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教育部開始要求高校各門學科都要重視課程思政教育功能,這項重大舉措旨在以德育為抓手培養高素質人才。在當今網絡信息時代把思政教育貫穿到各學科教育教學全過程中,通過創新協同育人新模式和創新思政教育路徑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質量,高校教師要把把立德樹人作為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在新媒體時代下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越發困難,大學生通過互聯網獲取過多的負面信息嚴重沖擊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來思想就比較叛逆的大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響和干擾,費盡心血、時間和精力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甚至不如網絡負面信息的一次沖擊。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使新媒體這個教育載體,通過快速便捷的新媒體傳播思政信息,不斷改進和創新高校思政教育的相關內容和教學手段,探究思政教育發展如何適應新時代發展新趨勢,創新高校傳統思政教育的途徑和策略,不斷優化思政教育教學結構和發揮新媒體技術優勢,變革思政教學內容和模式,盡最大努力削弱網絡信息帶來的負面新聞影響,通過有效手段提升大學生思政素養和綜合素質。利用新媒體網絡的快捷、高效和便利的信息傳遞功能為思政教育所用,利用網絡信息較強的交互性和時效性進行思政教育,打破西方話語權的主導地位,把思政話語模式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為此,由左柏州撰寫的《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書,有助于網絡信息化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路徑選擇與策略研究。作者立足于新媒體時代特征以全新視角全面闡釋了信息時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相關理論問題,重新解釋和闡述了新媒體發展給思政教育所帶來的新問題,重點闡述了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內容、基本理論、研究路徑和評估機制等問題。全面分析和深刻解讀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表現和現狀,科學界定了高校思政教育目標,系統地探索了高校思政教育話語權方式的創新。新媒體作為高校思政教育載體是一把“雙刃劍”,強大的傳播功能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宣傳,但是其負面作用也深刻影響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發展,新媒體為高校思政教育帶來的兩面性影響,也要引起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作者基于新媒體時代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指出了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短板,通過聚焦新媒體技術特性剖析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現狀,提出了發揮新媒體優勢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策略。作者利用新媒體時代優勢整合理順了思政教育話語方式的創新機制,在新媒體時代的客觀挑戰之下提出了思政教育話語方式的創新構想,并結合新媒體時代語境嬗變創新設計了思政教育話語方式。總之,該書具有內容詳實、結構緊湊、條理分明、可讀性強、實用性較高等特點。
在書中,作者首先論述了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發展現狀、思政教育創新改革的不足、新媒體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困境及原因,以及當前新媒體技術優勢帶給高校思政教育的嚴峻挑戰與發展機遇。作者為大學生全面清晰地建構了新媒體思政教育框架,為今后的思想政治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論述了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的具體表現和具體措施,多維度討論了高校思政教育話語方式的困境與措施。思政教育工作者利用教育平臺和多媒體設備將各種思政教育內容投放到校園網站上,以幫助他們了解思政資訊和確立正確的思政觀念,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活躍氛圍,但也要注意學生過度依賴網絡渠道,養成網癮和獲取不良信息,從而嚴重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第三,論述了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目標結構、對策和教育內容資源的整合。作者對高校思政教育目標進行了契合性研究,對高校思政教育內容的結構優化和資源整合進行了深入研究,探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對策,比較分析了中美日三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最終構建了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內容體系。第四,論述了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載體合力生成與教育隱性課程的構想。具體闡述了高校思政教育載體運行存在的問題、教育載體合力生成理路和具體路徑、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隱性課程構建等問題。最后,論述了高校思政教育共享社區模式的組織結構設計、運行機制和評估。
筆者認為,網絡信息化時代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路徑創新,首先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高校各科教學過程中貫穿思政教育內容,通過課程思政教育專題培訓提高教師思政教學水平和參與思政的積極性。其次,還要加大各科課程思政建設優秀成果的支持力度和提高課程思政教育工作質量;加強高校各科思政課程教師隊伍建設,教師要積極開發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開展思政教學專題研究。第三,定期整理和與時俱進地更新思政教育資源,以確保專業課教學活動中的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通過不斷創新課程思政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管理,從而提升高校各科課程思政教育質量和可持續發展水平。第四,明確高校思政教育定位,充分認識思政教育工作與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大學生人格教育,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家國理念,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五,還要創新高校思政教育觀念,注重顯性教育和隱形教育的結合,實現傳統教育與媒體監管的相互補充,統籌兼顧正面宣傳與錯誤引導。最后,運用新媒體強化高校思政教育策略實施。積極引導學生具備應用的新媒體應用素養,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確保思政教育內容和網絡上相關內容有效融合。
書評人簡介:
劉文潔,女,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社會心理學及宗教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