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娟,盧 怡,李 丹,李嘉敏
(德陽市人民醫院乳腺外科,四川 德陽 618000)
2019年12月8日湖北省武漢市出現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1],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國內專家研究確認,暫稱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呼吸道烈性傳染病來勢兇猛[2-3]。截止2020年2月19日,全國確診病例74 279例,死亡2006例,這一突發事件嚴重擾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不同區域、不同人眾承受的壓力及心理反應可能不同。為此通過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阿壩藏區不同人群進行心理狀況測試和分析。
隨機選擇阿壩藏區人群為觀察組,共105名,其中男 35名,平均年齡(34.5±8.4)歲;女70 名,平均年齡(33.9±10.5)歲;阿壩縣人民醫院、阿壩縣藏醫院及阿壩縣對口支援醫療人員為對照組,共計103例,其中男31例,平均年齡(30.4±7.8)歲,女72例,平均年齡(31.5±12.5)歲。2組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2組均自愿參加本調查。
1.2.1 調查方法 首先說明調查目的、意義、填寫方法,統一采用“騰訊星問卷”進行資料收集,每個選項均設置為必答選項。調查對象在 10 min 內獨立填寫并提交問卷。本次調查共有 108名醫務人員參與,其中有效問卷 103份,有效回收率為95.4%。調查普通藏區人群112名,其中有效問卷105份,有效回收率93.7%。
1.2.2 調查工具 1)采用 Zung 等[4]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醫務人員及普通藏區人群的焦慮情況。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931。量表包括2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總分20~80分,總分乘以 1.25 轉換為標準分,評分越高表示焦慮程度越嚴重。根據中國常模[5],將標準分以 50 分為界值,50~59 分為輕度焦慮,60~68 分為中度焦慮,69 分及以上為重度焦慮;2)采用抑郁自評量表 (SDS)評價醫務人員及普通藏區人群的抑郁情況,包括20個項目,每個項目由七級評分構成。包括兩項精神—情緒癥狀,八項軀體障礙,兩項精神運動障礙和八項抑郁性心理障礙。該量表使用方便,能直接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觀感受。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狀態越嚴重[6-7]。3)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價醫務人員及普通藏區人群的癥狀情況。該量表共有90個項目,包含軀體化、敵對性、焦慮、強迫、恐怖、抑郁、人際關系、偏執、精神病性9個因子,能直觀反映心理癥狀的9個方面。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8-9]。
運用 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或百分比(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 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取 α = 0.05。
見表1。
表1 2組及全國常模SCL-90評分比較(±s) 分
表1 2組及全國常模SCL-90評分比較(±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
因子項目 對照組(n = 103)觀察組(n = 105)全國常模(n = 1388)軀體化 1.45±0.48 1.38±0.51 1.37±0.48敵對性 1.41±0.55 1.40±0.61 1.46±0.55焦慮 2.88±0.58 1.42±0.55# 1.39±0.43#強迫 2.26±0.68 1.58±0.55# 1.62±0.58#恐怖 1.26±0.48 1.25±0.46 1.23±0.41抑郁 1.96±0.55 1.55±0.60# 1.50±0.59#人際關系 1.75±0.66 1.70±0.64 1.65±0.61偏執 1.48±0.57 1.50±0.57 1.43±0.57精神病性 1.22±0.42 1.25±0.42 1.29±0.42
見表2。
表2 2組的SAS和SDS評分比較(±s) 分
表2 2組的SAS和SDS評分比較(±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
量表 性別 對照組(n = 103) 觀察組(n = 105)SAS男 38.55±12.15 28.65±7.35#女 40.67±13.25 29.89±8.55#總分 39.98±12.56 29.33±7.66#SDS男 43.12±10.33 30.25±8.01#女 45.68±11.25 31.69±7.66#總分 44.91±10.66 31.32±7.88#
見表3。
表3 2組對新型冠狀病毒知曉程度比較 例(%)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和檢疫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和檢疫傳染病管理[10-11]。突發的嚴重疫情對民眾心理造成了廣泛影響。本研究發現,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期間,阿壩藏區不同人群表現出了心理狀態的差異。
本研究顯示藏區醫務人員SCL-90陽性項目數為(25.34±6.66),高于全國常模(24.92±5.41)及普通藏區人群(23.65±5.86),說明醫務人員整體已有輕度自覺癥狀。焦慮對心理差異的影響 焦慮源于自身內心的心理沖突[12],醫務人員SAS得分(39.98±12.56)分,且呈現女性得(40.67±13.25)分略高于男性(38.55±12.15)的趨勢。隨著疫情的全國蔓延,阿壩藏區采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政府出臺并落實了若干管控措施,所有醫務人員取消休假、配合開設發熱門診、傳染隔離病區、宣教排查等工作,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隨之而來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也不斷增加,醫務人員不僅要承擔繁重的工作還要面對被感染的風險[13],導致其SAS分值偏高。
抑郁對心理差異的影響 SDS調查研究數據顯示,藏區醫務人員得分(44.91±10.66)遠高于普通藏區人群(31.32±7.88),受訪醫務人員中援藏人員占比32%,節后返藏的醫學隔離及疫情造成了援藏人員中度抑郁達69.4%。何云涓等[14]的研究表明醫務人員焦慮的心理狀態與主觀、客觀及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和積極應對呈負相關。應高度重視一線醫務人員心理健康,及時做好疏導工作。
阿壩藏區地處川甘青三省交界,平均海拔3 500 m,高原環境的特點是氧分壓低、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15],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對身體危害更劇。問卷發現普通藏區人群對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知識知曉率低,其中危害性知曉率60.95%,傳染性55.24%,防控知識22.86%,而“手衛生”僅為7.62%。
藏區生活條件普遍艱苦,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導致了新冠病毒防控知識普及不足。其次,研究中一般資料顯示普通藏區人群文化水平不高,高中及以上學歷占比23%,這種知識儲備空間的有限性,約束了人的認知和決策產生巨大偏差[16],未充分認識新冠病毒疫情的嚴峻性以及由此帶來的心理影響。另外,阿壩縣疫情相對較輕,且離疫情中心武漢較遠,因此,藏區人群疫情防控意識不強,對新冠病毒防控知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差。
該研究發現,醫務人員較藏區人群對新冠狀病毒知識平均知曉率高34.92%。首先是因為具有醫學專業知識背景,獲取相關知識的資源及途徑更加豐富,其次,作為一線醫務人員,對新冠的發生和防治更為敏感。有文獻表明,當人們對傳染病的病因、癥狀、傳播途徑等相關知識認知較高時,有利于傳染病的有效遏制[17]。
在全媒體時代,造就了豐富多元化的信息傳播,普通群眾很難區分辨別真偽[18],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幫助人們掌握基本衛生防病知識,幫助人們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對待疫情,做到既保持必要的警戒又避免恐慌[19]。政府可適當通過廣播、公眾號推送、設立防控勸導點等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增強普通藏區人群的防范意識。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作為生活中突發的重大負性事件,不可避免的難以在短期內消除。目前雖然尚未對阿壩普通藏區人群及醫務人員造成嚴重的心理影響,但隨著疫情的進展,有必要加強后期觀察,重視人文關懷、心理干預等,以減少疫情帶來的后續心理損害和影響。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調查樣本量較小,難免有選擇性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