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杜一蘭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旅游業遭受重創,上萬家旅游企業注銷,倒下的知名旅游企業、景區不在少數。然而經此疫情,也讓旅游從業者看到了新的生機,催生出旅游直播、云看展、云旅游等新業態,推動“互聯網+旅游”的發展。
2020 年1 月24 日,受疫情影響,文化和旅游部緊急通知,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旅游產品,旅游業至此陷入停擺。在此情況下,攜程、飛豬、去哪兒等在線旅游平臺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退票退款”危機,而線下旅游企業更是陷入“寒冬”,無數旅游相關企業倒閉、破產。
2020 年3 月27 日,我國總計有6456家涉旅企業注銷,包括1670 家旅行社,46 家景區相關企業,1890 家酒店以及274 家航空類企業,北上廣三地占了全部注銷企業總數的19.8%,其中不乏一些知名旅游企業和景區。2020 年2 月,“中國出境旅游O2O 第一股”百程旅行網宣布關閉并啟動清算準備;同年4月,途家民宿叫停20城直營業務;北京市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宣布停工、停產;更有一些國家級5A、4A 景區宣布重整破產,如河北的野三坡、河南洛陽的養子溝等等。
疫情影響的旅游業停擺大半年,隨著跨省團隊旅游的恢復,旅游業迎來曙光。2020 年7 月14 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旅游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同時調整旅游景區限量措施,最大承載量由30%調至50%。但短期內旅游業并未迎來較大的恢復,一是,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人們的消費變得更加理性。二是,雖然疫情防控進入了常態化,但出于對安全的考慮,人們對出行游玩還是抱著觀望的態度。
在此情況下,上市旅游企業幾乎交出了史上最難看的財報。據不完全統計,2020 年前三季度除西安旅游外,眾信旅游、桂林旅游等13家上市旅游企業凈利潤同比均呈下降趨勢,而西安旅游凈利潤同比增長,原因在于出售了全資子公司獲得了投資收益。且2020 年前三季度,除了麗江股份、西安旅游、宋城演藝等3 家旅游企業凈利潤為正,其余11 家旅游企業的業績均為凈虧損,其中眾信旅游虧損幅度最大,凈利潤同比下降近四成約為-3.13億元。
2020年旅游行業雖在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迎來小高峰,但總體來看,我國旅游行業仍未完全恢復。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2020 年十一假期首日,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0.97 億人次,同比恢復73.8%;實現旅游收入766.5 億元,同比恢復68.9%。而文旅部綜合各地旅游部門、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的數據顯示,在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7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69.9%。
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一級巡視員侯振剛強調,由于疫情仍未過去,境外仍然肆虐蔓延,境內多處散發,還有局部聚集,這些都對旅游行業的恢復有較大影響。目前出入境旅游仍然暫停,旅游行業仍然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上市旅游企業的業績“回血”還有待觀察。西藏旅游2020年三季報,因疫情影響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和凈利潤較2019 年同期下滑明顯,而四季度為西藏旅游行業的傳統淡季,預計2020年全年累計凈利潤可能為虧損或者同比發生重大變動。
旅游業復蘇還面臨疫情的挑戰,在國內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的背景下,侯振剛指出,“將繼續暫不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出入境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景區、劇院、上網服務場所、歌舞娛樂場所、游藝娛樂場等地將繼續執行‘75%’限流政策?!?/p>
凱撒旅游CEO金鷹表示:得益于國內有力的疫情防控舉措,1 月份出現的零星疫情并沒有大幅影響整體旅游市場。2021 年,隨著新的文旅融合業態,新技術對文旅業的賦能,新的營銷形態的不斷涌現,將持續豐富中國文旅市場,“根據2021 年全球態勢及疫苗接種情況,境外疫情防控較好的國家可能與中國開放旅游互動,旅游企業也將在主管部門的指示下,推進中國海內外旅游的復蘇及發展?!?/p>
對旅游業來說,2020 年是極其特殊的一年,境外游完全“冰凍”,境內游“艱難求生”。疫情影響下,2020 年國內旅游業在旅游方式、消費需求及營銷方式上都發生了極大變化。旅游方式上小型私家團、定制游、自駕游、自由行等非群聚類旅游方式更受歡迎,預約旅游成為標配。消費需求層面對健康、安全的訴求陡增,在旅游各環節中也更加重視健康類旅游產品及服務。此外,直播、短視頻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崛起,豐富了旅游營銷方式?!?/p>
2020 年,當線下旅游陷入停擺、旅游相關產業受損嚴重之時,三亞、桂林、杭州等,多地的文旅局局長、旅游企業和景區負責人在,在線旅游平臺上開啟直播,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美食美景,甚至直播帶貨。攜程創始人梁建章,在攜程因疫情沒有收入、面臨大量退款的至暗時刻,成立了攜程直播帶貨項目組,并且親自出鏡參與直播帶貨。各大旅行社還紛紛開通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賬號,在上面分享景區文化知識、實景拍攝圖片以及實地講解等等,通過“云旅游”的方式,激發人們的旅游需求。經過近一年的摸索和發展,“云看展”、“云旅游”、“直播帶貨”等“互聯網+旅游”碰撞出來的火花,不僅為游客帶來了全新體驗,使大家足不出戶看遍萬水千山,也推動了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互聯網+旅游”仍面臨一些瓶頸,根據中國聯通與騰訊此前聯合發布的《2020 中國智慧文旅5G 應用白皮書》,在推進5G 與文旅產業快速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仍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主要體現為:高頻、可消費類數字文旅產品不足,在生產、管理、服務中引入新的風險,數據安全管理制度與智慧旅游建設標準不夠完善,5G基建及智慧化改造成本高,旅游企業改造意愿不強等。
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大趨勢,但發展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旅游本就是要身臨其境才會體會到樂趣和魅力,而“云旅游”、“旅游直播”等始終隔著屏幕,相較線下旅游缺乏真實性,因此對線上旅游從業人員的要求更高:文化底蘊要深厚、講解要有趣、準備要充分,這樣才能吸引用戶觀看。
游客旅游體驗的提升,需要旅游環境與旅游服務的持續改善,需要旅游業經營者、管理者、服務者真正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提升旅游業發展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