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芳
(重慶杭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慶 6483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市場需求的日益增加,房建事業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此時房屋建筑的建設規模隨之擴大,同時顯現出較明顯的能源消耗問題,探尋集約化發展路徑成為現階段的重點工作方向。綠色施工技術給傳統房建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引導,在全新理念的引導作用以及先進技術的支撐作用下,能夠在保證房屋建筑質量的同時減少資源投入、緩解環境污染[1]。
在房屋建筑領域,傳統的施工方法具有粗放化的特點,施工期間的資源浪費量較大、環境污染問題較為明顯,顯然難以滿足現階段的房建項目發展要求。在落實綠色施工技術后,實現統籌規劃,從優質環保型材料的應用、節能減排、減少建筑垃圾等方面切入,通過多重措施的落實有效減少房屋建設期間的資源浪費量,緩解各環節施工以及建筑使用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并且,國內建筑需求較為旺盛,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材料需求量較大,在應用綠色施工技術后,以較少的資源投入完成建設,由此帶動房建事業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1)專業水平高。綠色施工技術不同于傳統層面的施工技術,其融入了諸多先進的細分技術,給房屋施工的開展提供更為可靠的技術支撐。而該類技術的專業性較強,對作業者的操作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值得業內人士積極學習與創新。
(2)綜合性強。綠色施工技術的側重點不再局限于建筑本體質量的層面,其將發展目標擴寬至功能實用性、資源利用率、周邊生態環境保護、用戶生活品質等多個層面,因此具有綜合性的特征。在兼容多項要素后打破建筑與環境不兼容的僵局。
(3)節能環保。在傳統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存在較為明顯的污染問題,例如建筑污水污染、粉塵污染等,其會嚴重影響周邊的生態環境,且不利于周邊居民的正常生產與生活。相比之下,綠色施工技術則將節能環保提升至重要的地位,以期在施工中盡可能減少各類污染,并充分利用環保型材料,以達到文明施工的效果。
玻璃墻是房屋建筑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材料,常見于寫字樓等商業場所以及高層建筑中,其在提升建筑節能環保效果的同時增強了建筑的整體美感,給人以通透、大氣之感。在選用玻璃墻時,考慮其性能特征,例如安全系數應較高,在設計使用年限內不可出現開裂、掉落的情況,同時充分關注玻璃材料的環保特性。現階段,諸如中空夾膠玻璃、Low-E玻璃等均是主流的玻璃材料,在房建工程設計中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選用。此外,為充分利用玻璃幕墻塑造建筑美感,在選用時考慮色澤均勻性、鍍膜耐久性等多個方面。
除了挑選優質的玻璃外,考慮到玻璃墻施工的附屬材料,即支撐構架和密封膠。通常,支撐構架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與耐久性,較為合適的是鋁合金材料;而對于密封膠,則重點考慮到其彈性模量、抗拉強度、抗撕裂度、抗震性能。在選取合適的材料后將其設置到位,構成完整的玻璃墻結構體系[2]。
房屋建筑屋面施工中,選擇導熱能力和吸水能力較弱的材料。以屋頂的施工為例,在混凝土面板與排水層間設置保溫材料,應用效果較好的有加氣混凝土砌塊、輕骨料混凝土板。
此外,在屋頂種植綠色植物,通過此方式避免陽光直射至屋頂表面,避免出現建筑內部溫度異常升高的情況,減少暖通設備的使用量,以更加自然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優質的環境。建筑綠色屋頂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在采取該設置方式后,利用植物隔絕陽光直射,使建筑的室內溫度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屋頂植物還可吸收部分建筑內部產生的溫室氣體,有利于改善空氣品質。

