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_Jan 沈晶
天/山
在中國人口密集地區,原始森林幾乎所剩無幾。慶幸的是,在遙遠的新疆天山深處,還有這么一片原始森林,供我們安然享受。

伊犁河谷中的喀拉峻,被譽為“天山最美戶外徒步路線”,相對比翻越天山的探險型線路,這條線路更為舒適親民,重裝、輕裝都可以走。
“喀拉峻”為哈薩克語,意為“山脊上遼闊的莽原”??绞且粭l東西走向綿延的山嶺,兩側是溝壑梳狀密布的山地,生長著茂密的原始云杉林。天山支脈在草原盡頭一字排開,視覺上開闊蒼茫。這里集森林、峽谷、雪山、草原、河流等自然景觀為一體,是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4月剛來伊犁追野杏花,沒想到7月又來到了這里,只怪新疆魅力太大,吸引我一次又一次地前往。我們一行8 人,在伊寧集合后,乘車途徑特克斯八卦城,然后直奔瓊庫什臺。這是一個哈薩克族村莊,巍峨的雪山、連綿的高山草甸環繞,裊裊炊煙從穹頂飄出,伴隨著羊羔、牛犢、馬駒歡騰的嘶鳴。夏季雪山冰雪融化,匯聚成庫爾代河,蜿蜿蜒蜒從村中穿行而過。哈薩克族人是游牧民族,一般都是住在氈房里面,可這里的哈薩克族牧民,世代住在木屋里。瓊庫什臺屬古烏孫國,曾經是溝通南北疆的交通要道,烏孫古道的北入口。如今的烏孫古道徒步路線,北起特克斯縣的瓊庫什臺,南出拜城縣的黑英山。
瓊庫什臺村也是我們徒步喀拉峻的起點,第一天的行程是17 公里,路程并不算太遠,但爬坡比較多,從1600 米的谷底爬升到2400 米的加撒干營地。早上9 點出發,沿著馬道和牧場柵欄,河谷伴著我們出村。緩坡爬升200 米,視野逐漸開闊,山下一大片廣袤青綠的草甸映入眼簾。草甸四面環山,層層疊疊的樹木依山腳而生,古樸滄桑的小木屋,如童話般錯落分布在山谷里,好一幅原生態的自然風光。


翻過山嶺,瓊庫什臺悄然隱去,漸漸遠離人間煙火。一路的下坡,一直下降到海拔1600 米位置的谷底。參天的云杉蒼勁挺拔,天山的雪嶺云杉,據說是在4000 多萬年前,由青藏高原遷徙而來,演變成大西北獨有的、最為壯觀的植物,是天山上的活化石。雪嶺云杉樹形偉岸高大,直沖云霄,一般都在二三十米高,在最適宜的立地條件下樹高可達六七十米。一株雪嶺云杉就是一座微型水庫,憑著龐大的根系,每株成材的云杉,可貯水2.5 噸。峽谷里的天氣有點悶熱,正午的陽光毫不吝嗇的灑在樹林里,透過稠密的樹葉灑落下來,形成了點點金色的光斑,隨著樹葉的曳動而眨著眼。走累了,在云杉寬大濃郁的樹冠下歇息是十分愜意的。
季節:喀拉峻最美的季節應該在5-6月,那時候繁花盛開,但高海拔溫度低,野花開得晚些,不同時節各有風采,從早春到深秋均可徒步。
穿過綠野仙蹤的叢林,所見之景也在不斷地變化著。一路爬升,極目遠望,一片片云杉林海呈現在我們眼前,蔥蘢綿延的云杉林與草原交錯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特的交錯美,當地人也把這叫作“花斑森林”。從低海拔走向了高海拔,從叢林走上了高山草甸,由于海拔高溫度低的關系,這里的野花花期比低海拔地區要晚一些,我們正好趕上了。各式各樣、顏色各異的野花正在怒放,將草原打造成了現實版的空中花園,盛開至天際。3 公里的平緩上坡,我們放慢了腳步,靜靜欣賞身側的風景,悠悠閑閑,下午7 點抵達加撒干營地,一座座潔白的氈房出現在前方。卸下背包,燒水做飯,面朝雪山云淡風輕。
夏天的太陽晚上10 點半才下山,天色漸漸昏暗下來,久違的銀河緩緩地從東方升起,占領了喀拉峻的蒼穹,抬頭仰望這遙不可及的星辰,時間仿佛被定格,身在地球,而眼睛卻去了浩瀚宇宙。偌大的世界,我們都只是滄海一粟。草原森林的夜萬籟俱寂,偶爾傳來幾聲牛馬的嘶鳴聲。以天為幕,以地為席,享夏夜的清爽,枕星河入夢。



