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軍


摘要:目的:對比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與多次根管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86例于湛江科技學院衛生所接受治療的急性牙髓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給予多次根管治療,觀察組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療。對比兩組近期、遠期療效。結果:觀察組近期、遠期療效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急性牙髓炎患者進行一次性根管治療的效果優于多次根管治療。
關鍵詞: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療;多次根管治療
急性牙髓炎是臨床口腔科常見的不可復性、嚴重的牙髓炎癥性病變,主要因物理刺激、化學刺激、細菌感染等因素引起[1],臨床癥狀主要為自發性疼痛、夜間疼痛、疼痛不能定位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和身心健康。目前,臨床治療急性牙髓炎主要采取根管治療,包括傳統的多次根管治療和一次性根管治療。多次根管治療用時長、繁瑣,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次性根管治療可減少多次就診重復感染的機會,也可以減少患者的就診次數,且療效更可靠。本研究主要對比急性牙髓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和多次根管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6月~2021年1月于湛江科技學院衛生所接受治療的急性牙髓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年齡21~56歲,平均年齡(38.64±3.12)歲;觀察組年齡21~57歲,平均年齡(38.81±3.45)歲。兩組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均符合急性牙髓炎診斷標準,由深齲引起,排除牙根不完全發育、根尖周有明顯低密度陰影、配合度差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實施多次根管治療,在無痛原則下,采用10號或15號根管銼對根管進行定位,測量其長度,用甲醛甲酚棉封住管口,每周2次復診患牙是否達到填充標準,達標后,采用牙膠尖與必蘭糊劑填充根管,后用玻璃離子墊底,實行窩洞永久填充。觀察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同對照組采用10號或15號根管銼對根管進行定位,測量其長度,用加熱的牙膠填充根管,填充后用側壓法對其加固,手術后進行X線片拍攝,觀察根管填充效果,若效果較差,需重新填充。
1.3 觀察指標
(1)治療1周后評價兩組近期療效。顯效:無疼痛癥狀;有效:疼痛癥狀得到緩解;無效:疼痛癥狀無緩解,甚至加重。(2)治療1年后評價兩組遠期療效。顯效:未出現自覺癥狀,X線檢查根尖周正常;有效:基本未出現癥狀,X線檢查未見異常;無效:出現自覺癥狀,X線檢查出現低密度陰影。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近期、遠期效果等)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近期療效對比
治療1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5.35%(41/43)高于對照組81.40%(35/43),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遠期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93.02%(40/43)高于對照組76.74%(33/43),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急性牙髓炎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口腔常見疾病,主要表現有疼痛不定位、自發性疼痛等,發病急驟。根管治療可清除牙髓感染,去除毒性分解物,經填充后達到預防感染的效果[2]。傳統根管治療操作復雜、復診次數多、感染率高,治療效果不理想。近年來,隨著口腔醫學的不斷發展,一次性根管治療被廣泛用于急性牙髓炎臨床治療中,效果明顯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近期、遠期療效均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對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療,可提高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秀香.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與多次根管治療的效果比較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2):58-58,43.
[2]段睿.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與多次根管治療的效果比較[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電子版),2018,5(26):58-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