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月
一、播種
正確的播種技術是保障油菜苗齊、苗全、苗壯,達到合理密度、奪取油菜高產目的的關鍵。根據寶豐縣的耕作習慣和實際情況,直播油菜可采用人工條播、人工撒播、人工耬播、免耕直播、機械撒播、機械條播等多種播種形式。播種行距0.33~0.4 m,深度3~4 cm,過深不易出苗,過淺則易旱,難以出全苗。
二、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使油菜株型緊湊、角果成熟期一致,提高油菜的宜機收性。中等肥力田塊,每667 m2直播密度一般控制在2萬株左右。肥力高的田塊每667 m2種植密度為1.5萬株左右。肥力較低或播種較遲時,每667 m2播種密度可擴大至2.5~3萬株,機械化收獲田播種密度一般在3~3.5萬株。
三、機械化精量播種
機械化精量播種的關鍵是掌握種子用量。在一般條件下,播種密度為3萬株左右時,機械化精量播種每667 m2用種量0.25~0.35 kg,墑情不足、冬季寒冷、播期推遲時應加大用種量。機械化播種時,每667 m2配播1 kg左右無發芽力的商品油菜籽,均勻播種,無明顯漏播。
四、科學施肥
科學施肥要求播種前施用漚制腐熟后的農家肥,每667 m2施優質農家肥1000 kg,磷肥20~25 kg,尿素30~40 kg,鉀肥10 kg,硼砂1 kg。及時追施薹花肥。油菜現蕾抽蔓時每667 m2施尿素5~7 kg。增施硼肥,防止缺硼肥造成油菜花而不實,雙低優質雜交油菜缺硼肥表現尤為敏感。油菜缺硼苗期表現為根系發育差、根尖生長停滯、根莖腫大、葉色暗綠皺裂成紫紅斑塊、生長點枯焦甚至死苗;薹期表現為抽薹遲緩、株型矮化、花蕾呈褐色甚至枯萎;花期表現為花而不實,植株呈毛刷狀。施用硼肥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將硼肥作為底肥施入,每667 m2施1 kg硼砂;二是葉面噴施,在苗期和蕾薹期用硼砂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濃度為0.2%~0.3%。
五、防凍保苗
(一)培育壯苗
油菜壯苗是奪取高產的基礎,也能增強植株的抗寒能力。壯苗的標準是根系發達粗壯、根莖粗短、株型矮健緊湊、綠葉數多、葉密集著生、葉片大而厚。
(二)培土壅根
冬前在行間淺犁翻土壓苗或用鐵鍬撒土壓苗,冬后扒土露苗,可減輕凍害。
(三)澆越冬水,防止凍害
冬前澆水,可保持地溫,減輕凍害。冬灌時間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四)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油菜3葉期時每667 m2使用100~200 mg/kg的多效唑水溶液均勻噴灑葉面,提高油菜綠葉數,既可提高抗寒能力,又可提高抗旱能力,有利于培育壯苗。
六、加強春季田間管理
春季返青期油菜對水肥的要求迫切,若冬季雨雪少,土壤墑情差,應配合返青肥澆返青水。中耕除草,達到保墑、松土和提高地溫的目的。根據肥力情況每667 m2追施蕾薹肥5~7 kg尿素。蕾薹肥應早施重施,即在薹高5 cm左右施。
七、“一促四防”,防病增產
“一促四防”可有效促進油菜后期生長發育,防花而不實、防菌核病、防早衰、防高溫逼熟,確保繁殖的種子具有高質量和發芽率。在油菜初花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硼肥、殺菌劑等混配液,對于長勢較弱的田塊,每667 m2在混配液中施0.5 kg尿素,作為花肥進行葉面噴施,防止油菜后期早衰。
八、防治主要病蟲害
(一)菌核病
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春季的開花期是油菜最易感染菌核病的階段。一旦油菜感染菌核病,葉片會出現不規則或圓形病斑,外緣會有明顯的黃暈現象,而中心部位會呈黃褐色、灰褐色等。若病情嚴重,還會導致染病油菜的皮層縱裂、莖髓蝕空,甚至出現全株枯死的情況。
預防菌核病,需做好清溝瀝水、田間管理等工作。在油菜初花期每667 m2可用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或25%撲海因500倍液或40%菌核凈10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等進行防治,還可用50%速克靈30~50 g兌水50 kg進行防治。用藥頻率控制在7~10 d
施用1次,用藥2次。
(二)黃曲條跳甲蟲病
黃曲條跳甲成蟲喜歡取食油菜嫩葉,導致出現若干個稠密小孔,對油菜的嫩莢、花蕾造成影響;黃曲條跳甲幼蟲則喜歡蛀食油菜的菜根。
預防黃曲條跳甲蟲病,需要在幼蟲危害期采用灌根的方式進行防治;在成蟲盛發期,每667 m2用魚藤精兌水噴霧,或噴灑48%樂斯本乳油和90%敵百蟲晶體。
九、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原理是通過培育病害蟲的自然天敵來防治病蟲害。生物防治雖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見效,但一旦培育出足夠的自然天敵,就能動態控制病蟲害和自然天敵的種群數量,實現長時間控制病蟲害。積極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有利于提高油菜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二)使用微生物性農藥
在防治油菜病蟲害時,微生物性農藥既可有效消滅病害蟲,又可保護病害蟲的天敵,還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微生物性農藥的安全性、藥效持久性、環保性均遠高于化學農藥。以病毒治蟲、以細菌治蟲的防治方式,已取得較佳的效果。
十、適時收獲
在油菜盛花期末30 d左右,約有2/3的角果呈黃色,角果內的種子大部分由綠色變為黃色、紅色時,即可收獲,收割攤曬1 d即進行脫粒,并及時晾曬,及時加工。
(一)聯合收獲
聯合收獲在油菜黃熟后期至完熟期,油菜田85%左右角果顏色呈枇杷黃,85%~90%籽粒呈黑褐色,種子含水量在15%~20%時,為機械收獲適期。聯合收獲方式一次完成收割、脫粒、清選等工序,收獲過程短、具有省時、省心、省力的優點,特別是對較小田塊比分段收獲更能體現其方便性。聯合收獲損失率約8%,作業效率0.33 hm2/h左右。其不足之處在于適收期短,且對機械和機手要求較高。
(二)分段式收獲
分段式收獲在油菜黃熟前期,種子含水量在35%~40%時,先由人工或割曬機切割鋪放,割茬25~30 cm,厚度8~10 cm。晾曬5~7 d,當籽粒含水量下降到14%以下時,再用撿拾脫粒機撿拾、輸送、脫粒、秸稈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