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琪(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

有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然而,往來既有利,行止豈無情?在有些人看來,利益就是那顆在浮躁社會中依然堅守不移,散發著人情暖熱的初心,所以縱使他處熙熙攘攘,我只向那燈火闌珊處。
我的家鄉是個偏僻的小山村。那里被群山環繞,別說教育了,連生活資源都只能依靠一條不算長的長街,那是村里人與外面世界接軌的唯一路徑。我是從大山里出來的孩子,深切地知道大山深處的教育有多匱乏。
在我小時候,長街里有兩家幼兒園。一家略小,僅三人就完成了一套幼兒園體系,一位燒菜的老婆婆,兩位幼兒教師。兩間教室、一間廚房、一間衛生間、一間活動室便是整個幼兒園了。另一家略大些,不過就大在多間教室,僅此而已。印象里,兩所幼兒園的孩子加起來,也超不過百人。街盡頭有一家小學,方圓二十里內的孩子全都只能來這所小學,一棟樓,四層規模,便湊齊了六個年級的教室和一整個教師團隊的辦公室。
孩子們上了初中,怎么辦?鎮里有所初中,不知道周圍多少個村的孩子都往那里送,孩子們大多要起個大早,早上六點半就要離家,乘車半個小時才到學校。冬天的早晨有多黑多冷,我們都知道。高中就更遠了,到校時間也更早,往往五點半就要出門,那是十多年前的境況了。我自小離鄉,這些我都未曾經歷,不過這些都是那個村莊的孩子們正經歷的。我想,這或許也是中國千萬座村莊正經歷的。
然而,縱使山高路遠,這世上,一定有人,為你而來。
幼年喪母,中年喪夫,命運對她似乎從未眷顧。然而,面對前半生的慘淡,她沒有失意,沒有沮喪,反而逆流而上,一手建立全國第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高。她就是校長——張桂梅。
山區里的孩子不多,女孩更是少得可憐,張校長面對重重艱險從未退卻。初建學校沒有資金,她便挨家挨戶去乞討;沒有學生,她就翻山越嶺找輟學的孩子來上學;沒有老師,她苦苦地用黨的誓言才留下來六位教師。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p>
這是華坪女高的校訓。張校長用弱小并且重病相纏的身軀,托舉起一代又一代華坪女孩的夢想,點燃她們的希望,像一盞燈照亮她們的未來。
自然擊她以風雪,她報之以歌唱。命運置她于危崖,她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她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