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瑞 湯明達
在醫院的一次就診經歷中,我們了解到,很多人不熟悉醫院的科室分布和就醫流程,比如,有些人不知道檢查室在幾樓、化驗單的結果什么時候出來、如何合理有效地排隊等。為了讓人們有更好的就醫體驗,我們設計了“瑞達”導診陪伴裝置。
一、結構設計
語音掛號、精準導診,在減少人員聚集的基礎上為患者節約時間是本裝置的最大特點,其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
在Wi-Fi全覆蓋及北斗精準定位系統的支持下,“瑞達”導診陪伴裝置連接醫院大數據后,能及時、有效地分析出符合患者的就診方案以及到達各檢查室的最佳路線。其中,北斗精準定位系統、醫院門診綜合大數據分析系統、語音系統、紅外線掃描、超聲波檢測、人臉掃描識別攝像頭、揚聲器、耳麥等軟、硬件設備都屬于目前能有效實施的。
二、使用方法
患者在醫院入口處憑身份證刷臉就能免費領取“瑞達”導診陪伴裝置一臺,只需向裝置訴說自己當下的身體狀況,它就能第一時間幫助患者掛號,并用語音導航的方式幫助患者快速到達相應的診室。之后,它能根據醫生開出的檢查單帶領患者找到相應的檢查室,并幫助患者合理安排等待時間。當檢查結果出來后,該裝置能在第一時間引導患者到附近的自助機器上打印檢查結果報告單?;颊咴谂抨牭却龝r,“瑞達”導診陪伴裝置還能開啟語音暢聊等功能,緩解患者及其家屬的焦躁情緒。
特殊情況下,患者還能點擊“人工服務”功能,通過“瑞達”導診陪伴裝置與醫院總服務臺人員及時溝通?;颊唠x開醫院時,在出口指定位置刷臉就能將其歸還。
三、創新點
1.語音掛號,能第一時間通過患者對自身病情的描述進行分析判斷,幫助患者排隊、掛號。
2.貼身導診,根據患者的個體需求差異,連接醫院大數據系統,通過無線數據傳輸,幫助患者及時準確地找到診室、檢查室,節約就醫時間。
3.舒緩安撫。該裝置小巧、靈活,具有語音暢聊、心理安撫等模式,能有效安撫患者及其家屬的情緒。
4.多種語言模式。有普通話模式與方言模式,可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地域患者的需求。造型多樣,人們可根據喜好選擇。
5.高效省時。在有效連接醫院大數據系統的基礎上,該裝置能根據醫院就診者數量的實時變化,及時通知患者調整到達各檢查室的時間。
6.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減少人員聚集,減少志愿者的工作量,收集的信息能幫助醫院更合理、有效地協調各類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可作為醫院內部實施服務評價機制素材收集的方式之一。
四、改進計劃
1.提高導診精準度與智能陪伴語音系統的趣味性。
2.制作不同類型和材質的輕便智能導診裝置,提高佩戴者的舒適度。(指導老師:胡雙雪? 周 香? 許利群)
專家點評
張家瑞、湯明達同學的“‘瑞達導診陪伴裝置”是一項具有開發前景的發明雛形項目。
從目前我國醫療行業的情況分析,導診方面的電子設備較多,技術也較成熟,但導診與愛心陪伴相結合的方式還僅限于幾家醫院,且僅限于人工服務。如2016年2月29日,湖北省武漢市一家醫院開展的“溫馨陪伴導診”志愿者活動周正式拉開序幕; 2020年3月開始,河北省保定市一家醫院門診部推出“接力式陪伴”服務,為獨自前來就診的老人、殘障人士提供針對性服務,全程陪伴患者就診。
因此,兩位初中生在醫院的一次就診經歷中,當了解到很多人不太清楚醫院的科室分布和就醫流程,就萌發了發明導診、陪伴相結合的電子設備的想法,說明他們具有敏銳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創新意識,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