清晨6 點多,太陽剛爬上山頭,沉睡了一夜的草原已經蘇醒,營帳外熙熙攘攘,三五成群的牛羊緩慢地在我們的帳篷前行進著。抬頭遠望,遼闊的草原上像鋪上了一層碧綠的地毯,遠處的云杉一片片被照亮,雪山之巔散發出金色的光芒。慶幸的是昨晚沒有牛馬來踩踏我們的帳篷,只是外帳黏黏的,被牛舔了,草原的牛羊比高原的牦牛還是溫順很多的。
從加撒干徒步到東喀拉峻的行程是23 公里,起伏不大,沒有明顯的上升和下降。早上跟著牧民的步伐,浩浩蕩蕩從營地出發。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影響,草原上騎馬放牧的牧民越來越少,然而喀拉峻草原是個例外,這里的孩子年紀小小就會騎馬,很難想象沿海城市的小孩走路還跌跌撞撞的時候,這里的小孩已經騎在了馬背上。
線路:徒步線路起始點可根據情況選擇,一般完整版線路以瓊庫什臺為起點,一路穿行至庫爾德寧,全程120 公里,徒步時間約6 天。如果時間不夠充裕,也可以走精華段,從塔里木森林公園出,全程60 公里左右,徒步時間約3 天。
天氣:喀拉峻草原天氣多變,從低海拔到高海拔溫差較大,帶上御寒的衣物,晚上看星空、早上看日出需要。白天紫外線強烈,高指數防曬霜、遮陽帽、魔術頭巾必不可少。遇上降水,草原小路泥濘,需要準備好防雨裝備和合適的徒步鞋。

雄鷹展開寬大的羽翼翱翔在天際,成群的牛羊安閑地嚼著青草,在草原上和峽谷里流動。一絲輕風吹過,蒲公英飄散,隨風而去。我們行走在天地雪山草甸間,沐浴在夕陽余暉下靜謐的喀拉峻草原上,太陽收起那最后一抹燦爛的光耀時,天空渲染上了粉色,耀眼而不艷麗,濃烈而不張揚。遠處傳來小伙伴的呼喊聲,畫風突變,沈哥回來啦,烤肉熟啦!
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自然也會有新的挑戰。最后一天從東喀拉峻營地徒步到塔里木森林公園,行程20 公里,先是500 米左右的海拔爬升,再下降1400 米到達塔里木,沒有太多上坡,相對輕松,但下坡多,對膝蓋是個考驗。好在美景加持,雪山在路的右側延伸,與我們并肩而行,還有夾道相送憨憨的土撥鼠,走走歇歇,下午5 點多就到達了塔里木。在下游的清涼溪水里做個足部按摩,洗去一身的浮塵與疲憊。
徒步喀拉峻的每一秒鐘都是在畫中行走,綠毯上散布的流云羊群、遍地盛開的野花、蒼翠的雪嶺云杉、皚皚的天山山脈、零零星星的白氈房……美景永遠在路上。用我們的雙腳丈量這片土地,用心去感受這份美好,張開雙臂,做個深呼吸,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戶外徒步雖然累,但內心卻是充盈的。一路上,陪伴走過的每個人,他們的每段故事,都是一段珍貴的回憶。留下的是腳印,帶走的是回憶。愿時光慢一些,再慢一些。
方式:重裝、輕裝皆可。重裝相對自由一些,只要風景好,有水源的地方,隨處可以扎營;輕裝可以借宿在沿途的牧民家里,住氈房是不錯的體驗,價格合理,哈薩克族牧民都很淳樸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