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漫林 鐘天順 鄔君生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一種常見多發疾病,具有較大的危害,受到多種致病因素的影響[1,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具有較重的病情,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低血氧、雙側非心源性肺水腫,但分析顯示,該疾病卻是單純因肺水腫所引致的嚴重低血氧所致的一種急性非心疾病。據文獻報道顯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主要與失控的炎癥反應有關,而CBP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治療效率[3]。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80 例重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照組,各40例。納入標準:經診斷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分型按柏林定義屬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PaO2/FiO2≤100 mm Hg);需進行機械通氣。觀察組中男26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55.16±17.74)歲;參照組中男22 例、女18 例,平均年齡(53.22±18.3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行常規方法治療,即治療原發病,去除誘因,抗感染、抗炎、呼吸支持、營養支持、維持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支持治療等。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行CBP,具體內容如下:使用瑞典金寶百特連續性血液凈化設備(生產廠家:Gambro),采取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CVVH)模式,前置換方式,血流量180~200 ml/min,置換液4000 ml/h,無凝血功能異常者給予肝素抗凝,凝血功能異常肝素抗凝有禁忌者給予枸櫞酸抗凝。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 周后的PaO2/FiO2、APACHEⅡ評分、炎癥指標水平及臨床療效。相關炎癥指標包括IL-6、TNF-α、WBC、CRP。療效判定標準:病癥消失,PaO2/FiO2>300 mm Hg,未發生不良反應與副作用為顯效;病癥緩解,臨床癥狀有所改善,PaO2/FiO2≤300 mm Hg 為有效;病癥未緩解,患者的病情并未得到控制或發生惡化,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改善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PaO2/FiO2、APACHEⅡ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PaO2/FiO2、APACHEⅡ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 周后,兩組PaO2/FiO2、APACHEⅡ評分均優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優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PaO2/FiO2、APACHEⅡ評分對比()

表1 兩組治療前后PaO2/FiO2、APACHEⅡ評分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參照組治療1 周后對比,b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IL-6、TNF-α、WBC、CRP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 周后,兩組IL-6、TNF-α、WBC、CRP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對比()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參照組治療1 周后對比,bP<0.05
2.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相關研究表明,機體的炎癥反應是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重要因素[4]。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主要分為直接損傷與間接損傷,其致病因素復雜多樣,但都由肺泡上皮細胞與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急性損傷引起[5]。因此,對于急性呼吸窘迫征的治療主要以控制發病因素、改善臨床癥狀為主要手段,包括常規的抗感染抗炎治療、營養支持、電解質紊亂糾正治療等,防止炎癥反應引發肺部損傷,并予以患者有效的呼吸支持[6,7]。CBP 是指所有以連續、緩慢特點清除機體過多水分和溶質治療方式的總稱[8]。目前以使用市場銷售的置換液為主,根據病情或個體差異調整置換液配方。置換液的輸入在CVVH 時常用前稀釋法,而后稀釋法多用于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9]。近年來,連續血液凈化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了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當中,血液凈化能夠有效降低炎癥介質對機體組織器官的損傷,改善患者的身體機能,促進病情的康復[10,11]。通過本文論述可知,治療1 周后,兩組PaO2/FiO2、APACHEⅡ評分均優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優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 周后,兩組IL-6、TNF-α、WBC、CRP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重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聯合應用CBP 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