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俐

羅榮桓元帥是十大元帥中最早隕落的帥星,是唯一一個政工干部出身的元帥,是唯一一個在國內上過大學的元帥。他曾獲得這樣的評價:“羅榮桓是個老實人。”“羅榮桓是個厚道人。”“羅榮桓家風嚴謹。”
兒子羅東進說:“我直到40歲時,才知道自己的生日。”
1937年5月16日,35歲的羅榮桓與紅軍女戰士林月琴在延安的窯洞里結為伉儷。
戰爭年月,林月琴先后生過四個孩子,因為環境艱苦,孩子出生后即寄養在老鄉家里,當時生活條件太差,大兒羅北屯、二女羅林都還不足兩歲便夭折了。
1939年2月,擔任115師政委的羅榮桓準備帶領大部隊進入山東,開辟抗日根據地。就在此時,妻子林月琴又生了一個兒子。望著逶迤東進的隊伍,剛剛又做了父親的羅榮桓給這個兒子起了一個很有戰斗意味的名字:羅東進。
羅榮桓率部隊進入山東后,形勢很嚴峻,部隊還沒站穩,無奈中只好把出生不久的羅東進寄養在老鄉家里。
兩年后,楊勇將軍把羅東進從魯西南帶到了沂蒙山區,羅東進才見到了羅榮桓和林月琴。像所有的苦孩子一樣,將近三歲的羅東進面黃肌瘦,長的頭大肚大,胳膊腿纖細,幾歲的孩子連頭發都沒長。
羅東進長大后遇到一個難堪的問題,他不知道自己的確切生日,林月琴也記不得。“一直到1989年,有一次,梁必業叔叔(曾任總政治部副主任)整理他的日記,他說:‘東進,我找到你的生日了,正好我日記上寫著呢,你是2月14日出生的。那時我已經40歲了。”回憶往事,羅東進感慨地說。
生活中的羅榮桓性格內向,愛讀書、喜書法、不抽煙,也不喝酒,不題詞,不愛照相,生活嚴謹,寬厚待人。他教育孩子講得最多的話是:“不能忘本。”他對孩子們做事的要求是“不患不成,而患不堅持耳。”
1959年,羅東進報考了著名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學習導彈工程專業,對于兒子的選擇,羅榮桓非常高興。
臨走前,羅榮桓囑咐兒子說:“你要走了,爸爸媽媽很為你高興,希望你在學校接受正規的軍事科學技術教育,在政治上更快地進步,將來為我們的國防建設做一點貢獻,為人民做一點有益的事,而決不是要你當什么官,出來擺威風。”
羅榮桓曾在給羅東進的信中專門說:“對同志應是互相信任的,互相聽取不同的意見,決不能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人家,排斥人家意見。要經常記著毛主席的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一紙家書,見證了一位元帥父親的良苦用心。
羅東進在哈軍工的表現,沒有讓父親羅榮桓失望。在哈軍工校方寫給毛澤東有關高干子弟在校表現情況的報告上,對羅榮桓之子羅東進的評價是:“在群眾中有良好影響、品學兼優。”
從哈軍工畢業后,羅東進先后在航天部、軍委炮兵、二炮搞技術工作,成為我軍最早從事自動化指揮系統研究的專家。
羅東進回憶道:“我爸爸經常對我講,你們決不能做滿清的八旗子弟,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不思進取,不學無術,整天就知道提籠架鳥,專橫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