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杰
一、選用高產、優質、抗病品種
花生品種對不同病害有一定的抗性和耐性。選擇抗病能力強和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商品性好的豐產品種,可起到減輕病蟲危害、減少藥劑使用量的作用。在選用抗病品種時,應考慮當地消費習慣、生產目的、病害種類、品種熟性等方面的因素。
二、嚴格種子檢疫
需要引種、調種的產區,事先必須調查好種子產地的有害生物情況,不從重病區調種,不從根結線蟲病、青枯病區調種,以防病害擴散。
三、選用秋夏花生留種
花生選定品種后,還要盡量選用儲藏時間短、活力強、未受病蟲危害的種子。南方秋花生留種,北方夏花生留種,生活力強,耐儲性好,休眠期短,耐低溫,出苗快,增產顯著,是花生品種復壯、防止退化、保持穩產的重要措施。
四、四級選種
播種前做好四級選種(選地塊、株、果、仁)。選長勢好、品種純、病蟲害輕、產量高的田塊留種;摘果時選結果多而整齊的單株留種;在株選的基礎上選雙仁果留種;播種前剝殼時,將小粒、破皮、變色、有紫斑的種仁剔除。四級選種是防治花生病害的重要措施,也是花生提純復壯、高產、穩產的重要技術條件。
五、注意種子保存
種子要選擇低溫、干燥的倉庫儲藏。目前農家常用瓦缸儲藏法,即選擇密封性好的瓦缸或容器,下面墊石灰或草木灰隔潮,或者墊一層干燥的花生殼或稻草防潮,放入花生莢果后加蓋密封,放置陰涼處保存。這種方法可保存花生莢果l~2年,適合少量種子的儲藏。
六、曬種
播種前5~7 d,選晴好天氣,將花生種子帶殼曬種2~3 d。曬種場地以土質曬場為宜。不要選用水泥或石灰做成的曬場曬種,以免灼傷種子。在曬種過程中,要經常翻種,使種子不同部位受熱均勻。曬種可增強花生種皮的透性,提高種子細胞的滲透壓,有利于播后種子吸水;提高種子內部水解酶的活性,提高呼吸強度,有利于物質轉化,促進種子萌芽;殺死病菌和蟲卵等,從而減少播種后病蟲害發生的危險性。
七、剝殼
在播種前1~2 d剝殼,最好即剝即播,不要過早剝殼。剝殼過早會使種子吸水受潮,且因呼吸作用與酶的活性增強,過多地消耗養分,降低種子活力;過早剝殼還可導致病菌和害蟲侵害種子,或機械傷害種子創造條件。所以,在生產上一般不提倡過早剝殼。
八、精選種子
精選種子通常分為4級,用1級和2級飽滿完好的籽仁作種。播種前要做種子發芽試驗,選用無病蟲的優質良種,確保生產田使用的種子發芽勢在80%以上,發芽率在95%以上。
九、浸種催芽
在低溫、干旱的地區種植花生,或當種子質量差時,可通過浸種催芽的方式選優淘劣,控制有害生物侵染,保證播種質量。催芽溫度維持在25~30℃,催芽至種子的胚根剛露白時即可播種。
十、藥肥拌種
藥劑拌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輕播種后鼠、雀、獸及地下害蟲等對種子的危害。藥劑拌種還可抑制花生種子上常附有的青霉菌、根霉菌、曲霉菌和鐮刀菌等病菌的侵染,防止播種后爛種或死苗。常用相當于種子量0.1%的百菌清或0.3%的多菌靈、硫菌靈拌種,拌后即播。用50%辛硫磷乳油50 mL+4%多菌靈膠懸劑100 mL,或50%多菌靈粉劑100 g+水3 L,勻拌花生種仁50 kg。在新墾地或瘦瘠地初次種植花生,將種子與根瘤菌或鉬肥拌種可使根系早結瘤、多結瘤。用相當于種子量0.2%的煤油或柴油拌種,對地下害蟲和鼠、雀害有防避作用。但煤油和藥劑拌種會影響根瘤菌的活力,故使用根瘤菌時應將根瘤菌拌到種肥中。也可用種子包衣技術來代替藥劑拌種,防治金龜子及金針蟲等地下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