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長建 賈廷偉
一、材料與方法
(一)試驗作物
作物為辣椒,品種為米寶19。
(二)供試藥劑
供試藥劑有:試驗藥劑,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江西中迅農化有限公司,市售品),對照藥劑,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陜西標正作物科學有限公司,市售品)。
(三)試驗條件
試驗地點設在周口市扶溝縣大新鎮姜老村辣椒生產基地,試驗地土壤質地為壤土,土壤類型為褐土,pH為7.0,有機質含量2.3%,地勢平坦,肥力中等,灌溉條件良好。辣椒于2020年4月下旬開始育苗,6月8日移栽,8月中旬開始采收,10月初采收結束。辣椒實行寬窄行種植模式,寬行60 cm,窄行40 cm,株距40 cm。2020年6月8日底施肥,每667 m2撒施復合肥(25-15-5)50 kg,6月、7月每667 m2各沖施高鈣型膨果一沖靈40 kg。辣椒生長均勻一致,栽培條件符合當地農業生產實踐。
(四)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個處理,每處理4次重復,共計20個小區,隨機區組排列,每個試驗小區面積30 m2。分別于8月23日、8月30日用3WBD-16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對辣椒進行噴霧,空白對照區噴施清水,每667 m2用藥液40 kg。各處理統一實施治蟲、肥水等田間管理。試驗處理設置見表1。
(五)防效及安全性調查
1.防效調查。共調查2次,第1次調查時間為8月30日(第1次施藥后7 d),第2次調查時間為9月9日(第2次施藥后10 d),每個小區隨機調查50個果實,以病斑面積占整個果實面積的百分率來分級。并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采用DPS數據處理系統(V7.05)鄧肯氏新復極差(DMRT)法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
2.防效計算方法。
病情指數=∑(各級病果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果數×9)×100
防治效果(%)=(清水對照區藥后病指-處理區藥后病指)/清水對照區藥后病指×100
二、結果與分析
(一)安全性調查
藥后3 d、藥后5 d、藥后7 d共觀察3次,各個處理小區辣椒生長與對照區辣椒生長一致,無異常現象。未觀察到對其他非靶標生物的影響。
(二)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試驗藥劑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對辣椒炭疽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末次施藥前調查結果顯示,處理1、處理2、處理3與處理4對辣椒炭疽病的防效分別為61.35%、73.92%、77.11%和72.98%。末次施藥后10 d調查結果顯示,處理1、處理2、處理3與處理4對辣椒炭疽病的防效分別為70.03%、76.76%、81.35%和75.64%。2次調查結果顯示,處理2、處理3和處理4的防治效果均優于處理1。
由表3可知,試驗藥劑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對辣椒生產具有較好的增產作用。處理3和處理2的產量均顯著優于處理1。
(三)安全性分析
試驗藥劑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對辣椒生長安全。藥后觀察,在試驗劑量每公頃有效成分用量75.00~120.00 g(每667 m2制劑用量50~80 g)范圍內,各小區辣椒生長正常,無褪綠、斑點、白化等藥害癥狀。對蜘蛛、瓢蟲、草蛉等非靶標生物無影響。
(四)結論
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對辣椒炭疽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對辣椒生長安全,建議在辣椒生產中作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藥劑,在辣椒炭疽病發生初期噴施第1遍藥,間隔7天后噴施第2遍藥,推薦劑量為每公頃有效成分用量97.50~120.00 g(每667 m2制劑用量65~8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