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堃
本文主人公和學生們在一起
初見方少杰老師,奕奕清瘦,笑容溫暖,自然而然的親切感令人如沐春風。17歲那年,她第一次踏上三尺講臺,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鄉村教師的崗位。
“教育是一項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獻身;教育是一種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不斷創新。”方少杰老師以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賦予了這段話最美的注腳。
“起初,我因為自己沒能上大學,感到有些失落;但一踏進教室,看到孩子們閃亮的眼睛,我就知道,這是我愿意做一輩子的事業。”至今談起與“教師”的不解之緣,方少杰仍會莞爾一笑。
1979年,方少杰出生在安徽省靈璧縣下樓鎮高王村,身為村支書的父親很重視孩子們的教育。作為家中唯一的女孩,方少杰學習用功,成績優秀,一心想著將來考上理想的大學。父親覺得,女孩子做老師是很好的職業,因此初中畢業后,方少杰依照父親的意愿,考入靈璧師范學校。
1996年,17歲的方少杰中專畢業,進入靈璧縣靈西莊陳小學,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小小年紀便踏上工作崗位,方少杰心中并不情愿,因為這意味著,她上不了大學了。開學第一天,方少杰忐忑地走進教室。“老師好!”教室中只有寥寥幾名學生,卻喊出響亮的口號,鄉村教師的隊伍不穩定,孩子們對于新老師的到來,表現出了巨大的熱情。
方少杰抬起頭,與孩子們目光相接,她看到他們渴求知識的眼眸清亮如星,心中猛然一震,她知道,自己再也不會離開這群孩子了。
比學生大不了幾歲的方少杰,迅速適應了“老師”的身份,與孩子們打成一片,成了名副其實的“孩子王”。上第一次公開課時,方少杰的語言組織有些欠缺,校長對她的要求很嚴格,拍拍她的肩膀說道:“你還可以表現得更好。”此后,方少杰苦練語言表達、板書和課堂提問技巧,對著鏡子備課,練習微笑。
方少杰善于總結、反思,腦子里想的都是與教學相關的內容。每天放學后,她走在路上,會把一天的課案在頭腦中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有了靈感趕緊記錄下來。方少杰還會把自己的備課內容錄音,一邊做飯一邊聽,直到所有的章節爛熟于心。兩年后,方少杰被調入靈西中心學校,在擔任數學課老師的同時還兼任大隊輔導員。
2001年,經親戚介紹,方少杰認識了在徐州工作的張賢躍。張賢躍從中國礦業大學畢業后留校工作,同樣勤奮上進的兩個年輕人志趣相投,情愫漸生。當時,方少杰正在準備安徽師范大學自考本科論文。張賢躍主動說:“靈璧沒有圖書館,你來礦大圖書館查資料吧。”2001年暑假,方少杰在張賢躍的支持下,順利修改完成了論文。兩個人的感情,也在朝夕相處中日漸深厚。
2002年,方少杰和張賢躍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此時的方少杰早已認定,教師是自己真心熱愛的職業,她將以滿腔熱情,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
中心學校的孩子有很多都是留守兒童,方少杰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情況,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態,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愛和周到細致的幫助。
2003年5月,方少杰的兒子出生了,全家人開心不已。就在這時,學校領導找到她,為難地說:“梨樹教學點有個班開學兩周了,一直沒有固定的數學教師,你能不能到教學點救救急?”此時,兒子剛兩個月大,丈夫張賢躍考入西南財經大學攻讀碩士,遠在成都根本無法照顧家里,但方少杰想到學生們不能缺課,自己再怎么困難也能克服。她痛快地答應了。
梨樹教學點十分偏遠,正在修路,路面上堆滿了大石塊,坑坑洼洼的土路一到下雨天更是濕滑泥濘。方少杰上下班途中摔跤滑倒是家常便飯,常常到家后滿身泥水,連衣物本來的顏色都看不出來了。
方少杰每天匆匆喂過孩子,騎上電動車走十多里路到學校上課;晚上等孩子熟睡,她要先把學生當天的作業批改完,然后再備課。她在家與學校之間兩點一線地忙碌著,長期過度勞累,令身高近1.6米的方少杰,體重最輕時只有不到35公斤,腰椎間盤突出和胃潰瘍的毛病一直困擾著她。張賢躍休假回家,看著瘦到臉頰凹陷的方少杰,心疼得掉下了眼淚。
但無論工作多辛苦、生活擔子多沉重,方少杰始終對教學充滿熱情。學生們特別喜歡方少杰,很多人升入初中后,還常回小學找方老師談心。每每與學生們開懷暢聊,方少杰都會覺得心中所有的疲倦瞬間煙消云散。
2008年,方少杰獲評安徽省第三屆“教壇新星”。成為“明星”教師后,與方少杰同屆獲獎的好幾位老師都被城市里的學校招攬走了,而方少杰堅持留在中心學校。她常說:“教師的活是良心活。”方少杰傾心關愛班上的留守孩子,為他們的成長發展奉獻了青春和熱血。
2009年9月,中心學校創辦寄宿部,方少杰主動申請擔任寄宿部班主任和數學老師。每天清晨5點多鐘,天剛蒙蒙亮,方少杰就離開家往學校趕。學生們起床后,她幫著整理床鋪;學生們的一日三餐,她親手盛飯打菜,給每個學生的餐盤葷素搭配好,裝得滿滿的;下午放學后,她留在教室里給學生補習功課……學生們就寢了,方少杰才踏著星光往家趕,回到家已是晚上9點多。年幼的兒子找不到媽媽,常常帶著淚痕入眠,方少杰雖然很心疼,但翌日清晨她又頂著星光去學校了。
