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章凡 梁葵興 熊錦衛 張嘉芮
引起抑郁癥疾病的因素較繁多,其臨床主要病癥多是情緒不高、活動量下降、思維緩慢、對遇到的困難有過高預估,甚至有少數患者存在自殺意識[1]。此外,大多數患者還會伴有睡眠困難之癥,致使患者精神疲乏、生活質量及能力下降,同時伴有血壓、血糖升高,心臟器官病變等風險[2]。有關抑郁癥的治療方案,多為藥物療法、心理干預、物理治療等,均具有一定療效。關于治療抑郁癥的藥物有多種,藥品的差異性對臨床療效有不小影響[3]。選擇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在本院門診診治的抑郁癥患者70 例為實驗的對象,探討度洛西汀和曲唑酮聯合作用于抑郁癥患者的治療時,所發揮的臨床效果,詳細研究過程見下文。
1.1 一般資料 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本院門診診治的70 例抑郁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就診時間先后分為單一組與聯合組,各35 例。單一組男20 例、女15 例;年齡24~52 歲,平均年齡(36.15±5.95)歲;病程0.5~4.0年,平均病程(1.96±0.56)年。聯合組男18例、女17 例;年齡25~53 歲,平均年齡(37.55±5.74)歲;病程0.8~4.0 年,平均病程(1.90±0.7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需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明確診斷為抑郁癥的患者;②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17 分的患者;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分>7 分的患者;③基本資料完整的患者;患者家人同意且支持此研究,并簽署協議書的患者。排除標準:存在原發性的睡眠障礙疾病的患者;屬于繼發性的抑郁癥患者;研究2 周之前,使用安眠鎮靜藥物、或者抗抑郁類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哺乳期、妊娠期的女性患者;對酒有依賴感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單一組 僅使用鹽酸曲唑酮片(沈陽福寧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23,規格:50 mg)口服治療,藥量:初始劑量為50 mg/次,1 次/d,服用時間:晚睡前,而后以患者抑郁癥病情的變化,酌情調整藥量,1 周內最高用藥量≤150 mg/d,治療時間:7 周。
1.2.2 聯合組 鹽酸度洛西汀腸溶片聯合曲唑酮片療法,曲唑酮使用方法與單一組相同,鹽酸度洛西汀腸溶片(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56,規格:20 mg)口服治療,藥量:初始劑量為20 mg/次,2 次/d,服用滿1 周后,以患者用藥的反應為依據,確定有無提升用藥次數的必要,并最終將藥量控制在60 mg/d,分2 次服用,治療時間:連續7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抑郁評分,即通過HAMD-17 項量表評估治療前、治療2、4、6 周后患者的抑郁情緒,最高分值53 分,最低分值0 分,抑郁程度標準:重度:總分>24 分;中度:17 分<總分≤24 分,輕度:7 分<總分≤17 分。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睡眠質量評分,即通過PSQI 量表評估治療前、治療2、4、6 周后患者的睡眠質量,最高分值21 分,最低分值0 分,總分>7 分時,睡眠有障礙。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療有效性,記錄治療期間出現口干、嗜睡、頭昏乏力等不良情況,總發生率=(口干+嗜睡+頭昏乏力)/總例數×100%;治療有效性以HAMD 評分為判定標準,康復、顯著、好轉、無效為其指標。康復:HAMD 評分下降程度≥75%;顯著:5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抑郁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4、6 周后,兩組抑郁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抑郁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抑郁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單一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4、6 周后,兩組睡眠質量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聯合組分別為(10.40±2.31)、(8.21±2.78)、(4.31±2.03)分,均低于單一組的(12.89±3.47)、(10.27±3.20)、(8.30±2.5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單一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療效果比較 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57%低于單一組的42.86%;治療總有效率97.14%高于單一組的71.4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療效果比較[n(%)] 抑郁癥屬于精神系統出現障礙的疾病,其病機即人體內去甲腎上腺素的能受體和5-羥色胺含量下降,導致患者產生思維、情感異常及悲觀低落心境等癥狀,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患者會逐漸產生幻覺、妄想等癥狀,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睡眠質量,甚至有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自戕舉止[4]。除此之外,抑郁癥還有可能引發食欲不振、便秘、睡眠困難等癥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起到消極作用,精神狀態也由此而受到極大影響,較易出現疲勞無力等病癥,進一步加劇了患者的抑郁癥病情[5]。其中,睡眠困難是抑郁癥疾病病情發展過程中較易發生的癥狀,主要體現在入睡艱難、失眠多夢等。 以當前的形勢而言,我國病發抑郁癥的患者數量逐年上漲,且此疾病已經被國際醫學領域認定為危害性較大的公共衛生類疾病[6]。因而,此疾病的臨床治療不容忽視。度洛西汀是臨床使用頻率較高的抗抑郁癥類藥物,于人體回收五-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方面發揮抑制作用,進而提升5-HT、NE 的濃度,加強神經元的傳導能力,促使患者神經中樞較快速的接收興奮信號,從而達到減輕患者抑郁情緒的治療效果[7]。曲唑酮歸類為三唑吡啶衍生物藥品之一,能夠抑制機體再攝取5-HT,推動γ-氨基丁酸產生功效,從而起到鎮靜、抵抗抑郁情緒的療效[8]。與此同時,曲唑酮還能夠促使患者進入良好睡眠狀態,增進其睡眠質量,有益于減輕抑郁情緒。將度洛西汀藥物與曲唑酮藥品相結合,能夠促進抑郁情緒好轉速率,改進睡眠質量,是治療效果較好的治療方案[9]。 本研究的實驗結果顯示,治療2、4、6 周后,兩組抑郁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4、6 周后,兩組睡眠質量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聯合組均低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57%低于單一組的42.86%;治療總有效率97.14%高于單一組的71.4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而明確,度洛西汀與曲唑酮藥品結合使用,能夠緩解患者的抑郁情緒,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10]。 綜上所述,抑郁癥疾病的治療選擇度洛西汀藥物與曲唑酮聯合方案,能夠促使患者的負性情緒得到較快的改善,幫助患者擺脫抑郁消極心理,建立樂觀陽光心態,療效優異,值得給予宣揚及推薦。2 結果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