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菲
《天上的街市》是統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內容,電是七年級學生學習的第一篇現代詩歌。記得我第一次上公開課便選擇了這一內容。時隔一年半,我再次選擇這一內容參加學校賽課,無論準備方向還是心態都完全不同。
第一次執教時,我沒有系統的思路,只是一味盲目地東拼西湊,整個課堂看似熱鬧,實則沒有太多內涵。第二次執教,我有了明確的備課思路。我在自己所帶的兩個班進行問卷調查。調查主要包括三個問題:現代詩歌知多少、寫作背景知多少、詩歌意象知多少。調查發現,學生對現代詩歌無論是體裁、意象,還有鑒賞方法方面的了解少之又少,運用“知人論世”走進文章深處的意識也沒有形成。明確學情后,我的第二次備課有了更準確的方向。
要想讓學生學有所得,需要設計有效的問題,讓學生快速有效地理解文本的重難點。第一次執教時,因為設計的問題過于零散、不明確,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很大局限,似乎找不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回答問題時也沒能聚焦和達到預期目標。第二次執教時,我吸取了第一次上課的教訓,以一個主問題串起全文,在此基礎上拋出一些相關聯的小問題,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比如,我設計的主問題是:假如你此刻也在天上的街市游覽,此番游覽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部分?這個主問題很好地將文本與學生的閱讀感受聯系在一起,釋放了學生的個性化巴維。
第一次上完《天上的街市》公開課后,我只是覺得課上得不好,但哪里不好自己也說不清楚。第二次上完課,我有了確定反思的方向:不能把自己局限于某一點,要善于從自我反思、結對反思、集體反思等多個角度來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