方少杰班上有個叫陳濤的孩子,他父母常年在外開車跑貨運,一年見不了孩子幾面。平日方少杰很照顧陳濤,陳濤的父母也很感激她:“方老師,孩子交給你,我們放心。”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一次,出車返程時,陳濤父母出了車禍,不幸雙雙離世。面對突然的變故,方少杰非常擔心,她徹夜安慰小陳濤。在那段日子里,方少杰不僅關注陳濤的情緒和學習,還每天給他打飯,看著他吃完,去宿舍幫他曬被子,每個星期帶他去洗澡,還時常帶他回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吃飯,玩耍,學習……在方少杰精心照顧之下,陳濤重新振作起來。
立德樹人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方少杰帶的學生中,有的入圍“江淮十佳好少年”,有的當選“首屆江淮優秀少年”,還有的被評為“安徽省模范留守兒童”,而方少杰本人也在2014年“全國輔導員說課大賽”中獲得全國特等獎。
到了節假日,農村留守兒童容易發生溺水等安全事故,如何讓孩子們度過安全又充實的假期呢?方少杰反復考察,決定借助“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圓夢蒲公英”主題實踐活動。方少杰去留守兒童家中做家訪,對孩子們的年齡段、興趣點和特長進行分類,精心設計不同的班型。從2016年暑假開始,方少杰組織了200名留守兒童,免費為他們提供教學服務。
“山川靈秀,有石如璧。”千年古縣靈璧是奇石之鄉、鐘馗故里、垓下之戰古戰場,素有“奇石虞姬鐘馗畫,靈璧三寶甲天下”的美譽。家鄉的傳統文化豐富璀璨,方少杰特別注重將留守兒童活動與當地特色文化相結合,帶著孩子們排演泗州戲,描摹鐘馗畫,鑒賞靈璧石……
方少杰帶領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文化,傳承民俗,并在2016年主持安徽省少先隊特色項目《美麗的靈璧我的家》課題研究,課題成果獲得安徽省優秀少先隊工作研究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創新了靈璧縣少先隊活動。
多年來,方少杰公益性授課1750課時,覆蓋了12個村莊和社區,令600多名農村孩子受益。在她努力推動之下,“圓夢蒲公英”主題活動如今已經成為靈璧縣鄉村教育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方少杰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創建“紅領巾志愿者服務隊”,培養孩子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讓學生懂得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家鄉增光添彩。方少杰帶領“紅領巾志愿服務小隊”進行學習、生活志愿幫扶300多次,為孤寡老人獻愛心400多次,還組織開展文明交通宣傳、義務大掃除活動……在“生態植物園”相關實踐活動之后,學生們不但開闊了眼界,認識了很多新植物,有的學生還帶動家長,開始種植小番茄、水果黃瓜等新型經濟作物。
方少杰深知,知識是兒童飛向更廣闊天空的翅膀。她緊密結合先進教學經驗,學習最新教學成果,創新數學教學研究。2017年,方少杰被聘為縣教研室小學數學兼職教研員。
2018年,方少杰主持“小學數學文化滲透策略研究”課題,在多個鄉鎮開展課堂教學效果研究,她利用課余時間撰寫6萬多字的調研成果報告。5月,方少杰接到“安徽省鄉村教師信息化大賽”的通知,她覺得這是一個交流學習的好機會。在近3個月的準備時間里,方少杰從大環節的設置到每一個預設的生成,反復推敲琢磨。最后,由方少杰帶領的團隊獲得安徽省大賽一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2019年12月,方少杰作為安徽省唯一代表,參加了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的全國小學數學杰出人才第五屆高研班,并獲得優秀論文第一名。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疫情期間,學生不能到校上課,由于有了信息化大賽的經驗,方少杰主動承擔了部分小學數學課程線上教學視頻錄制工作。她不僅自己要錄制視頻課程,還要指導靈璧縣24位小學教師的教學視頻錄制工作。任務重,時間緊,方少杰不斷地與同事交流,研討。經過反復推敲設計,調試鏡頭,他們設計出一個個嶄新的優質教學方案。連續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方少杰常常忙得忘記吃飯,錄制視頻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
最終,方少杰他們錄制的視頻課程全部通過省教育廳審核。過度勞累使得方少杰冒出了許多白發,還經常出現眩暈的狀況,但看到自己錄制的視頻課程順利上線,學生們的學習不會受到疫情影響了,她覺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因教學成果突出,方少杰被評為安徽省特級教師、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獲得“安徽省五四青年獎章”“安徽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隨著她在教育領域的名氣越來越大,許多省會城市名校都來“挖”她。南京市一所名校也開出50萬元安家費、承諾方少杰正讀高一的兒子進南京市最好高中等優越條件。而此時,已獲得博士學位的張賢躍工作穩定在了南京,如果方少杰接受南京小學的邀約,就可以結束近20年夫妻兩地分居的生活。方少杰也曾猶豫過,但她最終選擇了堅守。對于方少杰的決定,張賢躍給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因為他知道,妻子離不開她的學生們。
2021年春日,新學期開始了,方少杰依然站在“鄉村教師”的講臺上。未來,她將致力于培養更多優秀的農村教師。方少杰早已想好,將來即便退休了,也要在教育領域繼續發光發熱,身為教師,此生無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