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若愚
當今時代,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正處在實現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國發展既面臨難得歷史機遇,也遇到重大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共產黨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堅決扛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政治職責,努力向黨和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
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必須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創新理論。做好黨的工作,離不開正確的理論指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防范化解風險挑戰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和全局高度,科學回答了防范化解風險挑戰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戰勝風險挑戰、維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提高黨員領導干部防范化解風險挑戰能力,首要的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掌握貫穿其中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掌握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增強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真本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牢牢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方向、大原則、大戰略,積極投身進行偉大斗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偉大實踐,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毫不動搖地把黨的絕對領導貫穿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高科學思維能力的重要論述精神,著力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善于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律,不斷積累經驗、增長才干,提高綜合決策能力和駕馭全局能力,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必須強化風險意識。古人云,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沒有意識到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一百年來,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始終把“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弊鳛殚L期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關鍵時期,必然會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重大風險挑戰。領導干部強化風險意識,必須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充分認識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防范化解風險挑戰的政治自覺,切實做好應對任何風險挑戰的思想準備,努力把自己職責范圍內的風險防控好,將風險化解于無形。切實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常觀大勢、常思大局,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勢和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在風險挑戰來臨之前就能預見到風險挑戰,并掌握其發展演變的進程,努力做到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防患于未然。著力提高底線思維能力,凡事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既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又嚴密防范“灰犀牛”事件,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當驚濤駭浪突然到來時做到迎難而上、沉著應對,努力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必須提高風險識別能力。準確判斷形勢,保持清醒頭腦和戰略定力,是領導干部成熟可靠的重要標志之一。準確識別風險是控制化解重大風險的前提。做好風險識別工作,就是要在風險發生之前和初起階段,運用科學方法系統地、連續地了解掌握所面臨的現實風險和潛在風險,分析風險發生的內在原因和外部條件,從錯綜復雜的環境中找出面臨的主要風險和風險的主要方面,密切注意原有風險的變化并隨時發現新的風險,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提高領導干部風險識別能力,關鍵在于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防范化解風險挑戰的理論思維、科學方法、戰略舉措,全面提升對重大風險的感知力、洞察力、預判力,透過現象把握本質,抓住要害、找準原因、果斷決策,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主動之戰。相信和依靠群眾,經常深入到人民群眾中間,和人民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誠懇地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善于在街談巷議中感知和發現風險,善于從網絡與微信朋友圈中了解和識別風險。相信和依靠專業技術人員,用關心愛護的真情換來肝膽相照的真心,多交一些能說真話、敢于直言的諍友,從專家學者的鮮活思想中汲取智慧,從專家學者的實踐創造中提煉經驗,不斷完善風險識別思路和風險防控方法??茖W把握本地區本部門工作實際,深入分析研判風險的性質、范圍、烈度、擴散速度等,及時向上級報告真實情況,及時向所管轄地域或領域發出風險預警,并視風險擴散速度適時適當向相鄰的地區或領域通報情況。
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必須提高風險控制能力。關口前移、溯源施治,把風險控制重心放到源頭治理上,在風險初起時就將其控制住,是應急管理和風險控制的基本方法。能不能把風險控制在自己掌管的范圍之內并盡快化解風險,是檢驗領導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的重要尺度。在重大風險來臨時,放任風險發展并向外擴散,必然會被嚴肅問責。領導干部要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就必須眼中有風險,胸中有憂患,時刻繃緊風險控制這根弦,切實增強“風起于青萍之末”的深刻洞察力,以系統思維和科學精神審視已有的風險控制機制,圍繞空白領域和薄弱環節健全完善風險控制機制,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的風險控制體系,形成完整責任鏈,牢牢把握風險控制工作主動權。要系統總結這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教訓,領會把握防控重大風險是一場人民戰爭的重要思想,在風險初期就及時將機關干部和防控力量下沉到基層一線,深入細致做好群眾工作,把群眾發動起來,把群眾組織起來,落實好聯防聯控各項措施,構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要堅持靠前指揮,把握問題導向,瞄著問題去,迎著問題上,提高動態監測和實時預警能力,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及時校準精準控制的準星,把握好力度和節奏,針對不同的風險實施不同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竭力通過精準施策將風險遏制于萌芽狀態。
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必須提高風險化解能力。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復雜多樣,化解重大風險是最困難、最核心的一環,必須“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布之、連上下而通之、衡內外而施之”。提高風險化解能力,必須牢固樹立全局觀,善于審時度勢,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區分輕重緩急,做到統籌兼顧,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以這次化解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為例,在疫情對外擴散之初,斷然采取武漢封城措施,阻斷疫情擴散;通過建立應急醫院和方艙醫院,解決應收盡收這個主要矛盾,將病人和健康人分隔開來,阻斷疫情傳播;方艙醫院休艙后,進一步集中優勢醫療力量和醫用資源,優化診療方案,千方百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國內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后,嚴格落實外防輸入措施,確保人民生命安全。與一些國家化解疫情風險的做法和成效相比,我國化解重大疫情風險的能力得到了世界人民的稱贊,是世人羨慕的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我們要系統總結經驗、深刻吸取教訓,針對疫情防控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體制機制,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預案,確保不再出現沒有預見到的重大風險或在出現重大風險時能夠扛得住、過得去,以重大風險的化解帶動各類風險的解決,確保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認真落實安全責任制,健全重大風險防控體系,完善防控協同工作機制,把防控責任真正落到實處,切實擔當起化解重大風險的政治責任。
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必須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一個聰明的民族,從災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得多。每次重大風險后,若是“哀之而不鑒之”,重大風險必將卷土重來,人們就會再次經受磨難。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核心在防。因此,我們必須痛定思痛,認真查找風險防控能力上的不足,抓緊補短板、強弱項。健全風險研判機制,研判有沒有風險;健全風險評估機制,評估風險到底有多大;健全風險防控協同機制,協同作戰以戰勝風險挑戰;健全風險防控責任機制,確保風險防控責任落實到位。提前做好防控和化解的準備工作,在風險發生之前就把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對于不可控的風險要盡量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把握風險轉化規律,掌握風險類型和化解風險的具體方法,力求趨利避害,掌握風險防控和化解的主動權。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增強科學分析研判的能力,善于透過復雜現象把握本質,及早發現潛在的風險,在事情沒有發生以前就早做準備,在風險沒有產生以前就有效處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不讓小風險演化為大風險,不讓個別風險演化為綜合風險,不讓局部風險演化為區域性或系統性風險。
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必須弘揚斗爭精神。防范化解風險挑戰是一場偉大斗爭,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一定還會有許多攔路虎和絆腳石,一定還會有各種“臘子口”“婁山關”,戰勝一切重大風險挑戰,一刻也離不開充沛頑強的斗爭精神。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充分認識重大風險挑戰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著力增強斗爭意識、斗爭魄力、斗爭本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發揚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不斷增強應對處置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當嚴峻形勢和斗爭任務擺在面前時,當各種重大風險挑戰來臨時,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頭腦特別清醒、精神特別振奮、骨頭特別堅硬、立場特別堅定,敢于迎難出擊,敢于沖鋒在前,奮力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奮力奪取偉大斗爭的全面勝利。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