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關鍵詞:鄉村振興;分析;設想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解決了我國人口的基本溫飽問題,繼而發展走向富裕的道路,隨著改革春風的到來,各行各業都如同春雨過后的竹筍相繼而出。我國農業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逐漸實現機械化,把人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有時間和精力搞科研搞經濟,國家綜合國力增強。隨著黨的十九大的召開,各行業又有了新的動力與目標,隨著脫貧攻堅戰的勝利的閉幕,開啟了建設美麗鄉村的新征程。
1.注重地方區域大小及有利地勢。
作為地方政府干部,首先要了解一個地方的面積大小,資源配備,尤其是地理特色和風土人情。從而判斷是否有旅游開發價值,或者為產業結構調整策劃做準備。
2.善于發現地方特色以及開發資源。
相關政府工作人員在一個地方工作多年,要非常熟悉地方特色產業以及有限的開發資源,以便策劃地方建設并結合振興鄉村的項目進行選擇與接軌。
3.實事求是,引導地方。
應時刻遵守實事求是的原則,因地制宜,不可妄自菲薄或人與亦云,根據現實條件進行適合地方的設計或者產業開發,形成適合地方的產業鏈。
4.注重現實,切忌冒進。
要以現實為基礎,切不可因貪功冒進,導致更大的失誤和不可逆轉的勞民傷財行為。凡事都應建立在農民自身利益的基礎上,不可出現超越其本身最大底線的冒進行為。
建設新農村美麗鄉村規劃應從實際出發,結合實際特點和民族風情進行符合廣大農民思想的設計理念,既要達到耳目一新的效果,整齊、文明、簡單實際又投資少見效快。
1.設目標,注落實。
注重落實農村必要的基礎設施,修水渠、打機井、鋪設主干道、加寬路面整潔度以及廁所革命等實事,繼而綠化優化環境、改善居舍,提升農村幸福指數。
2.完善配套服務體系。
根據現有農村情況,可建立公共廁所和集中垃圾收集站,有旅游資源的設定路線指示圖標志,有專門供應開水等地的服務站以及充電設備等,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人文文化精神需求。
3.振興美麗鄉村步驟實施。
(1)先易后難。
對于現實的農村情況,要落實當地民情,舉實力辦事情。對于事情改革步驟要統一思想,緩步進行,從容易做到的事情出發,如清掃垃圾保持整潔、集中整頓垃圾衛生、進行廁所改造等小事做起。
(2)穩步扎實。
做到穩中求進,保持現有基礎上進行小改造,既做到整潔有效、節約大量資金,又符合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切不可因財力跟不上弄巧成拙,民生抱怨,最后出力不討好。
(3)特色合力推廣。
對于有特色發展的產業,無論種植還是養殖,都要大力扶持并推廣,增加農民收入,振興當地經濟。
(4)實時布置規劃。
美麗鄉村更重要的是內部和諧文明,有條件的可打造園林式景觀設計、人文文化、當地歷史文化故事經典以及特色標志建筑,或者統一別墅式居所和公園式村莊,向著城鎮化標準發展也未嘗不可。
振興美麗鄉村建設是對一個國家經濟、民生安定以及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是鄉村文化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真正實現社會主義價值觀核心內容的具體體現。因此,鄉村振興的重要指標就是根據實際情況使得老百姓生活水平、幸福指數提高的程度,讓人們安居樂業、國泰民安,為實現偉大民族復興中國夢而不斷奮斗,為實現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