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帥朋 張同慶 牛亞娟 李廣遠 苗國柱
鐵棍山藥是溫縣的地方特產,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及食用價值,也是近年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發展的特色農產品。在山藥集中種植區,地下蟲、線蟲病等病蟲害多發是嚴重影響鐵棍山藥的產量和品質的主要因素。先正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豐富的產品線,可為鐵棍山藥病蟲害防治提供高效安全的防控方案。為解決溫縣鐵棍山藥生產上病蟲害防治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溫縣鐵棍山藥產業健康發展,特設立本示范。
一、示范設置
試驗地點設置在溫縣黃莊鎮試驗地塊,交通便利,前茬作物一致,土地平整,肥力及土質均勻一致。本示范設2個處理(詳見表1)。
處理1:先正達方案,面積4000 m2。
處理2:當地方案為對照,面積3333.33 m2。
二、用藥方案
(一)藥劑浸種薯
播種前對處理1施亮盾500倍液浸泡種薯10 min(如種子為切斷播種,浸種需在切斷斷面干后進行)。處理2播種前無浸種處理。
(二)播種溝土壤處理
種薯下溝后覆土前,處理1每667 m2用25%阿米西達50 mL+70%銳勝40 g+2%阿維菌素30~40 mL兌水15 kg噴溝。處理2每667 m2施40%辛硫磷乳油100 mL+1.8%阿維菌素乳油30~40 mL兌水15 kg噴溝。
(三)山藥甩秧上架后
對處理1施用阿米多彩750倍液噴霧,7~10 d再噴施1次;隨后用阿米妙收1500倍液噴霧,7~10 d噴施1次。同時加入益施幫600倍液效果更好。處理2每667 m2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 g+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0 mL+氨基酸30 mL或施430 g/L戊唑醇懸浮劑15 mL+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0 mL+氨基酸30 mL兌水15 kg均勻噴霧。處理1與處理2用藥次數和時間相同。
(四)蔓長成期
處理1施用揚彩750~500倍液噴霧,7~10 d噴施1次。揚彩具有抑制莖蔓生長作用,不得使用過早,以免影響正常爬蔓上架。處理2每667 m2施430 g/L戊唑醇懸浮劑15 mL+5%烯效唑可濕性粉劑20 mL+氨基酸30 mL磷酸二氫鉀100 g兌水15 kg均勻噴霧。
三、試驗結果
(一)出苗情況調查
山藥齊苗后15 d觀察,先正達方案用藥對山藥出苗安全,出苗比較整齊,植株健壯,常規方案出苗不整齊,長勢稍弱。
(二)葉病病害防效調查
最后1次施藥后10 d,5點取樣,每點3株,每株3隨機3個葉片,分別目測葉斑病發生面積所占整個植株葉片面積百分比,計算葉斑病防效。詳見表2。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處理1對葉部病害具有優異的防治效果,與處理2相比,相對防效在75.9%。
(三)收獲前防早衰調查
收獲前,5點取樣,目測田間植株的早衰程度。結果詳見表3,處理1防早衰效果明顯,葉片保有率較處理2提升62.1%,防早衰效果明顯,這對山藥產量將會有較大的提升。
(四)收獲前地下塊莖病蟲害防治效果及產量變化調查
收獲前,挖出山藥調查處理1和處理2對根莖病蟲害防治效果及產量變化。5點取樣,每點1 m雙行,挖出地下莖,剝去泥土,測量山藥長度,稱量山藥質量,并對山藥地下莖病蟲危害率、畸形率等進行調查對比,計算出處理1對根莖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和對產量效益的影響。(詳見表4)
四、試驗評價
處理1對山藥病蟲害具有較好的防控效果,特別是對地下病蟲害和地上葉部病害防效明顯,而且后期保葉效果突出,不早衰。
處理1對山藥的產量和商品性能提升非常明顯,收獲期地下莖病蟲株少,畸形率低,山藥直溜,表皮光澤好,商品性提升明顯,可以為農戶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后期使用揚彩750~500倍液,除防治葉部病害效果優異外,還兼具有較好的地上控旺作用。
綜上所述,處理1方案對鐵棍山藥病蟲害綜合防控效果較佳,經濟效益明顯,建議在生產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