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祥松
(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貴陽 550000)
隧道工程地質情況復雜、變化較大,施工人員所能施工的范圍較小,受制性強,所需的施工技術相對難度較大,因此無論是隧道工程的施工還是開展監理工作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隧道監理人員只有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實施與工程施工相匹配的管理辦法,制定相應的《監理實施細則》對隧道施工的質量和安全進行嚴格的把控,并嚴格審核承包人的隧道專項施工方案,才能充分保障隧道工程的實用性和穩定性。
1.1.1 隧道洞口施工的監理
隧道洞口地質情況較為復雜,基于此,我們針對隧道洞口施工方面要進行相應的規劃和重點監控,規劃和監理的側重點主要是:對明洞和洞口的施工和開挖工作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和監控,根據現場實際狀況,如洞口的地質條件、地勢、地形等,在施工過程中,要秉承“早進晚出”“少開挖”原則,時刻關注邊坡的穩定性,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隧道盡量采用“零開挖”的方式進洞,減少對洞口周圍坡體的破壞,隧道截水溝必須在雨季開始前完成。對于明洞及洞口的開挖施工需自上而下進行,嚴格遵照規劃中設定好的坡率施工,嚴禁超挖或者挖掘不足的問題發生。在特定情況下,需要采取必要的救急措施:如通過超前錨桿以及超前管棚注漿加固等手段進行圍巖穩定操作,而對于地下水入滲嚴重等問題,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將其引流排出等措施。為保證不破壞原有土體結構,同時盡可能避免由于洞口不夠穩定以及難以入洞施工等問題,洞口開挖完成后,必須保護好洞口邊坡,為隧道進洞施工創造良好條件。
1.1.2 深掘施工監理
隧道掘進時,需要嚴格按照設計規劃的要求進行開挖施工,現階段,我們國家的高速公路在隧道方面的建筑工程通常采用新奧法進行施工,改法的基礎理論依據主要是借助圍巖自身所具備的良好承載效能的基礎上,采取一定的爆破技術來完成隧道的爆破作業,隧道爆破成型后采取相應支護,稱為初次柔性支護,爆破作業過程中要嚴格控制隧道掌子面炮眼的布置。根據圍巖的情況,選用合理的超前支護,雙側壁導坑開挖法,手動開挖或弱爆破開挖等。在施工過程中應用動態控制和管理技術,施工監理應隨時觀察、記錄和報告圍巖性質、巖層、巖性和地下水狀況;施工監理工程師視情況確定圍巖類型,要求承包商適應開挖尺寸和開采方式;對于圍巖類型較小、穩定性較差的地區,施工過程需要遵照“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勤量測以及快封”的基本原則推進[1]。
錨噴支護作業的進行需要在檢查開挖斷面合格之后開展,鉆孔作業則主要把握好鉆孔相互間間距、孔位、方向以及大小等,而對于錨桿鉆孔來說,其方位需要垂直于巖面。錨噴支護要求錨桿堅固,鋼筋網片應集中加工,在使用之前需要對表面產生的鐵銹進行相應處理,鋪設位置要合理:鋪設網片之前要求噴射一層混凝土。在日常監理工作中,要經常檢查和觀察以確定噴射混凝土的厚度和密度。開挖時遇到地質條件較差的地區,需要盡快和工作人員進行溝通,采用合適的施工技術,如有必要,可以通過安裝超前錨桿、管棚支護等防護手段來完成施工作業,防止倒塌、坍塌事故發生,確保整個項目工程的質量和施工人員的安全。
對于保證隧道適用性、設備耐用等方面,目前需要控制的主要環節在于隧道的混凝土襯砌,這是確保上述環節良好性能的首要條件,因此襯砌質量的把控對于整個隧道施工的質量環節尤為重要。模板臺車必須易于移動,表面光滑,接縫緊密,并具有足夠的剛性和穩定性。
在襯砌混凝土之前,必須進行準備工作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找平層混凝土、電纜溝外壁等下部混凝土來填充隧道底部,防止模板臺車下降和移位,確保安全文明施工。架設后,重要的是檢查防水板和土工布是否安裝牢固、防水板的焊接(或涂膠)是否符合要求、縱向盲管(或半管)是否正確定位、接頭是否密封等,必須嚴格按混凝土施工規范執行,且強度、外觀、平整度等指標必須符合混凝土防滲標準和要求。為了確保高質量的混凝土澆筑,必須使用泵送混凝土襯砌[2]。
隧道滲水是隧道施工中的一個嚴重的質量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注意防排水的設計和控制,以及徹底的檢查和修補。隧道防排水是以堵為主要措施,但國內主要采用以排水為主,防為輔助措施,防排水相結合進行,使用這些方法需要密切監測隧道內出水口的位置、水量和涌水,并對其進行登記以進行持續改進。在隧道的施工過程中,在無毒防火、強度、防水、減震性能等方面也有一定要求,總體來說應為各項性能良好的防水復合膜。對于二次襯砌的施工作業來說,要格外留意水滲入施工縫的薄弱點,如圖1所示。

圖1 防排水施工
首先,施工管理人員要仔細閱讀圖紙,在此基礎上,施工部門要為每個子項目做好技術報告,施工管理人員要做好后續工作。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糾正質量問題。結合以往監理工作人員的實際案例,在具體的施工作業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分析、掌握當地項目整合的多項合理化意見和建議。當對本工程項目采用的各類材料、相應的成本和半成品進行外觀衡量外,所有的樣品需要在有關部門的監督下才能進行下一步流程的操作,當整個過程樣品檢驗合格之后,需要填寫相應的資料驗收表,然后在本項目中使用。
監理人員可以通過試驗檢測對隧道施工中的材料以及關鍵施工部位進行質量檢測,試驗檢測主要包括室內試驗和現場試驗兩種類型,試驗檢測結果是監理人員對施工質量進行判斷的重要基礎。合格的監理工作人員能夠在試驗檢測對于原料的結構物、壓實度、硬度、厚度等進行準確的監測,從而判斷其是否合乎施工的質量要求,另外監理人員還需要對結構物的位置以及幾何尺寸等進行測量檢查,確保它們符合設計圖紙中的精度要求[2]。
不定期巡檢和建立工作人員對整個隧道工程施工進度和質量監管的主要手段,巡檢和旁站工作要求監理人員做到吃苦耐勞,對施工中的關鍵施工工序進行密切巡視。在進行巡視和旁站的過程中監理人員要積極為施工人員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從而能夠讓施工過程更加科學規范,同時,監理人員在巡視過程中要認真做好工作記錄,對于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及時向施工單位以書面形式進行傳達,督促施工單位進行分析后加以整改。總之,監理人員的巡視、旁站工作是保障隧道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因此必須認真落實,不能因心存僥幸、麻痹大意而導致施工質量失控。
監理部門應及時開展工作,排查并消除安全隱患。組織規劃分工明確,職責分工。根據程序的不同,有計劃、措施、行動、檢查、實施、總結和實施,執行相應責任,以檢查和管理潛在的安全風險。安全工程師立即將施工現場的隱患情況匯報上級,并負責對施工單位在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進行收集、整理、上報、匯總,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完善安全生產,完善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技術規范和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定期檢查現場,組織檢查驗收,及時發現隱患,進行整改指導,及時完成管控核查工作,完善相關記錄、報告和掃描數據。要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并以書面記錄檢查結果,進行文件通報,使每級能夠重視安全,保障工程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監理人員在隧道施工的過程中要做到動態化的管理和控制,嚴格遵循監理工作要點,從質量控制理論角度出發對施工質量進行管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提升隧道工程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