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勛 張曉顏
摘要:景德鎮作為千年瓷都,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掘和利用好這些寶貴資源,對于建好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試驗區 展望思考
Prospects and Thoughts on Constructing National Ceramic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Pilot Zone
Li Xun, Zhang Xiaoyan
Abstract: Jingdezhen, as the ceramic capital of a thousand years, has a long history of ceramics, a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rich material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it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se prescious resources for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culu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pilot zone.
Keywords: Pilot Zone, Prospects and Thoughts
2018年4月,景德鎮市向國務院上報了關于創建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請示,同年9月,該請示獲得了批準通過,并且開始了逐步的實施與落實。對如何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西時也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殷殷囑托,為景德鎮建好試驗區,促進陶瓷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傳承創新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堅定了我們建好試驗區的信心與決心。
一、加強御窯遺址保護和老城區保護
景德鎮是一個有歷史、文化,又有許多故事的地方。明代初期朝廷就在景德鎮成立了“御器廠”,是中央政府在景德鎮設立的專門負責御用瓷器生產的機構,產品專供御用,并開始冠以帝王年號,成為當時全國的制瓷中心。清代康熙年間改為“御窯廠”,成為世界制瓷中心。由于御窯廠的特殊權利所在,所有御窯產品一律貢歸皇帝,他人不得使用。景德鎮歷來薈萃陶瓷精英和能工巧匠,它雖專為皇帝燒制瓷器,但在客觀上則為中華民族偉大文化創造了大量的陶瓷奇珍異寶。除了部分流失于海外的陶瓷文物,至今尚有許多陶瓷珍品為故宮博物院所珍藏,并且向海內外游客作展示。御窯廠是官窯的象征也是陶瓷文化瑰寶的搖籃。所以保護好御窯遺址,并做好御窯廠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是刻不容緩的。
根據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是要各族人民代代相傳并且視為其文化遺產所組成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景德鎮又是一座置鎮千年的陶瓷古鎮,在保護御窯遺址的同時,還應重點加強景德鎮老城片區的陶瓷文物保護,尤其是老城區一帶原陶瓷作坊舊址,實施景德鎮特色遺址保護計劃,把它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規劃當中。同時,還要不斷地完善考古制度的建設,試驗區建設在土地啟用時,也有可能會出現陶瓷文物遺存的情況,所以在發掘前必須要提前做好調查以及相關的前期保護工作。
在做好保護的同時,要做好發掘利用工作,傳承景德鎮陶瓷非遺手工制瓷技藝的文化,更好的落實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并做好立項載入備案,申報及獲得榮譽的名單、體系的保護。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更多的去推進和傳播景德鎮陶瓷的傳統技法、工藝等與新材料、新學術的研究和技術。
二、大力發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
景德鎮市文化產業已步入正常發展軌道,并將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全市八大戰略型新興支柱產業之一。一是圍繞陶瓷文化展開的旅游業迅速發展。近年來,景德鎮市把陶瓷文化資源作為壯大旅游業的突破口,精心打造一批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的景點,全市現已擁有國家A級以上景區十個,其中陶瓷文化博覽區、高嶺、瑤里風景名勝區、浮梁古縣衙景區、德雨生態園景區、樂平洪巖仙境風景區、錦繡昌南、中國瓷園景區等八個景區已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尤其是旅游品牌日益凸顯,古窯民俗博覽區鎮窯復燒并成功申報吉尼斯紀錄。二是創作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陶瓷文藝作品,充分利用悠久陶瓷歷史資源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催生了一批反映景德鎮特色的影視作品,近年來,中央電視臺及海內外媒體的多個頻道和欄目前來景德鎮拍攝并播出了如《走遍中國景德鎮》、《青花》、《大瓷商》等一批影視精品,與此同時,催生文化產業鏈,景德鎮的娛樂演藝業、藝術培訓業、藝術品牌拍賣業、印刷出版業、傳媒業、網絡業,也得以全面發展。三是不斷完善陶瓷文化產業布局。通過不斷整合資源,使文化產業發展朝著合理布局結構,主導產業突出,創新能力較強,地域特色鮮明的方向穩步推進,目前景德鎮已基本形成了一個基地,四個中心的發展布局及在東市區形成以高校陶瓷科研單位為中心的陶瓷文化產業創意基地;在城中市區形成以御窯為核心的老城旅游商貿中心;在市區形成以古窯、民俗博覽區為中心的陶瓷歷史文化展示中心;在西市區形成以景德鎮法藍公司為重點的創意工業中心;在生態路形成以國內外創意陶瓷交流展示為重點的國際陶瓷藝術中心。
三、加強非遺保護,大力發展文創產品和陶瓷制造業
文化創意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要途徑,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便可發現,由于文化創意產業以智力為資本,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發揚光大,從而使其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這種活力一方面體現為繼承了產業化運作的持久動力,另一方面又克服了資源的有限性,有效避免了因資源被過度使用而帶來的破壞性影響。從景德鎮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狀況來談,景德鎮擁有豐富的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目前,傳統手工制瓷技藝,傳統瓷窯作坊營造技藝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經濟轉軌期間,千年瓷都景德鎮雖然低迷過,但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在不斷發展,這得益于陶瓷非遺的保護與利用。
文化創意產品的生產過程可以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向社會大眾開放,將民眾的文化創意、激情、智慧及資源納入到系統之中,形成專業人員與非專業人員相結合。創作生產需充分發揮個人的創造力、靈感、理念與技能,更利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利于文化創意產品的生產、消費及推廣。在信息時代,應通過網絡匯集民眾的創意、激情,激發民眾的創意智慧,挖掘民眾的創意潛力,匯集民眾的創意成果,這樣不僅能夠為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新創意,還能夠滿足消費者的要求,生產出更多的文化創意產品,形成一種民間自發的保護和傳承陶瓷文化的風氣。
景德鎮是一座手工業的城市,七十二道制瓷工序道道精湛,成型后的繪畫種類又是五彩繽紛,將個體式的小作坊努力形成規模,打造有規模的陶瓷企業,這是未來的趨勢,政府需大力引進國內外的高技能人才,大力提高出口貿易,給予更多的政策,壯大更多的中小作坊,讓其更大更強,形成專門的陶瓷產業企業鏈,完成陶瓷產業企業的布局。要大力發展各項陶瓷齊全的配套產業,集中建設統一的標準和規格,銜接鏈條一體的陶瓷產業供應鏈;試驗區試點開發建設,還應發展文創產品的設計,更多的推進景德鎮人文、科技,當代元素等融入到陶瓷中,引進相關龍頭知名企業,與國內外設計所合作,依托景德鎮四大高等院校推動走向更高端的設計合作平臺,推動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的創新性發展。要加強陶瓷文化類的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和大力推動景德鎮陶瓷文化知識產權中心的建設,完善陶瓷文化的知識產權評估、交易等功能。支持國家級認證機構在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設立分支機構,并鼓勵和支持成立專門的陶瓷藝術品鑒證委員會,為陶瓷藝術品市場提供更優質的第三方服務。
陶瓷是人類古老的發明和產業之一,也是千年景德鎮城市發展的基石,事關實力提升。我們要發揮好陶瓷產業獨特的原料性質、創新的工藝和特殊的產品優勢。大力發展陶瓷制造業,構建有藝術陶瓷、日用陶瓷、建筑衛生陶瓷、高技術陶瓷等共同發展的多元化格局,再創景德鎮瓷都之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