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麗
小時候,一到夏天的夜晚,村里的趙大爺家就成了鄉鄰們的聽書聚集地。
鄉鄰們穿著背心,踩著拖鞋,拿著小凳,搖著蒲扇,三三兩兩來到趙大爺家,圍攏在一起,急切地等著開場。院子里忽明忽暗的燈火,與天上的星星遙相呼應。
一張長桌、一杯清茶、一把折扇、一盞馬燈,是趙大爺說書的標配。趙大爺站在長桌后,點亮馬燈,發出開講的信號,剛才還嘰里呱啦的人群,仿佛聽到了一聲令下,瞬間安靜下來。此時,只能聽見近處的蛙鳴聲和遠處的犬吠聲。趙大爺清了清嗓子,往桌子上拍了一下折扇:“書接上回……”
趙大爺,人稱“大喉嚨”,他嗓子一開,村里三里之內都聽得清清楚楚。他說《薛剛反唐》,聲如洪鐘,似有千軍萬馬從我們眼前飛馳而過。趙大爺的口技十分了得,“嗒嗒嗒”的馬蹄聲、戰場上的廝殺聲,模仿得惟妙惟肖,把我們帶進了那個古老的戰場。隨著趙大爺多變的表情,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活躍在我們眼前:看他“多云轉陰”,猜想薛家肯定是兇多吉少;看他面露喜色,便知這次薛剛逃過一劫……隨著情節發展,趙大爺手中的折扇開開合合。緊要關頭,正說道“薛剛被關進大牢,紀鸞英與九環公主冒死去救薛剛”,“啪!”忽然傳來一聲清脆的巴掌猛擊聲,蓋過趙大爺的說書聲。全院的聽書人向發出聲響的方向行“注目禮”,只聽見趙大爺說:“一只大蚊子咬了我一口,拍死了,嘻嘻。”緊張的心情便在眾人的笑聲中得到了舒緩……
趙大爺每次講到緊張之處,都會戛然而止,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吊著我們的胃口。大人們紛紛起身,跺跺久坐麻木的雙腳,牽著自家的孩子,伴著柔和的月光,消失在大街小巷。
數十年過去了,夏夜聽書的記憶仍然清晰地鐫刻在我的腦海里。在那些無數個曾給我帶來快樂的夜晚里,趙大爺聲情并茂說書的樣子,連同村里月光下的記憶,不時會飄進我的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