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杰,韓麗娜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長春 130021)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后,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各地區均調遣醫護人員馳援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我院亦派遣41位臨床護士趕赴湖北省。臨床護士就是馳援武漢戰士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群體。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隔離病房,臨床護士面對繁重的護理工作,工作時間長,工作內容多,工作量大,精神壓力大,難免心理健康方面會出現一些問題,如焦慮、抑郁、社交功能障礙、適應障礙[1-2]。國內外已有很多的研究和實踐表明,持久而強烈的工作壓力和不恰當的應對方式,可降低組織工作績效,損害個體的身心健康[3]。本研究調查我院援鄂臨床護士工作壓力與焦慮情況,探討可行的應對方式和干預措施。
針對2020年2月-3月,我院援鄂的41名臨床護士進行問卷調查。
本研究根據我院援鄂臨床護士工作及生活特點,自行擬定特色調查問卷,以網絡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由我院援鄂一線臨床護士在援鄂期間自行填寫,共收回有效問卷41 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
采用SPSS 2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方法為描述性統計分析,α = 0.05為檢驗水準,計數資料采用c2檢驗。
見表1。
表1 41名臨床護士基本情況
見表2。
表2 援鄂臨床護士對感染新冠病毒的擔憂情況
見表3。
表3 援鄂臨床護士身體精神狀態自我評價
本研究表明我院援鄂臨床護士存在較多的頭疼、不快樂、比從前哭的多、感到痛苦、喪失了對事物的興趣等情況,說明其普遍存在焦慮情緒。臨床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如:婚姻質量、人格特征、生活滿意度、人際關系、職業性質、工作超負荷、社會不公平評價、應對方式及臨床護士社會人口學特征等等眾多因素交織在一起共同對其心理健康產生作用[4-7]。而我院援鄂臨床護士在一線工作中,面臨著很多困難。生活方面,我院援鄂臨床護士潛力馳援湖北,氣候、飲食,接觸的醫護及病患習俗和口音皆存在較大改變,可能導致飲食不適應,人際交往不順暢的問題。工作方面,在新冠肺炎救治過程中護理工作至關重要,護士面臨著很大的護理壓力。在隔離病房,護士往往身擔數責,不但要承擔患者的治療,還要護理患者的生活日常,一些病重和年老患者的進食、上廁所也由她們來負責照顧。護士的工作24 h“三班倒”,尤其在護理重癥病人時需要長時間連續觀察與監控病情變化,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需要高度專注和情感投入。援鄂臨床護士心理壓力大,休息時間短,睡眠不足都容易產生焦慮心理。臨床護士同時要考慮自身是否感染新冠肺炎,防護物資是否充足,在挽救病人時是否得到病人及同事的理解和認可,家鄉家人生存生活情況等等因素都會使臨床護士產生焦慮心理。
援鄂臨床護士每日要面對的新冠肺炎病人數量多、任務重,對于惡化或死亡病例存在失落感和挫敗感,自我認同度下降,產生焦慮情緒。所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區,援鄂臨床護士要盡快適應環境,在短時間內盡快調整心態,順應規律,積極看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學會接納自己,相信自己,樹立起信心,勇于面對現狀,改變心態,積極投入疫情戰斗[8]。如果已經意識到自己存在焦慮情緒,可以合理宣泄、與同事保持心理與情感的相互支持、適當運動等方法,改善低落情緒,積極改變心態,適應工作環境的變化,有效緩解低落情緒,增強機體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