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維
摘要:陶瓷繪畫藝術的創作過程包涵多層次的系統結構,從而形成了陶瓷繪畫藝術的結構規律。其中有表層結構與深層次結構,其直接聯系到陶瓷繪畫的表現手法、藝術技巧、創作規則等。
關鍵詞:陶瓷藝術 表層結構 深層結構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reation Process of Ceramic Art
Jiang Wei
Abstract: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ceramic painting art includes multi-level system structure, thus forming the structural law of ceramic painting art. There are surface structure and deep structure, which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xpression , artistic skills and creative rules of ceramic painting.
Keywords: Ceramic Art, Surface Structure, Deep Structure
任何一種藝術都有它的規律性,一旦掌握了結構規律,藝術創作就得心應手。本文就陶瓷藝術的表現手法,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的規律以及藝術技巧做一探討。
一、陶瓷繪畫藝術的表層結構
所謂陶瓷藝術的表層結構,概括的說是藝術家的思維儲存而有選擇性的表達。因為人的大腦思維儲存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將所有的形態熟記下來,只有通過具體的藝術技巧、藝術創作的手法和各種易于表達的形成來發揮。這種表現形式通常是速寫和寫生,即本文所說的表層結構。速寫和寫生是陶瓷藝術工作者繪畫技巧最直接的表現手段,其具備獨立的美學價值。例如畫人就得把人物畫的真實而又完美,畫花就要把花畫的鮮艷而又漂亮,畫物就要把物體結構畫的更真實,也就是說表層結構處處體現了陶瓷藝術工作者的觀察能力和熟記技巧,藝術只有不斷觀察,把握好表層結構,方能促進藝術形象的表達能力。
表層結構蘊含著對形象的表層思維,例如創作時的綜合分析、形象概括等復雜的心理活動。可以說素描的思維過程是進入作品的基礎創作階段,徐仲南的竹畫就是最好的教材。他畫的竹逼真自然是他對竹在不斷的寫生和素描中,加深了他對竹子外在的表層結構思維,促使他眼中有竹,胸中有竹,揮筆成竹,當他畫竹有了一定的硬功夫后,再結合深層次的藝術思維,竹畫就成了徐仲南特定的藝術創作風格,其竹畫作品不尚華麗、光亮淡雅、層次清晰、平淡而古雅,其筆力概括,色調清冷的格調,展現了文人畫濃郁的詩情畫意,是表層結構和深層次結構的綜合展現。
二、陶瓷繪畫藝術的深層結構
當陶瓷繪畫進入藝術性創作階段時,已不再是停留在表層結構,而是進入深層的核心結構。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是既獨立又緊密相連的兩大結構因素,因此表達的方式是將前者揉進其中。深層次的結構是創作者精神實質的內在表達,是創作意境、意趣的發揮,是含蓄又富有感染力的圖說。
細心品味陶瓷繪畫藝術佳作,不難發現其作品的構成,基本精神與創作方法都不徑相同,其內在的精神實質都體現了作者更深層次的表達。正是這一基本態度的不同,其作品內涵、藝術風格等都存在不同的風格,突出了作者鮮明的特色。從國畫家墨豪的陶瓷青花寫意作品《樂在其中》可品味畫作深層次的意境。該作在創作形式上趨向淡雅、閑情、疏朗、逸致的格調,筆墨灑脫,大繁化簡,渾然天成,表現出傳統中最本質的樸拙和天真。墨豪雖是國畫家,但他把中國畫寫意的深層次結構的創作方法,融進了陶瓷青花藝術。作品寥寥幾筆就把各種雞的動態表現的那么生動,這與作者在現實生活中,從小養雞而深諳雞的習性是分不開的,為了真實的傳達內心的含義,作者運用陶瓷青花藝術來創作,反應了現實生活的本質。簡略而直抒情境的寫意形式及表面粗簡的筆墨,是墨豪的畫外功夫和精神實質的表達。他通過對小雞深入的觀察和挖掘,生動地反映出群雞生活的某些特質方面的原型。
三、基本結構的相互依存
無論是表層結構還是深層結構,都是陶瓷藝術創作的最基本的結構運用,兩重結構的創作方法結合運用,最終產生所要表達的精神實質,縱觀許多經典陶瓷藝術作品,其結構的形成都與創造者的精神實質相聯系。例如,現實主義者的作品,是如實的反應現實生活實況,塑造自然環境中的典型動物、植物、環境風景,表現手法細膩而逼真。就畢淵明的《猛虎》解析,該作采用了現實主義手法來創作,寫實而唯真,虎斑皮毛似乎根根可見,而有祥瑞之征兆的靈猴,攀于古松之上更顯靈氣,畫墨點睛顯悠悠成趣之感,虎威作嘯的兇猛之態半臥在怪石之上,龐大的體魄,威震山河。該作的奇特之處在于畫面中的寓動于靜,賞畫如見真老虎。因此人們稱他“畢老虎”,這與他平日的細心觀察,再現虎姿雄威心態,求得畫虎真功是分不開的。
象征主義則與之相反,他不是刻意運用外界事物形象去表現他的創作目的,而是運用內心的主觀世界深入挖掘象征意義的形象、隱喻、自由聯想的意識行為來創作,再現與眾不同的基本藝術表現形式,突出陶瓷藝術家的主觀精神世界,并且很微妙地呈現出現實生活,體現了現實主義和象征主義的相互結合,相互依存的關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的力作《秋韻》粉彩圓盤,采用了象征主義創作手法,作品只采用四色,色與色之間相互映襯,烘托出了秋天的美好景象。黃葉與紅葉層層映襯,洋溢著秋日的五彩繽紛,紫色與綠色顯出綠草地的生氣,簡略的黑白筆墨,把農房、湖水和漁翁展現的淋漓盡致,簡而精煉的筆力,構建了天、地、人三景合一的和諧美景,展現了作者象征主義的胸襟。作品牢牢的把握了造型的真實外貌再加以意化,體現了表面結構和深層結構相互依存的關系。
四、個性氣質與心理結構的融合
陶瓷繪畫藝術家的藝術追求及個人的獨特藝術風格,同他自身的文化素養、生活經歷、內心特質息息相關。有的陶瓷名家創作往往帶有某種執拗、奇特的特色。透過陶瓷名家的藝術作品,其意切的繪畫藝術的格調能直達欣賞者靈魂深處,通過畫作的心理描寫,還可品味到陶瓷藝術家的文化素養、內心氣質的深層心理結構。當個性氣質與心理結構這種交融結合不斷提升時,原有的創作形式就會隨創作者的藝術修養的提升而發生質的變化,其兩大要素之間就會實現實質性的結合,這時作者的個性氣質與心理結構就會再度提升。
一般說來,一個陶瓷藝術家運用什么方式去創作,應該說是他的自由權,然而現實上有時也會受到某種制約而影響創作,除了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等以外,還會受到藝術家本人的個性氣質的突變、心理結構的轉折,喚起另一藝術創作的興趣以及特定時期的社會生活,使其會改變陶瓷藝術家的創作方式。例如,作者原來喜好寫實創作,后因外在因素的提升,致使作者改變了創作方式,使思維結構進入了寫意形式,從這方面說作者的精神氣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也就不同了。
五、結 語
當作者真正熟練的掌握陶瓷繪畫藝術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關系,繪畫再不是繪圖,而是更富有思想含義的創作,創作的成功與否是考驗陶瓷藝術創作者各方面的藝術修養,文化修養,人文修養以及世界觀的修養,它是個艱辛的過程,只有不斷學習、適合這個過程,邁過艱辛,才會使自己的藝術作品富有更深層次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