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
創客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培養其創新意識和精神,也提倡相對自由的學習空間,這與物理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是一致的。
物理實驗生動、鮮明,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在物理教學中,應結合創客教育的理念,充分發揮物理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
創客教育倡導讓學生提出問題,運用自己的創造力解決問題。創客的意識和行為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創客們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慢慢積累起來的。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故意制造失誤,激發學生的創客精神。
在演示“水的沸騰”實驗中,我故意在燒杯中裝了一大杯涼水。在課堂上演示時,燒水時間較長,就有學生提出問題:“怎么水還沒開啊!我們能不能讓水快點燒開?”我及時肯定了他的想法,接著問:“誰有解決方法?來幫幫我。”最后學生們根據生活經驗,七嘴八舌地討論出了縮短加熱時間的方法。
實驗過程中我還故意未在燒杯上加小紙蓋,導致后來溫度計示數不方便讀取。學生自己設疑,解釋了小紙蓋的作用。就連水沸騰過程中要吸熱的原理,也是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并動手實驗得到的。
為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對實驗進行適當的拓展,并以此激發學生參與創客行為的興趣和動力。
例如,在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學生用不同的定值電阻完成了實驗,展示了各小組的實驗記錄及U-I圖像,并得出了實驗結論。教師可將不同定值電阻小組的U-I圖像整合拓展,利用電腦自動生成U-I圖像,學生對比發現,越靠近U軸的電阻越大。這樣既解釋了本節的重點知識,又通過對比、拓展讓學生突破圖像這一難點內容,通過表格中的實驗數據及所用的定值電阻阻值,讓學生自己發現R與U/I的關系。最后每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得出R=U/I,為下一節學習歐姆定律作了鋪墊。
課后是創客教育的主陣地,然而這個主陣地很多時候受到制約。學生的課余時間變少了,只能從興趣出發,與其他學科進行融合。
人教版物理課本中的“想想做做”是基于相應章節的知識而設計的,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總結和延伸。教師可在課后用此類活動進行創客教育。比如,在學習《光的直線傳播》后,可讓學生自制“針孔照相機”,并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針孔照相機”制作評比,看誰制作的“針孔照相機”效果最好,再比比哪臺“針孔照相機”取材方便、外形美觀。再如,學習《生活中的透鏡》后,可讓學生自制“投影儀”。再把這幾次創客活動類比延伸,就有學生制作出了多功能成像儀。利用此儀器既可以演示小孔成像、照相機、投影儀的成像過程,又可以觀察放大鏡的成像情況。
諸如此類的創客教育活動還有很多,這些創客行為和氛圍都是基于學生真正參與而獲得的。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生也會自發地鞏固相應的知識,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學生的創客行為,教師應積極給予鼓勵和評價,讓學生對創客活動有更濃厚的興趣,并持續不斷地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