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云達來
(內蒙古赤峰市醫院 內蒙古 赤峰 024000)
腦梗死屬于臨床常見急危重癥疾病,是指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脂肪等各類型栓子經血液流入腦動脈,并出現血管阻塞,促使對應區域發生缺血性壞死,逐漸引發局灶神經功能缺損。由于該病癥出現進行性加重或并發癥概率極高,繼而對患者神經功能造成嚴重損傷,甚至累及到其他器官及組織,如何控制腦梗死進展,預防并發癥發生是臨床研究的重點課題[1]。臨床強調嚴格管控腦梗死治療,實施安全有效及時治療方案是有必要的[2]。丹參酮ⅡA 磺酸鈉具有抗血小板活性、清除氧自由基等多種藥理療效,對于腦梗死患者治療有著確切療效。基于此,本研究將對丹參酮ⅡA 磺酸鈉應用于腦梗死中臨床效果進行分析,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我院就診的90 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 例。觀察組性別比(男/女)21/24,年齡52 ~78 歲,平均年齡(64.35±4.27)歲;發病部位:基底節區24 例,腦葉15 例,小腦6 例。對照組性別比(男/女)22/23,年齡53 ~79 歲,平均年齡(64.41±4.08)歲;發病部位:基底節區23 例,腦葉17 例,小腦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3]中腦梗死診斷標準:患者表現出偏癱、無法言語、偏盲、感覺障礙等局灶性神經功能損傷癥狀,可能伴隨著頭暈、嘔吐等顱內高壓癥狀,經頭顱CT 掃描證實存在低密度病灶及核磁DWI 高信號疾病征象。
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腦梗死臨床癥狀及影像學診斷標準;(2)預估生存期≥6 個月;(3)起病時間不超過72 h;(4)患者陪同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經顱腦CT 平掃證實存在顱內出血跡象;(2)合并凝血系統、肝腎功能、頭顱腫瘤等相關疾病者;(3)對丹參酮ⅡA磺酸鈉等研究用藥存在禁忌證者。
兩組均給予標準腦梗死治療方案,包括吸氧、降壓、控制腦水腫、感染等。觀察組聯合丹參酮ⅡA 磺酸鈉(生產廠家: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規格:2 mL:10 mg;國藥準字:H31022558),采用靜脈滴注,將80 mg 丹參酮ⅡA 磺酸鈉與250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進行混合稀釋,1 次/d,連續治療2 周。
(1)對比兩組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善指數進行評估,NIHSS量表涵蓋意識水平、上下肢運動等多個維度,總計分數42分,分數與神經功能損傷程度呈正比(分高則損傷越嚴重)。NIHSS 改善指數=(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基本痊愈:NIHSS 改善指數≥90%;顯著進步:NIHSS 改善指數46%~90%;進步:NIHSS 評分改善指數18%~45%;無效:無變化或惡化(NIHSS 改善指數≤18%)。臨床有效率為(痊愈+顯著進步+進步)患者/總例數×100%。
(2)對比兩組腦梗死患者安全性指標:統計兩組治療過程中出現用藥相關不良反應情況,包括發熱、皮疹、瘙癢、胸悶等。
(3)對比兩組腦梗死患者炎癥指標:采用對應試劑盒(北京普恩光德生物開發科技有限公司)檢測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指標包括hs-CRP(免疫透射比濁法)、TNF-α(酶聯免疫法)、IL-6(化學發光法)。
數據采用SPSS 23.0 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臨床有效率(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n(%)]
觀察組用藥相關不良反應總發生率(8.89%)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6.6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腦梗死患者安全性指標對比[n(%)]
兩組治療后三項指標均有好轉,且觀察組治療后炎癥指標(hs-CRP、TNF-α、IL-6)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腦梗死患者炎癥指標對比(x- ± s)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日益加劇及環境的改變,腦梗死發病率逐年上升。若不及時干預治療,腦組織在缺氧狀態下,會出現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出現缺血性損傷,因此迅速有效恢復腦部缺血區再灌注對于提高患者預后質量有著重要意義[4]。臨床主要采用藥物方案控制疾病進展,包括一般治療及對癥治療,綜合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促使患者快速轉歸。但是基于精準醫學背景下,用藥方案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本研究顯示,聯合丹參酮ⅡA 磺酸鈉應用于腦梗死治療中臨床效果顯著。
丹參酮ⅡA 磺酸鈉作用機制是可以有效改善血液流變學,促進缺血區血液流速加快,繼而改善腦循環功能;降低缺血區損傷后出現鈣離子聚集,繼而保護腦細胞,減少損傷;通過消除脂質氧自由基,有效阻斷DNA 加成物生長,降低細胞毒性[5]。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丹參酮ⅡA 磺酸鈉中含有丹參酮ⅡA 有效成分,可以有效改善側支循環及冠狀動脈血流,擴張腦血管,解除機體微血管痙攣;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激活,進而有效改善局部腦組織缺氧缺血及微血管強烈收縮狀態,緩解其誘發的代謝障礙癥狀,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且該物質經磺化后水溶性較強,可以提高生物利用率,易被人體吸收。
本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在于丹參具有改善微循環、清除氧自由基、鎮痛、降壓、雙向調節免疫功能等藥理作用,通過抑制血小板活化,緩解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改善及恢復缺血區腦組織正常血流量,繼而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損傷面積縮小;丹參酮ⅡA 為丹參主要活性成分,同樣具有丹參酮ⅡA 具有較高生物利用率,可以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觀察組用藥相關不良反應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丹參酮ⅡA 磺酸鈉安全性較高,用藥相關不良反應發生概率較低。丹參酮ⅡA 磺酸鈉具有較高生物利用率,顯效較快,對患者產生不利影響較小。觀察組治療后炎癥指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炎癥反應參與了腦梗死發生及進展過程,持續炎癥反應將會對腦部組織造成進一步損傷。而聯合丹參酮ⅡA 磺酸鈉治療可以通過清除氧自由基,改善代謝障礙等藥理作用,減少炎性細胞浸潤,進而抑制炎癥反應,改善炎癥指標。
綜上所述,丹參酮ⅡA 磺酸鈉應用于腦梗死中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炎癥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