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在推延了一年以后,本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7月23日傍晚在東京開幕。42個會場750場比賽中,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北海道、福島的37個會場、724場比賽,將采用“空場”(無觀眾)方式進行。空場比率高達96.5%。
東京奧運會沒有因為推遲一年而在“安全、安心”(菅義偉主張的舉辦條件)環境中進行,反而在7月12日東京等城市第四次進入“緊急事態宣言”狀態的緊張氣氛中開幕。緊急事態宣言嚴格限制人員的外出,不準許餐飲店提供酒類等飲料,相當于宣布東京成為“高風險區”。
但是,日本的防疫和其他國家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次已經是第四次宣布東京等城市成為高風險區了,而且將近7萬名外國運動員、體育官員正在進入日本。雖說入境外國人事前都進行過核酸檢測,在拿到陰性結果后才來到日本,但檢測時為陰性,經過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后,到日本已經轉陽的人并不是完全沒有。東京都內7月12日一天的確診人數為502人,全日本當天的確診人數更是多達1508人,情況比外來的感染者人數要高出上百倍。
東京人似乎已經習慣了緊急事態狀態。7月12日頭一天進入緊急事態狀態,外出的人員只比平時減少了2%,政府宣布緊急事態基本沒看到效果。
在82萬人累計確診,將近1.5萬人因新冠死亡的情況下,日本接種了兩針疫苗的人只有1653萬,不到總人口的1/6。這個時候選擇空場舉辦奧運無疑是正確的,但進入緊急事態后,人們照常逛街,疫苗依舊不見接種提速,確診人數保持著比上一周增加的態勢,這個國家的民眾對待疫情的態度、應對的方式,和世界其他地方很不一樣。
造成這個結果的很大原因,在于菅內閣抗疫的不作為、亂作為:眼看著日本國內疫情已經在一些地方擴大起來,但認為經濟活動不能停頓,雖然宣布一些地方進入緊急事態,算是政府作出了防疫要求,但執行時并不嚴格—確診病人只要不是重癥的話,上街買菜、吃飯,認為是個人的權利,不能被阻斷。
將患者從普通人中分離出來,進行隔離的話,能保證絕大多數人的正常社會生活。只要一個健康碼就足以完成這個工作,但日本開發出了健康碼,卻又不能完全用好。最后的防線便是醫院。好在日本的醫療體系比較堅固,目前尚未出現崩潰的跡象。
不徹底推行抗疫方式,不能徹底切斷新冠的傳染途徑,讓日本在這次奧運會期間已經不能用正常的方式比賽、觀看比賽。奧運會的門票收入大約為900億日元(約9億美元),這筆收入按照與國際奧組委的協議,屬于日本及東京都,但比賽實況的轉播權在國際奧組委,相關的收入也歸國際奧組委,日本恐怕一分錢也拿不到。日本賠錢賺吆喝,國際奧組委悶聲發大財,兩者涇渭分明。
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日本防疫不力,特別是奧運會期間東京處于緊急事態宣言的限制下,不僅不能讓本國觀眾去現場看奧運,外國觀眾更是無法進入日本,使日本失去了一個讓外國觀眾在觀戰的同時了解日本的機會。
奧運會的空場,將日本抗疫的“空無效果”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