,為這一工作提供更大程度的幫助。其次是企業需要提高對于會計人才的培養與吸收,獲得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借此使法律法規能夠發揮出更好的效果,保證納稅工作的實際水平。
在各個部門之間需要建立完善的溝通平臺與交流渠道,借助信息化交流平臺,為稅收工作提供幫助,保證企業能夠更加及時,有效地展開各項工作,使各個部門都參與到信息化建設之中,提高稅務管理信息化的落實效果。企業需要將各個部門與崗位都納入信息管理系統中,構建能夠全面覆蓋的信息系統,還需要為會計部門提供信息獲取、反饋的能力,使其在展開各項工作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支持。不同企業在面對信息管理系統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合理性的協調,使不同模塊之間能夠相互銜接。企業總部需要選擇安全性更高的后臺數據庫與系統,吸收信息管理人才,優化內部信息系統,并從崗位的角度出發,進行相應的補充與完善。
綜上所述,在財稅改革的背景下,企業出現稅務風險的原因非常多,相關問題的出現不僅會使企業的經營發展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無法繼續經營。要想有效地降低與控制企業本身出現的風險,就需要利用更加正確有效的方式,幫助企業進行稅收風險控制工作,要對這一工作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利用財稅改革的方式,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管理機制,在不斷優化企業能力的基礎上,保證其健康發展。企業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對于風險的應對能力,才能夠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為自身提供更大程度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