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宸 張大偉 韋詩芹 史海貝
(廣西科技大學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0)
隨著競技羽毛球運動技戰(zhàn)術水平的不斷創(chuàng)新、計算機性能的不斷提高,對羽毛球運動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家認為從運動力學和羽毛球運動技術特點來看,擊球過程中擊球手臂相對于運動員整個運動過程具有保持身體平衡,提高身體移動速度,協(xié)助發(fā)力等作用。通過研究擊球手臂在羽毛球運動擊球過程中的作用和運動軌跡,一方面可對羽毛球愛好者提供科學有效的鍛煉方法,另一方面通過計算機處理技術可以研制出相應的訓練機器,我們通過基于PLC 開發(fā)發(fā)球裝置俯仰角、方向控制器,研究控制信號傳輸、訓練數據上傳網絡、機械裝置組裝,組裝相關裝置部件,開發(fā)出相應的智能發(fā)球機樣機。

圖1 智能羽毛球發(fā)球器3D 建模圖
通過攝像頭搭建視覺檢測系統(tǒng),通過圖像分割、特征提取、模式識別,結合攝像機坐標系內參標定,得出球員位置確定算法。
根據每次訓練上傳的歷史數據,將球員手部訓練動作進行分解,按挑球、扣殺等動作進行分類統(tǒng)計,通過模式識別確定球員力量、速度、耐力等訓練階段,結合訓練模型提出目標發(fā)球位置確定算法。
基于PLC 開發(fā)發(fā)球裝置俯仰角、方向控制器,研究控制信號傳輸、訓練數據上傳網絡、機械裝置組裝,組裝相關裝置部件,開發(fā)出相應的智能發(fā)球機樣機。
根據設計要求,系統(tǒng)執(zhí)行機構分為兩個部分:俯仰角控制執(zhí)行機構和轉盤控制執(zhí)行機構,俯仰角控制系統(tǒng)我們采用三角結構,通過底端的推桿控制推動俯仰板的上下移動,底端轉盤控制機構采用步進電機控制系統(tǒng),系統(tǒng)執(zhí)行機構設計實物圖如圖2 所示。

圖2 系統(tǒng)執(zhí)行機構
本系統(tǒng)選用西門子LOGO!做主控制器,控制推桿驅動器和步進電機,還有整個裝置的LED、裝置門的推桿、工業(yè)相機拍照的觸發(fā)控制。電動推桿型號為JU-TGF-10(功率80W,24V 工作電壓,行程350-400mm,推力2500N)、一個步進電機型號57HS09。旋轉盤電機用來控制旋轉盤的旋轉,要求轉速慢,控制簡單,收到停止信號后能立即停止,停止時不出現因慣性產生的轉動,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差。系統(tǒng)選用的定速電機,不僅符合轉速要求,轉矩也滿足設計要求,而且控制方便,停止時不會產生慣性轉動。
3.1.1 目標特征提取,我們采用幀差法提取目標特征,幀間差分法是一種通過對視頻圖像序列的連續(xù)兩幀圖像做差分運算獲取運動目標輪廓的方法。當監(jiān)控場景中出現異常目標運動時,相鄰兩幀圖像之間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差別,兩幀相減,求得圖像對應位置像素值差的絕對值,判斷其是否大于某一閾值,進而分析視頻或圖像序列的物體運動特性。
3.1.2 訓練數集的建立,因為BP 神經網絡有很強的非線性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適應能力,可對數據進行記憶訓練,以測得的坐標以及讀取的像素點進行訓練。以讀取的像素坐標(u,v)為輸入值,可輸出相應的位置(x,y),其輸出值與期望值相近。將此對于輸出的數據輸入PC 端,作為控制執(zhí)行機構的控制信號。

圖3 圖像處理流程圖
在本設計中首先將圖像進行二值化與取反,二值化閾值可以手動輸入或者自動取閾值;接著采用中值濾波對二值化圖像進行濾波處理。根據處理得出的二值圖,提取出目標特征的區(qū)域圖,求目標區(qū)域像素點數。然后進行差值處理,將視頻圖像轉化為圖像序列中的圖像分別轉化為二值化,每幀圖像的二值圖都與前一幀求差值,得出不同動作時期的差值圖。然后將收集到的目標特征區(qū)域圖進行標定,得到相應的像素點坐標后轉化為數字信號輸入到PC 端中。
圖像處理有很多方法,這里因為我們是采用幀測運動的方式,可以選用幀差法算法,從其中提取到特征值,我們所選取的特征值是兩幅運動圖片之間的輪廓運動體態(tài)特征值,對特征值進行判斷處理,將編寫好的代碼在PC 端中調整運行,對我們已經選取好的特征值進行判斷處理,通過串口通信,將值再傳送到PLC 中進行運行,PLC 作為從機控制器,PC 作為主位機運行,這樣就可以將攝像頭中觀測到的特征值傳送到PLC 中運行。
采用OPC 可以將MATLAB 與WINCC 進行數據傳遞,在MATLAB 上進行OPC 的設置,生成一個OPC 服務器。其主要步驟:在MATLAB 命令動作框上輸入OPCtool,跳出OPC 設置界面,右鍵點擊OPC Network 選擇Add Host 確定后出現OPCServer.WinCC.1,右鍵點擊后選擇Create Client,右擊“l(fā)ocalhost/OPCSever.WinCC”選擇Add Group,添加group1,可以更改其命名,改為Group,再右擊選擇Add Item,將WINCC 變量添加進Item 中就可以完成OPC 的設置,需要注意的是添加Item 前要將WINCC 激活。
除了可以在OPC 的設置界面進行設置外,還可以利用程序自動進行OPC 服務器的建立與連接,創(chuàng)建流程如圖4 所示。

圖4 OPC 創(chuàng)建流程圖
采用工控機為上位機系統(tǒng)的核心單元,以WINCC 的組態(tài)控制軟件為平臺基礎,通過標準協(xié)議接口實現與PLC 的連接,在工作中滿足遠程監(jiān)控和控制功能,需要在WINCC 上設置變量管理,將PLC 的變量傳輸到WINCC 上,達到在線監(jiān)控。WINCC 組態(tài)監(jiān)控設計的步驟:新建項目后打開變量管理,添加所需的驅動SIMATIC S7 Protocol suite,找到下面的MPI 右鍵點擊新建連接,建立一個連接名,在右邊的添加進變量。需要注意的是PLC 的變量按鈕的變量地址選擇位存儲器M。其他的輸入輸出變量與編程軟件step7 的符號表一致。
WINCC 變量記錄設置步驟:點擊WINCC 上的變量記錄,打開變量記錄界面,選擇下方的歸檔的過程值歸檔,在左側新建添加一個歸檔名稱,再點機新建的歸檔名,在左側的過程變量選擇中加入變量管理的變量。至此,WINCC 組態(tài)變量設置完成。
打開WINCC 的全局腳本選擇VBS-Editor, 新建動作項目,在右邊寫入VBS 腳本程序,程序如下:

右鍵點擊項目名選擇信息/觸發(fā)器,定時器觸點與變量觸發(fā),定時器也分為周期性與非周期性;選擇定時器周期性觸發(fā),設置觸發(fā)延時后,保存退出即完成VBS 腳本的程序編寫與設置。當WINCC 處于激活狀態(tài)時,就會啟動VBS 腳本工作,間隔時間到VBS 調用exe 文件。
智能羽毛球發(fā)球器是一種利用機器視覺算法作為核心的一款智能設備,創(chuàng)新性的采用了圖像處理,采用PC 端處理,PLC控制的方式,具有實用性高、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的優(yōu)良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