圖1 綠化屋面結構
在建筑地面施工中,在混凝土下方增設保溫層,通過此結構層的應用減少地面的熱量損失。在綠色施工技術視域下,對地面節能材料的質量提出較高的要求,當前以泡沫玻璃頗具代表性,取適量原材料與廢舊玻璃混合,并向其中摻入發泡劑和改性劑,在該材料配制方式下做高溫焙燒處理,制得泡沫玻璃。該材料同時具備導熱系數低、吸水率低、強度高、耐腐蝕等多重應用優勢,若在建筑地面施工中合理應用該材料,則可充分提升地面的保溫效果,同時解決傳統保溫材料抵抗能力偏弱、耐久性不足等問題,如圖2所示。

圖2 地面保溫結構
多次水循環利用系統具有可行性,將建筑日常使用中所產生的廢水分類,形成生活廢水和生活污水,按照特定的路徑將其分區,再做針對性的處理。對于生活污水,將其集中收集,經過過濾處理后轉化為中水,將處理后的水用于植物灌溉、廁所沖洗等水質要求不高的場景中;對于生活污水,引導后排放,使其沿著特定的方向匯總至排放管道中,以防因隨意排放而污染地下水資源。
為提高建筑的給排水水平,適配合適的硬件。根據給排水的功能要求,所選用的設備應具有變頻運行、效率高、能耗低的特點,從而減少設備運行時的電能消耗。此外,充分利用雨水也是重要的工作方向。為房屋建筑適配雨水回收系統,將日常降雨中的雨水高效收集至指定的池子內,經過過濾后投入使用,例如作為廁所用水以及植物澆灌用水[3]。
(1)建立恒溫系統。人體對溫度的變化較為敏感,不同季節的溫度要求也有所不同,需動態控制建筑室內的溫度,以適應人體對于溫度的要求。例如,在樓板中鋪設毛細管網,夏季氣溫較高時注入冷水,冬季氣溫較低時則通過注入熱水的方式提高內部的溫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注水量以及注水溫度。在采取該方法后減少了制冷、制熱設備的使用量,由此也有助于減少建筑的能耗。
(2)建立全置換新風系統。除了溫度外,空氣品質的改善也至關重要。對此,建立全置換新風系統用于提供新鮮的空氣。從運行狀況的角度來看,該系統具有穩定可靠、效率高、能耗低的特點,正常運行工況下的熱回收率達到60%,有效減少了空調的能源消耗。為提高地面的含氧量(CO2的重量較大,會大量下沉至地面),將新風系統安裝至地面,由此改善空氣品質,此方法也減小了對室內空氣流動狀態的干擾,規避渦流和紊流。
土方施工期間粉塵污染是重點控制對象,應采取有效的防塵、除塵措施,例如通過灑水的方式撲滅灰塵,或是搭建防塵網隔絕揚塵的傳播。對于已經開挖完成的部分,則對其加蓋密網,此舉也有利于阻止塵土飛揚。
房屋建筑的工程量較大,隨施工進程的推進將逐步產生建筑垃圾,對此,搭建封閉的臨時專用通道用于運送該部分垃圾,將其轉至指定場所,用無害化的方法進行處理。
材料是工程施工中的關鍵要素,房屋建筑工程的材料需求量較大,若大量依賴于外地調運則存在運輸能源消耗量大(長距離運行中的油耗)、材料利用率低(運輸過程中因磕碰等原因而損傷材料)等問題。對此,在選擇建材時盡量做到建材本地化,與當地具有資質的供應商形成合作關系,由此縮短運輸距離,減少能源消耗以及材料損傷。
建筑材料進場時依據規范做好質量檢驗工作,若滿足要求則進場,否則予以退場。對于室內材料,必須出具有害物質的檢測合格報告,以保證室內空間所使用的材料滿足節能環保的要求(不存在放射性指標超標的情況),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環境。待工程結束后,委托專業的機構檢測室內的有毒氣體,對室內的空氣品質做系統性的評價,有效控制各項指標均,否則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綜上所述,在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下,建筑工程的節能環保水平也應當提升至全新的層次,以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并為居住者提供優質的人居環境。為實現目標,建筑企業應突破傳統粗放式施工技術的束縛,準確認識到綠色施工技術的重要性,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應用綠色施工技術,減少建筑資源消耗量、緩解環境污染、優化居住品質,由此推動房建事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