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冰,楊小葉,李梓萌,趙琪珩
(1.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醫院感染管理部,長春 130033;2.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內分泌代謝科,長春 130033;3.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骨科,長春 130033)
我國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的特點發布了一系列的診療及防控指南,但現有的醫院感染防控措施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疫情刻不容緩,時間緊迫,運用傳統的培訓方式可能會增加感染機會[1]。本研究總結了某大型三甲醫院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工作中,結合SARS、埃博拉等病毒防控經驗,結合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總結出科學的多模式醫務人員防護培訓方案,并應用于臨床。
2020年1月21日-2月28日某三甲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線醫務人員478人,其中臨床醫生及護理人員399人、醫技人員47人,后勤人員21人,感控專職人員6人,醫療廢物回收人員5人。
1.2.1 模式一 理論知識學習培訓:1)由感控專家及傳染病預防專家講解本次疫情的最新情況和NCP的疾病相關知識;2)由傳染病診療專家結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印發的一系列有關NCP防控方案,向NCP一線醫務人員進行科學解讀;3)下載并觀看由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錄制的個人防護視頻;4)由醫院院感專職人員對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進行穿脫演示和難點解讀。
1.2.2 模式二 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及穿脫注意事項。由感控專職人員對各類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及穿脫流程進行演示和講解,防護用品包括一次性醫用 N95口罩、一次性醫用帽子、一次性醫用乳膠手套、一次性連帽防護服、一次性隔離衣、一次性鞋套等,演示之后,每名被培訓者進行操作,對穿脫的難點反復練習,直至能夠成功完成整個穿脫流程,并保證穿脫步驟不顛倒,防護用品外面不污染內面[2]。最后組織參加培訓的人員進行第一次的防護技能考試,對考核不達標者進行補考。
1.2.3 模式三 重點部門、重點區域的模擬實地演練培訓。根據傳染病防治要求對重點區域和重點部門進行合理的布局規劃。按傳染病區布局模式合理設置了“三區兩通道”,并實施規范管理。因此為了更加直觀的了解每個通道及區域的性質及作用,醫院建立了與實際病區相仿的模擬病區。每次培訓時,先由感控專職人員進行各個區域和通道的講解和實地演示,之后將人員進行分組,每2人為一組,互相配合、檢查監督,最后完成整體“三區兩通道”的防護技能操作演練。培訓結束后,組織全體參加培訓人員進行第二次防護技能考試,對考核不達標者進行補考,考核標準見表1。
表1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技能考核標準
續表1
1.2.4 模式四 模擬總結出一些臨床突發情況,進行分析、討論、總結,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在設計這些突發情況時,以臨床易被忽視的細節問題為重點,鼓勵每一位參訓者給出自己的建議,激發參訓者的主觀能動性,并集體分析解決、改進,最后進行總結,得出最嚴謹可行的方法,大家學習并分享,培養通過問題反思舉一反三式思維模式,最終達到NCP一線醫務人員自身防護意識的提高。最后組織全體參加培訓人員進行第三次防護技能考試,對考核不達標者進行補考[3]。
對醫院478名NCP一線醫務人員進行了防護技能的培訓,分別將三次NCP防護技能考試成績進行總結,以95分為合格標準。三次考核的平均成績都穩步提升,合格率在最后一次的考核中達到了100%。1、2月任務期間無醫務人員感染事件發生。
自新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以來,疫情蔓延迅速,有文獻指出,住院患者和醫務人員成為了新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重要群體[4]。因此,要想打贏這場病毒防疫站,必須要保證每位一線醫務人員的個人防護技能堅不可摧,將多模式的培訓方式應用于NCP防護技能培訓中,在臨戰狀態下的短時培訓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參訓者的綜合防護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