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軍
斯人已去,精神長存?!半s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離世了,但他留下來的擇一業、畢一生,孜孜以求、無私奉獻,矢志報效祖國、傾情造福人民的崇高精神,無疑成為激勵后人成長進步的寶貴財富。尤其袁老生前“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的真情告白,給今天黨員干部如何履職盡責、干事創業、為民服務以深刻啟迪、深遠啟示。即黨員干部不妨也學做一粒種子,甘做一粒好種子,才能最終不負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不辱人民公仆、人民勤務員的政治美譽。
做一?!跋蛏仙L”,把服務人民、造福群眾作為最大政績的好種子。“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種子者,向上生長是其固有基因,也是種子長成參天大樹、供人乘涼之一生最大的追求和志向。折射于黨員干部之身,既然入黨入仕夢想成真,沒有誰愿意平庸過一生,而是希望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身邊群眾仍然“念記自己的好”。因此,黨員干部應該時刻銘記自己入黨入仕的初心初衷,始終不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自覺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時常與英烈英模對標,同先輩先鋒對表,不斷增強信仰信念信心,立志當公仆干大事,俯首當公仆為人民,黨員干部便不愧為一??善诖?、有前途的種子。
做一?!跋蛳略?,與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永葆血肉聯系的好種子?!耙Фㄇ嗌讲环潘?,立根原在破巖中?!狈N子生長的過程中,必須扎根大地、深植土壤,從中汲取新鮮的能量和養分。就黨員干部而言,自己來自群眾,原本是群眾一分子,自然須臾不能脫離群眾,需要密切聯系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我們黨來自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新時代新矛盾、新征程新任務,對黨員干部履職盡責、干事創業提出新標準新要求,意味著“獨行快,眾行遠”,只有經常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從群眾那里尋求幫助和支持,才能集思廣益、胸有成竹,眾志成城、事半功倍,讓群眾覺得是“汝子可依”的種子。
做一?!耙庵緢远ā保安坏介L城非好漢”“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好種子。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過程,也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過程。沒有一股氣和勁,一種毅力和斗志,種子就只能是種子,乃至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同樣,黨員干部履職盡責不會輕輕松松、一帆風順,干事創業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心想事成,必須隨時準備付出更加艱辛、更為艱苦的努力。事實也是如此,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要求黨員干部必須拿出“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狠勁,亮出“越是艱難越向前”的拼勁,使出“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越戰越勇、愈挫愈奮,彰顯種子應有的頑強品質、拼搏品格。
做一?!盁o欲無求”,只為幸福他人、澤被后人的好種子?!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某種程度上,種子譬如春蠶,猶如蠟燭,其存在的全部價值和意義即在于奉獻和付出,從來沒想過索取與回報。而這正是今天黨員干部如何看待為官從政的有力參照,是黨員干部應該身體力行的鮮活榜樣。“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無論是黨的性質宗旨,還是初心使命,都決定了黨員干部務必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群眾的幸福之上,而不是“當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黨員干部看似“一無所獲”,卻著實收獲了民心,贏得了群眾的真心愛戴、衷心擁護,是遠非物質所得可比的精神愉悅、抱負實現、境界升華。
甘做一粒好種子的袁隆平先生走了,但種子的光芒熠熠生輝、種子的精神源遠流長、種子的崇高令人景仰。向袁隆平學習,視自己為一粒種子,甘做一粒好種子,黨員干部必將兌現對黨忠誠、為民服務的承諾,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永不懈怠、一往無前,在新時代新征程有更新氣象、更大作為,既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也讓人民群眾深感人民公仆、人民勤務員的“一片冰心在玉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