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林
校園足球不但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開展素質教育很好的載體和途徑。因此,要轉變人們的觀念,鼓勵學生們走出教室,在校園親近足球、玩轉足球、獻身足球。唯此,足球運動才能夠發展,才能夠進步,才有未來。
一、開展“校園足球”的時代背景
隨著社會發展,體育事業蒸蒸日上,唯獨足球的現狀不怎么理想,我國足球已經成為體育界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當下我國青少年足球人員極少、后備人才匱乏,要想提高足球運動水平,青少年年輕而富有朝氣的隊伍無疑是最關鍵的力量,我們必須從中培養優秀的足球后備人才,以此來提高整個國家的足球運動水平。
二、何謂“校園足球”
“校園足球”是指以小學為起跑線,將足球(包括足球文化、足球技能、足球訓練等)引入教學,以培養青少年的足球興趣為重點,讓學生在快樂足球中強身健體,鍛煉意志品質,在發揮個人天賦的同時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頑強拼搏的精神。“校園足球”對現代學生意義非凡,與我國未來的足球事業息息相關。
三、開展“校園足球”的必要性
首先,它是我國體育發展中非常值得重視的一項活動。其次,開展“校園足球”為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中,運動技術教學是體育課程的中心,過分強調課堂結構使之不能和素質教育所要求的教學目標相適應,無形中也影響了教師的創造性,使課程形式變得單調,限制了學生求知、求學的主動性,而開展校園足球卻在體教結合方面走出了一個創新之路。最后,歸根結底在于促進廣大青少年的全面發展。長期開展足球項目的活動和競賽,以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競賽為杠桿,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形成運動意識和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全面提高了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也促進德、智、體、美、勞和諧發展。
四、對開展“校園足球”認識看法
在我們看到開展“校園足球”積極的方面時,更要看到開展“校園足球”的工作還存在問題和不足,如運營機制不完善、培養體系不健全等。之所以有這樣的不足,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 缺乏足夠的關注和必要的扶持政策
缺乏關注就缺乏重視,這嚴重阻礙了青少年足球的普及力度,足球人才的金字塔嚴重萎縮。沒有足夠的經費、便利的場地、齊全的設施,校園足球的發展便會停滯不前變成空談。
2. 體育師資的數量和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我國曾對青少年足球教練員的現狀進行過調查和分析,從119名青少年足球教練員(來自全國各足球俱樂部的二、三線教練員)對足球的理解認識上,在學歷、崗位級別、外語水平及專業訓練的研究上。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青少年足球教練員的理論、實踐水平亟待提高。
3. 家長觀念較保守
家長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體育活動的重要性。要么擔心受傷,要么擔心耽誤學業,除此之外,應試教育、重文輕武思想、獨生子女現狀等也都不同程度上制約了“校園足球”的發展。一是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加強組織建設。在過去一段時間開展的“校園足球”工作實踐表明,政府的重視程度是開展“校園足球”的關鍵,我們應結合青少年足球運動發展的現狀,一并運用政策杠桿和經濟杠桿,加強宣傳力度和宏觀調控力度。所以,我們需要各級政府、教育部門、學校乃至社會給予更多的支持。二是廣納足球專業人才,加強培訓,全面提升教練水平。之前我參加過一些針對校園足球的教師培訓,這項活動的開辦對“校園足球”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同時也提醒我們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足球教練進行理論課或者實踐課的培訓的同時,也是在為培養優秀的足球人才奠定了厚實的基礎。三是借鑒國外體育教學的方法。美國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以“終身體育”和“健康體育”的思想來指導教學,注重學生身心得到愉悅的滿足,讓學生按照適應性原則去自主地學習、進行體育鍛煉。德國等西歐發達國家體育教育中有著健全的體系特征,對于體育教學條件以及場地設施的建設強調實用性,一切從有利于青少年健身出發。同時,配置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外聘教師多于全職,充分體現在崗教師的競爭性。如果我們將國外的教學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運用到我們的“校園足球”上,會不會產生更好的效果?四是改變家長的陳舊觀念。要得到家長的支持,我們應該在思想上與家長溝通好,讓他們知道體育活動的必要性和學生身體發展的重要性,逐漸改變家長對足球運動的偏見。
總之,校園足球不但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開展素質教育很好的載體和途徑。因此,要轉變人們的觀念,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親近足球、玩轉足球、獻身足球。唯此,足球運動才能夠發展,才能夠進步,才有未來。
參考文獻:
[1]吳義華.中國足球,路在何方[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3(17):1.
[2] 陳學東.論校園足球文化的構建[J].搏擊(體育論壇),2010(4).
[3] 胡軍.武漢市中小學開展足球運動現狀及對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2008.
[4] 朱琪林.我國足球運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