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致航
【摘要】批評是高中教育教學中的一種輔助手段,運用正面施教的教育理念,多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可以收獲出人意料的效果。鑒于此,本文立足于高中批評教育藝術,為實現正面施教提出幾點行之有效的個人建議,以期更好地服務于高中教育教學工作。
【關鍵詞】高中階段;批評教育;正面施教
高中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教育教學中,教師難免會用到評判的教育手段,為處理相關問題提供輔助參考。結合高中生的具體情況,巧妙且恰當地運用正面評判教育方式,使得正面施教可以更好地發揮批評教育藝術的價值,有助于促使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實際意義顯著。
一、深入了解批評教育的原則
批評教育應該遵循如下幾點基本原則:一是客觀性原則。批評是一門藝術,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批評是最基本的原則。結合高中生的實際情況,教師需要深入了解事實,經調查分析后以事實為依據,對學生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引導學生主動承認錯誤,保證批評教育發揮最佳效用。二是公正性原則。教師切勿以偏概全,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客觀公正、尊重人格,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對事不對人。在對班干部、普通學生進行批評時,制定適用于全體學生的評價標準,不戴有色眼鏡看人,保證公正到位,以便獲得所有學生的認可。三是啟發性原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應與學生保持同一站位,委婉含蓄、以理服人,不能以權威壓迫學生。四是針對性原則。不同學生心理的個別差異較為顯著,教師應考慮高中生的個性心理與實際品德等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批評,對癥下藥,以便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高中生已具備了較完善的自我意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要尊重學生、肯定學生,明確正向施教的評判教育原則,以便循序漸進地開展批評教育,使得評判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在正面施教的前提下,對學生的良好品德行為給予積極肯定的評價,盡量運用表揚、獎勵的的方法,鼓勵學生正視自己的錯誤,心服口服,及時糾正自身的缺點,便于更好地達到德育的目的。此外,在實際工作中,針對學生的不良品性,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判時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講究正面施教的藝術,讓學生易于接受評判,使其主動糾錯。
二、明確正向施教的必要條件
批評是師生間進行思想情感交流與方式方法指導的重要途徑。在高中教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實施正向施教的批評教育應建立在人格對等的基礎上,脫離身份不對等的道德說教、先入為主的訓斥與責備。正確理解“批評”一詞的含義,便于收獲更佳的教育效果。為了有效發揮批評教育的輔助作用,教師需要明確正向施教的必要條件,具體應做到如下幾點。
一是明確自身的定位。教師作為批評者,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師生之間是相互平等的,并非是一方對另一方享有強迫、壓制的權利。教師要明白評判的對象不是學生個體,而是學生的不當行為,在正面施教中引導學生及時改正錯誤則是使用批評教育這種輔助手段的初衷,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積極影響。
二是理清批評的目的。正面施教的批評教育藝術講究目的性,教師在批評學生之前要明白批評的最終目的,理清通過批評達到的德育目標。教師在批評過程中應該思考學生的錯誤是偶發的,借助正面施教的評判教育手段來糾正學生的不當行為,明確批評中所需解決的問題,才能真正實現德育的最佳效果。
三是避免陷入“為了批評而批評”的誤區。教師需要明白批評僅是輔助教育的一種手段,對學生進行批評時要保持平靜的心態與謹慎的態度,在批評教育中營造正面施教的氛圍,準確判斷批評的必要性與預期效果。
四是重視自我批評。當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批評、自我反思、自我審視后,教師要認識到自我批評的重要性,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調整,為學生做好榜樣,便于有效規避在批評中出現大聲訓斥、道德說教、情感綁架等問題。
三、合理運用批評教育的方法
在高中教育教學中,教師合理運用批評教育藝術,滲透正面施教的理念,幫助學生克服缺點、改正錯誤,以便收獲更佳的教育效果。結合高中教育的實際情況,運用有效、得當的正面施教批評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批評教育藝術的價值,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具有積極作用。具體而言,正面施教的批評教育的主要方法如下。
一是運用溫婉式批評教育方法。態度委婉地進行批評教育,意味著教師要用溫和的語氣,冷靜處理學生的不當行為問題,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切記不能沖動,嚴禁使用刻薄尖酸的話語來傷害學生,避免產生更糟糕的反效果。
二是運用提醒式批評教育方法。該方法適用于性格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嘗試通過暗示、啟發的批評教育手段,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營造輕松愉悅的交談氛圍,引導學生主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若對此類學生運用正面批評教育方法,則較易使其處于過度緊張的狀態,不僅不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當言行,還會造成不必要的自我矛盾沖突。
三是運用交換式批評教育方法。為充分發揮批評教育藝術的實際作用,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要做到將心比心、心理換位,從高中生的年齡、性格特征、知識水平、成長環境等多個方面出發,理解學生做出相關行為的想法,設身處地為學生考慮,贏得學生的肯定,相較傳統批評教育方法更能收獲意想不到的奇效。此外,主動引導學生體諒教師的良苦用心,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幫助學生養成積極配合教師工作的意識,使得教育教學工作更加高效。
四是運用觸動式批評教育方法。在高中教育教學中,面對教師多次批評依然無動于衷的學生不乏少數,對教師開展相關工作會造成一定影響。為了有效解決此類學生的教育問題,教師可運用觸動式批評的方法,嚴厲批評與引導勸說相結合,邊分析學生的錯誤邊引導學生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若此類學生經過批評教育后仍不悔改,教師則要加大批評力度,嘗試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對學生進行共同教育,提高批評效果。
五是運用商討式批評教育方法。該方法適用于性格暴躁、不易接受勸說的學生,與此類學生進行交流與協商,心平氣和地解決相關問題,便于有效避免直接批評帶來的師生沖突。在對此類學生進行批評時,教師要注意運用較為緩和的語氣,給予最大的耐心去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循序善誘地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使其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師的建議。
六是運用積極性評價與消極性評價的教育方法。與其他教育方法有所不同,積極性評價側重于表揚與獎勵,消極性評價側重于批評與處罰,應結合高中生的具體情況合理運用相應的方法。在高中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重視運用批評手段的同時要適時對學生予以肯定的評價,以表揚與獎勵的形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帶來學生快樂的內心體驗,對減輕學生的逆反心理也大有裨益。通過采取消極性評價的教育方法,在批評、處罰工作中也要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懷與關愛之情,使得學生易于接受教師提出的建議,從而及時糾正錯誤。依據積極性評價與消極性評價教育方法的內涵及特點,在評價學生的品德行為時要多用肯定性評價,發揮正面施教的優勢,少用、慎用否定性評價;無論是表揚、獎勵還是批評、處罰,教師均要重視運用的頻率不宜過于頻繁,同時講究正面施教評判教育的藝術,使得輔助教育的作用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在高中教育教學中,批評作為必不可少的一種輔助手段,充分發揮正面施教的批評教育藝術的重要作用,給予學生正面肯定,引導學生主動認識錯誤,學會自我批評、改正缺點、完善自我,達到正面施教、滲透熏陶的教育目的,收獲更加突出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朱英勇.賞識教育中的批評藝術[J].江西教育,2021(9):13-14.
[2]金浩頂.淺談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批評藝術[J].甘肅教育,2020(17):45.
[3]馬奔,楊麗麗.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如何合理進行批評性談話[J].基礎教育論壇,2020(1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