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慧
慢阻肺是臨床常見氣道疾病之一,具有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的特點,急性加重期會嚴重降低患者的肺功能,使患者咳嗽、喘息以及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癥狀加重,無論是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或工作生活均構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1]。因此,針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一經確診,應第一時間規范治療以及時控制臨床癥狀、改善肺部通氣功能。特布他林是近階段治療慢阻肺的基礎藥物之一,具有擴張支氣管的功能;而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等)可有效抑制炎癥、阻斷病理性免疫反應,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療同樣效果良好[2]。為明確特布他林聯合糖皮質激素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療效果,本研究就76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歷資料做了相關分析和比較,具體歸納如下。
1.1 一般資料 搜集2018 年6 月~2020 年3 月收診且入住本院的76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符合2013 年編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修訂版)》[3]中的相關判斷依據;②處于急性加重期;③患者及家屬知情,已在相關同意材料上簽名。排除標準:①伴重要臟器功能(肝、腎等)疾病;②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③對研究用藥過敏或既往有過敏史;④拒絕參與此次研究等。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8 例。對照組中,男21 例,女17 例;年齡最大75 歲,最小43 歲,平均年齡(58.79±6.42)歲;病程2~14 年,平均病程(6.89±2.37)年。觀察組中,男22 例,女16 例;年齡最大76 歲,最小45 歲,平均年齡(59.04±6.75)歲;病程2~15 年,平均病程(6.92±2.70)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批。
1.2 方法 在常規吸氧、止咳、控制感染以及糾正酸堿平衡紊亂等處理下,對照組給予特布他林(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2694)單藥治療,1~1.5 ml/次,于15~20 min 內霧化完畢,2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布地奈德(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410)霧化治療,霧化量0.5 mg/次,2 次/d。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1 周的臨床用藥與研究觀察。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4]:①顯效:治療后,基本無咳嗽、喘息等癥狀及體征,且肺濕羅音及哮鳴音消失;②有效:治療后,咳嗽、喘息等癥狀及體征有所緩解,且肺濕羅音及哮鳴音有所減輕;③無效:治療后,未見慢阻肺相關癥狀及體征變化,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肺功能:比較兩組不同治療階段的肺功能指標,主要包括FEV1、FVC 以及FEV1/FVC。不良反應:惡心、胃部不適、口咽不適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用藥后總有效率為97.3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VC、FEV1、FEV1/FV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VC、FEV1、FEV1/FVC 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慢阻肺屬于臨床呼吸科的常見病之一,目前關于其病因已有初步的了解,多認為吸煙、粉塵以及呼吸道感染等是慢阻肺的常見誘發因素[5,6]。一旦患病,患者通常會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加重以及其他一些呼吸道癥狀,并可能影響分泌物的正常排出,導致黏膜循環障礙,使疾病進入急性加重期;若未盡早規范治療,還可隨病情的進一步發展而導致呼吸衰竭或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研究表明,多種炎癥細胞因子均有參與到肺實質與介質結構的破壞過程,這是導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內結構重塑、功能減退的重要原因[7]。腎上腺素β2受體激動劑由于能夠有效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抑制氣道內肥大細胞以及中性粒細胞的活性,在解除氣道內炎性反應、過敏反應等方面均有明顯作用,故而成為了目前臨床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常用藥物。但是,趙文玲[8]研究發現,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特布他林單藥霧化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0.00%,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的癥狀緩解效果不夠理想。結合本研究結果分析,對照組患者使用特布他林單藥霧化治療后,總有效率僅為78.95%,與其所述觀點大致符合,說明為提高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療效果,特布他林單藥霧化仍較有局限性,亟需尋求一種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案。
布地奈德是廣泛用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以及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藥物,同時也有臨床實踐用于慢阻肺的治療。布地奈德作為一種局部、短效糖皮質激素,在抗炎、擴張氣管等方面均有確切作用,其能夠通過抑制炎性介質的分泌,增加人體內的抗炎因子,緩和氣道的高反應性;并可參與細胞因子的形成過程,對細胞因子的形成起誘導作用,借此增強細胞免疫功能,促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下降,使上皮細胞減少分泌黏液,由此達到治療的目的。資料顯示,布地奈德對β2受體的興奮性,還能夠促使氣道平滑肌保持松弛,并增強纖毛的運動能力,能夠使痰液加速排出,最終發揮改善肺部通-換氣功能的效果[9]。研究認為,特布他林與布地奈德兩藥的作用機制不同,聯合給藥還可產生協同效果,進一步改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治療效果[10]。本研究對76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發現,觀察組用藥后總有效率為97.3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VC、FEV1、FEV1/FV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VC、FEV1、FEV1/FVC 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研究以及劉愛文[11]、張敏[12]研究所表述的觀點也基本相同;此外特布他林與布地奈德兩藥聯合霧化的安全性也較可靠,治療期間未增加藥物相關性副反應產生,可能與兩藥聯合發揮了良好的協同效果有關。
綜上所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特布他林聯合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治療,能夠有效提升臨床藥效,促進患者肺功能的恢復,并且不易產生用藥不良反應,方案安全性較可靠,值得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