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瓊,韋秋菊,蒙元勁,陳洪生,許紅梅
(柳州市柳江區人民醫院兒科 廣西 柳州 545100)
嬰幼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兒科常見的呼吸系統急危重癥,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及致殘、病死率[1],其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呼吸困難、面色青紫、低氧血癥、呼吸衰竭等等,嚴重的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2]。經鼻加溫加濕高流量吸氧(HHHFNC)是一種新型的無創輔助通氣方式,其特點是可精確控制吸氧濃度,可加溫加濕吸入氣體而使氣道內保持較好的溫度濕度水平,還能提供一定的呼氣末氣道內正壓,其在小兒呼吸窘迫、原發性呼吸暫停等病癥有較好的療效[3-4],患兒耐受性高,使患兒的護理及喂養更容易,操作更方便。通過對本院部分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兒實施早期加溫加濕高流量吸氧治療,取得初步成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嬰幼兒重癥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兒平均分為參照組、分析組,每組30 例。參照組與分析組患兒年齡29 d ~36 個月,參照組男16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1.69±0.44)歲;分析組男15 例,女15 例,平均(1.75±0.5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符合重癥肺炎并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5],全部病例具有社區獲得性肺炎的一般臨床表現,同時合并有一個或多個臟器的損傷或衰竭,有明顯的缺氧和嚴重的感染癥狀[6]。患兒病例資料完整,患兒家屬對于此次研究表示知情并同意本次治療方案。排除標準:合并有心、腎衰竭或惡性腫瘤等重大疾患者兒,排除呼吸系統以外的其他系統導致的呼吸困難和缺氧征等,同時將不配合治療或拒絕隨訪的患兒排除在研究外。
兩組患兒同時給予抗感染、通暢氣道及對癥支持等治療,均行痰培養或血培養+藥物敏感試驗,藥敏結果未出之前按經驗用抗生素治療,后續則以藥敏結果調整用藥;采用多參數心電監護儀持續監測患兒的各項身體指標。在此基礎上,參照組使用常規鼻導管高流量吸氧治療。分析組采用早期經鼻加溫加濕高流量吸氧方式(廣東鴿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AD3000-SP 空氧混合器以及PN-2000F/FA 醫用電熱濕化器和配套加熱管路)進行治療,根據患兒動態經皮氧飽和度及動脈血氣分析調節所需參數:氧濃度21%~100%,流量設置為2 ~8 L/min,吸入氣體溫度保持37℃。對兩組治療期間進行生命體征監測,并在治療前及治療24 h 后進行血氣分析及治療效果評估。
(1)對比參照組和分析組呼吸頻率、心率及PaO2變化。(2)對比參照組和分析組患兒的復發率。(3)對參照組和分析組患兒治愈好轉率進行比較。治愈為患兒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呼吸頻率、心率及PaO2等臨床指標趨于正常,好轉為患兒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呼吸頻率、心率及PaO2等臨床指標沒有到達正常指標,但已明顯好轉。無效為患兒臨床癥狀沒有變化,或加重。治愈好轉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組患兒的呼吸頻率、心率及PaO2分別為(54.21±8.5) 次/min、(154.67±16.45) 次/min、(64.79±1.41)mmHg,分析組患兒的呼吸頻率、心率及PaO2分別為(59.63±9.7)次/min 和(140.21±14.09)次/min、(106.59±2.12)mmHg,除呼吸頻率外,其他數據分析組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呼吸頻率、心率及PaO2 變化比較(x- ± s)
參照組復發率高于分析組復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復發率比較
參照組中無效為7 例,治愈好轉率為76.67%;分析組中無效為1 例,治愈好轉率為96.67%;分析組治愈好轉率高于參照組治愈好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治愈好轉率對比[n(%)]
肺炎是兒科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尤其是在嬰幼兒時期。由于其自身的解剖及生理因素,肺炎易轉為重癥,嬰幼兒重癥肺炎是導致5 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目前嬰幼兒肺炎延伸的一種危重癥疾病,由于嬰幼兒肺臟的自身特點,一旦發生肺部感染極易出現嚴重的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導致嚴重機體缺氧、呼吸衰竭,如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會對患兒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7]。早期采取有效方法糾正缺氧狀態是治療嬰幼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關鍵,既往對于此類患兒多采用有創式機械通氣,雖挽救了生命,但常出現的氣管插管及呼吸機相關肺炎等并發癥。近年來,對于嬰幼兒重癥肺炎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療,國內外兒科臨床較多地運用無創機械通氣的治療方式。HHHFNC[8-9]是一種無需密封回路,操作簡單的非侵入性無創通氣技術,能夠有效糾正患兒體內的缺氧狀態,改善氧合,促進人體血氣分析指標的改善,縮短患兒康復時間,同時在提供一種溫度適宜的氧療環境下,患兒吸入的氧能夠更加符合生理需要,臨床效果顯著。本研究采用常規鼻導管高流量吸氧治療方法與HHHFNC 方法對嬰幼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兒進行對比治療,結果顯示參照組患兒的呼吸頻率、心率及PaO2分別為(54.21±8.5)次/min、(154.67±16.45)次/min、(64.79±1.41)mmHg,分析組患兒的呼吸頻率、 心 率 及PaO2分 別 為(59.63±9.7) 次/min 和(140.21±14.09)次/min、(106.59±2.12)mmHg,除呼吸頻率外,其他數據分析組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復發率及治愈好轉率方面均存在明顯優勢。
綜述所述,在治療嬰幼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應用HHHFNC 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治療有效率,此方法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