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曉輝
口腔問題是孕婦們擔心的主要問題之一。一方面,擔心牙齒受損會影響對營養的攝取;另一方面,又害怕做檢查拍牙片會給胎兒帶來不利影響。那么,孕婦如何應對口腔問題呢?
1孕期口腔多災多難
由于時期的特殊性,孕婦比較容易得口腔疾病,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1 孕期牙齦炎
孕婦體內的雌性激素含量比較高,在此作用下,牙齦處的微血管會發生一定反應,導致牙齦發生腫脹,加之孕婦抵抗力比較弱,從而容易患上牙齦炎。雖然這種疾病比較常見,但不必過于擔心。通常情況下,孕期牙齦炎會在孕期結束時自動消退,不會帶來嚴重的后遺癥。但極少數患者在這個階段會形成孕期牙齦瘤,甚至伴有口腔潰瘍或者咀嚼障礙,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進行切除治療。
1.2 牙周病的加劇
如果在懷孕之前患有牙周病,孕期病情往往會更加嚴重。因為受雌性激素的影響,細菌在口腔中更容易滋生。牙周病一旦加劇,伴隨著牙齦的發炎,細菌會釋放更多的炎性因子,往往使得孕婦因牙痛而無法正常進食。這會進一步導致胎兒在發育期間所獲得的營養大大減少,影響正常生長發育。此外,炎性因子對于孕婦的代謝也會有很大影響,可能導致早產。
1.3 智齒冠周炎
有智齒的孕婦一旦發生智齒冠周炎,病情嚴重時可造成頜面間隙感染,引起張口受限、進食困難。
除了以上幾種疾病,孕婦還容易患急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口腔常見病,對孕期生活及胎兒生長發育造成影響。
2注意事項
2.1 孕前要進行專業的口腔檢查
在懷孕之前,孕婦需要到醫院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建立健康檔案。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好牙齒的護理工作,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推薦巴氏刷牙法)。對于無法靠刷牙去除的殘留物,可借助牙線、沖牙器等清理工具,必要進行牙齒潔治及牙周治療,防止孕期牙齦及牙周疾病的發生。檢查發現患有蛀牙時,要及時充填修補;患有牙髓及根尖周病變的牙齒,要進行牙髓根管治療,以免妊娠期急性炎癥發作;對評估后需要拔除的智齒,要及時拔除。
2.2 孕期牙病需選擇合適的治療時期
孕期發生口腔疾病需要及時處理,但應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避免意外的發生。例如,在妊娠早期可能會有流產的風險,盡量不要進行復雜的牙科治療。到了妊娠中期,胎兒的情況相對比較穩定,同時,孕婦的肚子也不會過大,可以去醫院進行一些常規的口腔護理,像是洗牙、補牙。而一些耗時比較長的牙科手術,如拔除智齒、牙根尖手術等還是不建議進行。因為這些手術往往會對孕婦的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緊張、驚恐等不良情緒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這種手術還是比較適合產后再進行。
2.3 合理地借助牙片
對于拍牙片,不少孕婦感到十分恐懼,擔心輻射對胎兒的發育帶來不利影響。其實不然。通常情況下,一般輻射限值為每人每年不超過5 msv(=5000 usv),只要總曝光量不超過5~10 msv,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一次牙片輻射劑量約5usv,輻射量是微乎其微的。另外,在進行牙片檢查時,患者通常都會穿上鉛衣、鉛裙,這點輻射更是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經專業醫生的評估,孕婦是可以進行牙片檢查的。
總之,要想在孕期有健康的口腔環境,就需要全方位做好口腔健康管理。在孕前,進行專業口腔檢查,做好口腔護理,及時治療病灶牙;孕期加強口腔護理,摒棄一些不科學的衛生習慣,出現口腔急癥及時就診,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其實,對于孕婦來講,最主要的還是調控好心情,這樣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療,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此外,營養補給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需要保證均衡的飲食,還要適當多食用肉類、奶制品等富含鈣的食物,這不僅能夠讓牙齒變得更堅固,還會讓胎兒獲得更多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