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
一、方案背景
本活動是以高一通用技術課程《技術與設計1》粵教版第一章第三節內容“設計是技術的關鍵”為基礎,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知識的基礎上開展的一次科技實踐探究活動。為保證活動的成效及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選用項目式教學法開展此次活動。
二、活動目的
1.通過自主完成探究任務,學會項目研究的方法、過程,學習撰寫項目研究報告。
2.學會收集、篩選和整理信息。
3.學會分工、協作、交流,學會集思廣益、深入思考、精益求精。
三、時間及人員安排
1.活動時間:1個月。
2.課時安排:6~8課時(用于集中交流)。
3.參與人員:全體高一學生。
四、活動準備
多媒體、投影儀等教學設備,可拆卸式自行車模型,繪圖圖紙,常用裝配工具,零件套件(剪刀、美工刀、螺絲刀、扳手、螺絲釘、螺帽等),自行車。
五、項目內容
(一)基礎部分
1.了解自行車的結構、工作原理。
2.了解自行車的發展歷史。
3.了解自行車的種類及各自的特點。
4.了解自行車的前沿設計和發展方向。
(二)展開部分
1. 分析自行車各部分結構、原理設計形成的原因,理解技術的生成。
2. 結合物理學及工學探討自行車結構設計中的知識應用,思考如何將知識應用于實踐。
(三)實踐部分
1.針對自行車的原理、結構,提出不同于傳統的設計想法。
2.形成完整的設計方案,交流并嘗試制作模型或進行實驗驗證。
(四)延伸部分
1.總結收獲,形成完整的書面項目研究報告。
2.展示成果,包括材料、照片和模型。
3.接受評價,再次完善。
4. 整理分類,留檔。
六、活動過程
1. 在微機室、圖書館等場所,分小組進行自行車的誕生及發展歷史、自行車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自行車的種類、自行車前沿設計及發展方向等相關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各小組準備一到兩個可拆卸的自行車模型。
2.小組自愿選擇和教師分配協調結合,將以上各項內容分配給不同小組作為重點項深入研究,再制作出該重點項的PPT,做好講解準備。
3.集中交流資料信息。
(1)研究小組結合手頭資料,利用多媒體講解自行車的誕生及發展歷程,其他小組可補充。
(2)同上,以個別小組為重點,其他小組為輔,結合自行車模型演示,匯總自行車結構的構成、基本工作原理。
(3)同上,匯總自行車的種類,簡要介紹各類自行車的設計側重點及工作原理。
(4)同上,匯總自行車的前沿創意設計案例、發展趨勢。
4.在充分了解信息的基礎上,分小組展開探討。
(1)對照自行車的發展歷史,分析每一次發展歷程中的改進點,思考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及這樣設計帶來了怎樣的技術實現。建議制表呈現分析結果。
(2)對照現代自行車的種類及特點,探究實現這些特點的原理。
(3)對照自行車的前沿設計資料,整理自行車設計的方向與思路。
(4)思考自行車結構、功能及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自己的創意進行歸納、整理。
5.針對集中交流情況,完善各小組項目報告,形成最終的關于自行車的創新設計方案。
6.制作模型或模擬實驗,驗證設計。
7.集中展示。利用投影設備展示各小組的項目報告。接受成果評價,再進行完善。
8.將材料歸檔,暢談活動體會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