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


摘要:目的:研討高齡患者無痛胃腸鏡檢查時實施舒適護理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間進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82例高齡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1例。研究者進行舒適護理,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檢查滿意率及按時復診率。結果:經過護理,研究組患者檢查時的心理狀態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檢查滿意率及按時復診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接受無痛胃腸鏡檢查的高齡患者進行舒適護理效果較好,可明顯減輕患者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檢查滿意率及按時復診率。
關鍵詞:高齡患者;無痛胃腸鏡檢查;舒適護理
胃腸鏡檢查作為消化道疾病診療的重要手段,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因胃腸鏡檢查存在侵入性特點,患者多對檢查存在抗拒情緒,即便是無痛胃腸鏡檢查,也仍有較多患者會焦慮、緊張,以至于影響檢查及進一步的治療[1~2]。對此,本研究對高齡患者無痛胃腸鏡檢查時采用舒適護理進行研討。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間在我院進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82例高齡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研究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70~85歲,平均(77.51±5.15)歲。對照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71~86歲,平均(78.52±5.28)歲。兩組年齡、性別可比(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檢查時關注病人呼吸頻率和心率變化,告知病人檢查相關注意事項。研究組進行舒適護理。①檢查前做好環境準備及心理疏導。嚴格進行器材消毒,保持檢查室通風、整潔;給予患者舒適安心感,認真為其講解無痛檢查的安全性,消除患者害怕、焦慮情緒,檢查前適當與其聊天,分散注意力,拉近同病患間的距離,使其感受到親近與信任。②檢查時舒適護理。指導患者,調整為合理舒適的體位;可用簾子適當遮擋,尊重患者隱私;檢查時動作輕緩,注重非語言溝通,不可大聲喧嘩;時刻關注藥效,仔細觀察患者的反應,若出現疼痛盡力消除,讓患者感到舒適。此外,丙泊酚存在呼吸抑制功效,注意維持氣道暢通,防止嗆咳與窒息發生,必要時進行面罩給氧。③檢查后進行舒適護理。確定患者徹底清醒后再拔針,同時交代相關注意事項。
1.3 觀察指標
心理狀態(檢查時未見明顯焦慮、緊張,判定為Ⅰ級;存在輕度焦慮、緊張以及不適,判定為Ⅱ級;存在較強的焦慮、緊張以及不適感,判定為Ⅲ級);檢查滿意率及按時復診率(通過我院自制調查表完成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心理狀態、檢查滿意率及按時復診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試驗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 心理狀態比較
研究組檢查時的心理狀態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檢查滿意率及按時復診率比較
研究組檢查滿意率及按時復診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在疾病的臨床中,消化內鏡檢查十分常見,通過檢查能夠清晰了解病變性質、大小以及發病位置。但對于高齡患者而言,因其耐受性較差,診療依從性較低,開展胃腸鏡檢查相對較為困難。據調查,即使是無痛胃腸鏡檢查,許多高齡患者也存在較大的身心壓力。
本研究發現研究組檢查時的心理狀態優于對照組,檢查滿意率及按時復診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對接受無痛胃腸鏡檢查的高齡患者進行舒適護理效果較好,可明顯降低患者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檢查滿意率及按時復診率。與常規護理相比,舒適護理滲透在檢查的方方面面之中,涵蓋了心理、環境、情感以及生理等方面的干預,能較好地穩定患者情緒,消除負面心理,提高患者診療的依從性和耐受能力,舒適護理能夠讓患者在生理及心理等方面保持放松愉悅的狀態,優化患者的配合度,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高齡患者無痛胃腸鏡檢查中應用舒適護理的效果較好,能顯著改善檢查滿意率,提高復診率,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
參考文獻
[1]李愛琴,康倩,余東亮,等.老齡患者無痛胃腸鏡檢查的安全性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7,22(5):699-702.
[2]羅方.高齡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無痛胃腸鏡檢查的護理[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7,44(S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